名物学

✍ dations ◷ 2025-11-19 16:42:55 #语言学,考古学,人文学科

依据扬州大学王强的定义:名物学是研究与探讨名物得名由来、异名别称、名实关系、客体渊源流变及其文化涵义的学科。

名物最早出现在一词在《周礼》,其中至少十三个职务提及此词,主要乃对此职位的职务用到了名物一词,并衍申其职。例如:《周礼·春官·宗伯》述及小宗伯的职务:“辨六粢之名物与其用,使六宫之人共奉之。”这些不同的专业的人,便要辨别不同领域的名物,并各有其职务上的作为。

名物训诂是训诂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名物,早期的狭义说法是指草木鸟兽虫鱼等生物的名称,后来又逐步扩大到车马、宫室、冠服、星宿、山川、郡国、职官和人的命名等领域。

根据钱慧真(2010)的定义:“从所指的角度而言,名物是属于某物类的特定具体之物,它们都具有自己的具体名称和独特的区别性特征;从语言的角度而言,它是音义关系在约定俗成中形成、具有较强的理据性和系统性,为全民所普遍接受认可的名词或短语。它是古代人们对具体特征之物加以辨识、分类的结果。”

“最晚从周代开始就有了名物辨识工作,自《尔雅》起逐步形成了名物研究的传统模式,并在清代达到高峰。”名物学的演进历程最主要是发源于训诂学里对于名物之研究,后来学者逐渐专注于名物本身,而渐由训诂学里独立出来;演变到后来研究范围开始有不同的素材之分化,直到近代考古学方法的介入,使名物学开始重视名物背后的文化层面之研究。

名物学最早是属于训诂学的内容,其研究的主要主轴乃‘以《尔雅》,《小尔雅》,《广雅》为主线,此外又有性质相近的《方言》等,共同构成名物研究的训诂学基础’

‘名物学的独立。以《释名》开其端,以后又有从《诗经》的训诂中独立出来的名物研究,再有从《尔雅》分出来的一支,如《埤雅》,《尔雅翼》,《通雅》。’

在名物学发展过中,其研究范围逐渐确立,大致如下:

即特别把经学中的名物部分提出来,用考据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为之作图解,如江永《乡党图考》。若作分类,可别为数项,如:甲、衣服考;乙、饮食考;丙、住居考;丁、工艺考。

名物学的研究方法由于受到近代的考古学方法的影响,‘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于一身,为名物学的方法革新赋予了最为重要的条件’。即对于物及名的并重的研究,且重视其其文化层面的探讨,此已有别于传统的名物之训诂、考证。

相关

  • 不等鞭毛类不等鞭毛总门(学名:Heterokonta)旧为不等鞭毛门,是真核生物的主要演化支之一,已知的下辖物种超过10万个物种,当中大多数属于藻类,从多细胞的大型藻类海带,到单细胞的各种浮游硅藻,这
  • 爱兰爱兰是一种乳白色的冷饮,它由三分之一的优格和三分之二的盐水搅拌而成。爱兰在中东、中亚和东南欧地区非常流行。爱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波斯王朝。土耳其是世界上生产爱兰最多
  • 南岛民族南岛民族指大洋洲和东南亚以南岛语系为语言的族群。其中包括东帝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马达加斯加、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以及台湾原住
  • 鼩形类鼩形亚目(学名:Soricomorpha),又名鼩鼱亚目,是生物学上真盲缺目的一个分化支。在过去,鼩形亚目的动物都属于食虫目。后来发现食虫目属下的物种其实原来是多系群,所以有不少原来属于
  • 活力活力(拉丁语:Vis viva,意为“生命力”)是动能的历史名词,出现于早期描述能量守恒原理的公式。活力也是已知第一个被用来描述“动能”这个概念的名词。
  • span class=nowrapPrClsub3/sub/span氯化镨(III)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PrCl3。它是蓝绿色的固体,在潮湿空气中迅速吸水,转变为亮绿色的七水合物。氯化镨由金属镨和氯化氢反应得到:它通常通过真空升华法提纯氯
  • 凯山·丰威汉凯山·丰威汉(老挝语:ໄກສອນ ພົມວິຫານ,罗马化:Kaysone Phomvihane,1920年12月13日-1992年11月21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老挝人民革命党和老挝人民军的主要创立者和领
  • 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简称SCFAs)是一组由五个或以下的碳原子组成的饱和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不同,短链脂肪酸是由厌氧细菌或酵母菌进行糖酵解制造出来的,例如
  • 大竹裕子大竹 Miyu(日语:大竹 みゆ)是日本女性声优。目前无所属事务所。神奈川县出生。血型为A型。昵称有“みゆっち”“みゅーたん”“みゅうみゅう(みゆみゆ)”“部长”“杀意様”。旧艺
  • 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Super Proton Synchrotron,缩写:SPS)是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粒子加速器之一。它被容纳在一个环形隧道中,有6.9千米(4.3英里)的周长,在瑞士日内瓦附近并横跨法国-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