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北克主权运动

✍ dations ◷ 2025-02-24 12:03:00 #魁北克独立运动

魁北克主权运动(法语:Mouvement souverainiste du Québec,英语:Quebec sovereignty movement)指的是追求加拿大魁北克省实现独立建国或拥有更多自治权的政治运动。魁北克在历史上曾是法国殖民地,现在其民众亦大多讲法语,这与说英语的加拿大其他地区有显著的不同。

1960年,魁北克爆发寂静革命,魁北克省政府开始从教会手中接管教育体系,而当地的法裔居民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也从法裔加拿大人变成魁北克人,认为自己既不属于法国也不属于加拿大,而是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自此魁北克独立逐步成为魁北克政坛的主流声音。

1967年,时任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在蒙特利尔世博会期间访问加拿大,但他在蒙特利尔市政厅出乎意料的发表了魁北克自由万岁(Vive Quebec Libre)的演讲,激起了法裔居民对自己文化和语言的自豪感,魁北克独立运动开始成为魁北克的主流民意。但此次演讲导致法加关系陷入低谷,而戴高乐也因此提前结束访问加拿大的行程返回巴黎,他本人也被加拿大政府列为不受欢迎人士。此后法国政府经常庇护魁北克独立人士,而直到2008年时任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才公开宣布法国政府不再支持魁北克独立。

1970年,魁北克人党成立并开始参加魁北克省议会竞选,并于1976年成为省议会的绝对多数党,该党执政后通过了极具争议性的魁北克省101法案,该法案规定法语为魁北克省唯一的官方语言,并且该法案限制英语在魁北克省的使用,至今该法案任然有效,很多在魁北克生活的英裔人士认为这是对魁北克人党迫使英语人口离开魁北克省的手段。

同样是在1970年,魁北克省爆发十月危机,魁北克解放阵线在当年10月5日绑架了魁北克省劳工部长皮埃尔·拉波特和英国驻蒙特利尔贸易代表詹姆斯·克罗斯,但由于时任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的强硬态度并宣布魁北克省戒严,最终该事件以拉波特被杀而克罗斯被释放而解决,几名绑架者也被加拿大政府允许离境前往古巴,而用暴力手段追求魁北克独立的团体也失去支持,通过和平方式让魁北克独立成为主流民意。

在1980年代,魁北克即举行过一次独立公投。1995年10月30日,魁北克再次举行是否独立的公民投票,结果反对独立一派仅以50.6%的得票险胜独立派。

在1996年9月30日,狄安递交三个问题给加拿大最高法院以厘清最高法院魁独案裁决的宪法争议:

1998年,最高法院的结论为依据国际法与加拿大法律魁北克没有权力单方面独立。然而,如果魁北克人表达出清楚的独立意愿,加拿大政府必须与魁北克省政府进行协商。这确认了加拿大国会有权确认是否公民投票的议题是否足够明确以启动这样的协商。这确保了加拿大宪法的效力,除非脱离联邦的相关条文被参与的全部政党同意,这些条文将必须尊重在宪法描述的民主原则,少数与个体权力。

魁北克政府与加拿大政府都公开陈述他们非常满意最高法院的观点,最高法院认为魁北克既不能法理上从加拿大独立而在投票选择独立结果为明显的多数时,加拿大政府将对魁北克进入独立的协商负有“政治义务”。

清晰法案(C-20草案)于1999年12月13日在下议院第一次被提出讨论。在2000年3月15日被下议院通过,在6月29日最终版本由上议院通过,至此魁北克独立的危机基本得到控制。

清晰法案乃是针对1995年魁北克公民投票与该省推动中的魁北克独立运动的回应。在1996年,改革党下议院议员史蒂芬·哈珀提出了一个相似但宽松的个人动议,魁北克临时动议(执行中的名称为C-341草案),此法案为清晰法案的前身,但最后并未被通过。

清晰法案的内容依据加拿大最高法院1998魁北克脱离案的裁决作为参考,在让·克雷蒂安领导联邦政府任内通过。

史蒂芬·哈珀在出任总理后提出“英语:Québécois form a nation within a united Canada”,魁北克人为统一的加拿大中之一民族。

相关

  • 鼓膜鼓膜(Tympanic membrane)是分割外耳和中耳的薄膜。鼓膜是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获取空气中的声音,并将之传递给中耳中的听小骨。在听小骨中,直接与鼓膜相连的是锤骨。鼓膜的破裂或
  • 细胞毒性细胞毒性(英语:Cytotoxicity)是指细胞受到释放出的有毒物质而引起的细胞毒性反应。化疗药物具有细胞毒性,一旦进入体内,能区分哪些是癌细胞和正常细胞,达到了杀癌细胞,保护正常细胞
  • 景观艺术风景画是指主要描绘自然风景,例如山川江河等的画作。世界各地的风景画有着不同的特征,而传统上风景画主要分为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这两个部分,二者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
  • 尼伐地平尼伐地平(Nilvadipine)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CCB),用于治疗高血压,此外也有治疗心绞痛和动脉硬化的效果。
  • 灵犬莱西《灵犬莱西》(Lassie Come-Home)也称为莱西回家, (港译: 神犬拉西)是瑞克·奈特 (Eric Knight) 创作的长篇小说,内容提到一只名叫莱西的可丽牧羊犬长途跋涉,回到她喜欢的小男孩
  • 1956年请参看:参见: 1956年出生(第29届,1957年颁发)(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 1127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劳动人口劳动人口是经济学上对能够被雇佣(劳动)潜力的社会人群(人口)指称。在法制健全的国家,能够合法被雇佣的年龄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一般规定允许工作的年龄下限,以及退休年龄;对所有能够被
  • 托里拆利埃万杰利斯塔·托里切利(意大利语:Evangelista Torricelli,又译托里拆利,1608年10月15日-1647年10月25日),意大利物理学兼数学家,以发明气压计而闻名。气压单位托(torr)以他的名字命名
  • 巴哼语巴哼语是中国湘黔桂三省交界处贵州、广西一侧自称“巴哼”(.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