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皇后(前150年代-前2世纪),汉武帝刘彻第一任皇后。陈皇后的名字在史书中没有记载,因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及唐代类书《艺文类聚》称其名为阿娇,故后人称其为陈阿娇或陈娇。
陈氏的生年不详,其丈夫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56年出生,因此据推测陈氏生年不会早于公元前160年,她的父亲陈午是第三代堂邑侯,母亲馆陶长公主刘嫖则是武帝的姑姑。前153年到前151年间,刘嫖曾想将她嫁予当时的太子刘荣,被刘荣母亲栗姬拒绝。后与王夫人的儿子胶东王刘彻结亲。
汉景帝七年(前150年),七岁的刘彻被立为太子。后娶陈氏为妃,两人成婚的时间已无法考证。前141年汉景帝逝世,太子刘彻登基为帝,太子妃陈氏被立为皇后。由于在刘彻被立为太子时,馆陶长公主刘嫖有功,因此陈皇后在后宫比较骄纵,却一直未生子。当时武帝的舅舅太尉田蚡就已认定武帝会无子继承皇位,堂叔刘安将会继承皇位。
建元二年春(前139年),汉武帝在姐姐平阳公主府第中,见到了有倾城之貌的歌姬卫子夫,武帝为之倾倒,公主见状,便将卫子夫送给了武帝,卫子夫入宫。根据《汉书》的记载,一年多后,卫子夫得到汉武帝的再次宠幸,再也不去陈皇后那里了,没有多久,卫子夫怀孕了,武帝更加宠爱卫子夫,馆陶长公主刘嫖知道后,囚禁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并想杀了他。幸得卫青的朋友公孙敖和壮士前去解救,卫子夫得报后,奏告武帝,汉武帝听说此事,对卫家和公孙敖大加封赏。卫子夫则被封为夫人,地位仅次于皇后。陈皇后知道卫子夫大受宠后,妒火中烧,几次对她下毒手,几死者数矣(可译为“多次寻死觅活”或“多次欲置卫子夫于死地”),对此武帝更加愤怒。后来陈皇后挟妇人媚道,其事颇觉;元光五年(前130年),武帝遂穷治之,女子楚服等人为皇后行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楚服枭首于市。派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馆陶长公主刘嫖曾经对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说:“帝非我不得立,已而弃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平阳公主回答:“用无子故废耳。”而陈皇后曾为了求子花了九千万钱,但依然无子。
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她的两个同母兄弟堂邑侯陈须和隆虑侯陈蟜在为母亲馆陶长公主刘嫖服丧期间,兄弟争财。同时又有男女奸事,按罪当死。最终兄弟二人皆自杀。
在兄弟死后数年,废后陈氏逝世,葬于汉长安城东南三十里的霸陵县郎官亭东面。
陈皇后的名字在史书中没有记载,因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及唐代类书《艺文类聚》称其名为阿娇,故后人称其为陈阿娇或陈娇。
汉武帝生于前156年,但因陈氏的生年不详,她与武帝孰大孰小,无从得知。前153年到前151年间,她母亲刘嫖曾要将她嫁予刘荣,刘荣比刘彻年长十多岁。如果陈氏年幼于刘彻,则她母亲向栗姬求亲的时间,如在前153年,陈氏仅三岁,在前151年,陈氏也仅五岁,而且小于刘荣十二岁以上。如果两人成婚,那么不是陈氏过于年幼,就是刘荣年龄过大,与汉代习俗不符。汉昭帝时,在上官氏选为皇后的过程中,她的外祖父霍光就以她年仅六岁过于年幼而反对。
同时,陈氏的年龄当小于刘荣。汉惠帝时规定女子十五岁以上到三十不嫁,要罚款五倍。如果年长于刘荣,则刘嫖第一次求亲时,陈氏至少为十五岁,年长刘彻十二岁。前150年,七岁的刘彻成为太子,即使两人立即成婚,陈氏的年龄亦至少为十九岁。与当时女性初婚年龄相差太大。后世的文艺作品通常将她设定为汉武帝的表姐。
金屋藏娇的典故出于魏晋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关于此书作者有汉代班固、晋代葛洪、南齐王俭等多种说法,然而都无确切的证据。又因为此书记载的事情与史书多有出处,被看做志怪小说。其中记载了“金屋藏娇”一段中,就与史书有较大出入,《汉武故事》记刘彻和陈氏成婚是薄皇后和刘荣被废之前。而根据《史记》的记载,两人的结合是在刘彻被立太子之后。
汉景皇帝王皇后内太子宫,得幸,有娠,梦日入其怀。帝又梦高祖谓己曰:“王夫人生子,可名为彘。”及生男,因名焉。是为武帝。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是时皇后无子,立栗姬子为太子。皇后既废,栗姬次应立,而长主伺其短,辄微白之。上尝与栗姬语,栗姬怒弗肯应。又骂上老狗,上心衔之。长主日谮之,因誉王夫人男之美,上亦贤之,废太子为王,栗姬自杀,遂立王夫人为后。胶东王为皇太子时,年七岁,上曰:“彘者彻也。”因改曰彻。
千金买赋的典故出于《长门赋》。《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相传陈皇后被废到长门宫以后,相当哀怨,怀念以前与武帝恩爱的日子,也很希望再得到宠幸,就以千金做为酬劳,请当时最负盛名的司马相如为她作一篇赋,冀望武帝知道这篇赋以后,可以恢复旧情。《昭明文选》说,陈皇后因这篇赋而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