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开波湖

✍ dations ◷ 2025-08-17 13:06:50 #马拉开波湖

马拉开波湖(西班牙语:Lago de Maracaibo;阿努语:Coquivacoa)是委内瑞拉西北部的潟湖,为南美洲最大的湖泊,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形成于3600万年前安第斯山脉北段的断层陷落,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委内瑞拉主要的石油产区和重要的渔农业产区,居住着该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同时也是地球上闪电最频繁的地方,著名的卡塔通博闪电能够为夜间航行照明,石油污染造成的富营养化是该湖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东科迪勒拉山系的佩里哈山脉和梅里达山脉之间的断陷盆地马拉开波低地中,湖的形状被形容为葫芦或花瓶,南北长210公里,东西宽121公里,面积13512平方公里,最深35米,岸长约1000公里,容积约280立方公里。最大入湖河流卡塔通博河自西向东注入,提供了57%的入湖水量,加上盛行风的影响使湖水逆时针循环,另有圣安娜河、查马河、莫塔坦河(西班牙语:Río Motatán)、埃斯卡兰蒂河等河流注入。

马拉开波湖南深北浅,底部平坦的湖盆东南边缘陡峭而西北边缘平缓,南部因河水注入而较淡,北部受潮汐影响而微咸,整体含盐度在1.5~3.8%之间。较轻的淡水浮在较重的咸水之上,使得营养物质沉积在湖底,在卡塔通博河三角洲的表层湖水含盐量仅0.13%,然而从湖口侵入的海水使得底层湖水的含盐量达0.2~0.3%。狭长的北半部长55公里,最北端与委内瑞拉湾相连,湖口的沙嘴延伸约26公里。

湖区年平均气温28°C,降水量南多北少,北部年均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南部则达1400毫米,在夜间来自安第斯山脉的山风与湖面上温暖潮湿的空气接触,每年平均形成297次夜间雷暴,使得湖区成为地球上闪电最频繁的地方,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空一年平均会发生约233次闪电,著名的卡塔通博闪电每年约有140~160天出现,在9月达到峰值时湖区每小时可发生多达280次闪电,持续时间长达9小时,能够为夜间航行照明。

马拉开波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形成于3600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安第斯山脉隆起时的断层陷落。在地质历史上海水和淡水曾多次交替淹没这一地区,在基岩上形成了超过五公里厚的沉积物。在末次冰期结束时,上升的海平面再次将湖水同海水直接连通。

西班牙探险家阿隆索·德·奥赫达的船队于1499年8月24日航行至此,为欧洲人首次进入这一地区。西班牙于1529年和1569年两次试图在湖边建立定居点,但直到1574年才成功建立了马拉开波城。1823年6月24日委内瑞拉在湖上赢得了委内瑞拉独立战争(英语:Venezuelan War of Independence)中著名的马拉开波湖海战(英语:Battle of Lake Maracaibo)。

原先深度仅4米多的湖口在1930年代的疏浚后深度增加到8米,3公里长的石质防波堤于1957年完工后深度进一步增至11米,使远洋油轮可以进入湖泊,同时也使得原本为淡水的北部变得微咸。横跨湖上连接马拉开波市与圣里塔市的长8,678米的拉斐尔·乌达内塔将军大桥于1962年完工。

马拉开波湖油气资源丰富,有“石油湖”之称。最初抵达的西班牙人使用湖边渗出的焦油来填补船只裂缝。马拉开波油田于1914年被发现,1917年开始建设第一口油井,1922年起开始大规模开采。油田集中分布于湖的东北和西北,产油层主要是第三纪砂岩和白垩纪石灰岩,含油气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湖东105公里长32公里宽的沿岸水域,开采的石油占委内瑞拉石油总产量的75%。

西北岸的马拉开波城是苏利亚州的首府,也是委内瑞拉第二大城和世界重要的石油输出港。湖区也是委内瑞拉重要的渔农业产区,养活了两万多名渔民,其中许多渔民住在湖上用铁皮建造的五颜六色的传统高脚屋中,湖的南岸主要农作物是香蕉、花生、可可、椰子、甘蔗和咖啡,湖的西岸乳牛业发达。

马拉开波湖和卡塔通博河是附近地区商品运输的主要交通线,马拉开波城是安第斯山脉出产的咖啡的转运中心,湖口经过疏浚的水道可通大型海轮和油轮,输出原油和安第斯山区与湖区的农畜产品。湖区居住着委内瑞拉四分之一的人口,随着附近安第斯山区的农民大量涌入,湖区人口从1936年的约30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超过362万人。

马拉开波湖湖中有蛤蜊、蓝蟹、虾等水产,也是西印度海牛和亚马逊河豚两种濒临灭绝的水生哺乳动物的家园,大约145种鱼类栖息在湖水中,其中包括许多特有种,如生活在底层水域的马拉开波湖半钩鲶、马拉开波湖毛鼻鲶、马拉开波湖拉蒙特鲶、马拉开波湖啮脂鲤,以及生活在表层水域的马拉开波狼鳀。

该湖已进行了大约14,000次钻探,超过15,000英里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纵横交错地穿过湖底,但这些管道大部分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石油从许多老化的水下管道中漏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湖水仍然可以作为生活用水直接取用,但之后由于湖口航道的拓宽导致的潮汐咸水侵入,北部湖区的含盐量增加了大约1,000%,南部也增加了300~500%。

在马拉开波市等沿湖城镇,湖水被粪便带来的大肠杆菌污染,石油污染和排入湖中的农业污水以及生活和工业废水造成的富营养化导致浮萍和绿藻大量繁殖。2004年春季,马拉开波湖流域降下大雨,导致大量淡水涌入湖泊,使原本沉积在湖底的营养物质浮到湖面上,造成浮萍大量繁殖,引发了持续长达八个月的水华,水华在六月一度覆盖了18%的湖面,当地政府不得不每月花费约200万美元用于清理工作。

湖上的日出

拉斐尔·乌达内塔将军大桥

造成水华的浮萍

卡塔通博闪电

湖中的美洲鸬鹚

相关

  • 让-巴普蒂斯特·拉马克让-巴蒂斯特·皮埃尔·安托万·德·莫奈,德拉马克骑士(Jean-Baptiste Pierre Antoine de Monet, Chevalier de Lamarck,1744年8月1日-1829年12月18日),法国博物学家,他最先提出生物
  • 吉尔伯特·贝克吉尔伯特·贝克(英语:Gilbert Baker,1951年6月2日-2017年3月31日),生于美国堪萨斯州,艺术家与政治人物。他是一位男同性恋者,在1977年当选旧金山市议员,是加州首位公开出柜的公职人员
  • 绿毛龟绿毛龟或绿王八,主要指:
  • 经典统一场论经典统一场论(英语:classical unified field theory)是试图在经典物理的框架下建立一个单一自洽的场论模型,从而能够解释自然界中所有基本相互作用的所有这类尝试的总称。经典统
  • 小室桂子KEIKO(1972年8月18日-),日本乐团globe的主音,同时以“K-C-O”名义作个人歌手活动。本名山田桂子,婚后改名为小室桂子。出生于日本大分县臼杵市。2011年KEIKO在家中突然因脑内蛛网
  • 本真本真(Authenticity),或译真诚性,是存在主义哲学中的术语,指人在外界的压力和干扰下,忠于自己的个性、精神和品格的特质。其反面被称为非本真(inauthenticity)。“本真”的概念也常被
  • 迫田沙织迫田沙织(1987年12月18日-),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县鹿儿岛市,是一位日本女子排球运动员,目前效力于东丽箭,场上位置为主攻。因为受到姐姐的影响,她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排球,参加鹿儿岛市
  • 贾尔斯山坐标:75°9′S 137°37′W / 75.150°S 137.617°W / -75.150; -137.617贾尔斯山(英语:Mount Giles)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玛丽伯德地,处于林奇角西南面9公里,海拔高度820米,由美国的
  • 239省道 (江苏)239省道又名孟社线,是江苏省南部的一条南北向省道,位于常州市境内。北起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向西南经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区、溧阳市,止于溧阳市社渚镇苏皖界,南接安徽新203省道。1987年江苏省调整省级干线规划,新增常州至溧阳公路,编号为苏219,起于常州百货公司,经卜弋桥、儒林,终于溧阳,全长72.5公里,其中卜弋桥以东段利用苏321常州至溧水公路。1998年,武进卜弋至溧阳昆仑段通车。2003年调整省道网后,常溧线起点缩至卜弋,终点延长至高淳苏皖界(丹湖),编号改为S239,全长132.9公里。2005
  • 彼得·比尔兹利彼得·安德鲁·比尔兹利,MBE(Peter Andrew Beardsley,1961年1月18日-)出生于泰恩河畔纽卡斯尔,是一名英格兰前足球运动员,活跃于1980及1990年代,曾谛造最高转会费记录,并于1986年至1996年间代表英格兰上场59场,曾担任1场队长。退役后出任教练工作,曾暂代纽卡斯尔联的主教练职务。比尔兹利被《太阳报》评选为“10大最丑陋足球运动员”的第八位,因其外貌更被纽卡斯尔联球迷戏称为《钟楼驼侠》的主角“加西莫多”(Quasimodo)。比尔兹利于2007年以“足球运动员”身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