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学校

✍ dations ◷ 2025-08-29 12:22:34 #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学校

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学校(英语:Magic schools in )是J·K·罗琳笔下小说《哈利·波特》系列世界观中的虚构魔法学校。在哈利·波特世界观中,世界上一共有十一所历史悠久、已向国际巫师联盟(英语: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Wizards)注册的魔法学校。这些魔法学校的位置相当隐蔽,而在不会魔法的麻瓜眼中,学校的建筑只是废墟。除了这十一所学校外,J·K·罗琳也表示有数间规模较小,未受监管的魔法学校。

目前除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故事舞台霍格沃茨以外,在J·K·罗琳的魔法世界登场的魔法学校仅有出现在《火焰杯的考验》的布斯巴顿(Beauxbatons)、德姆斯特朗(Durmstrang),以及出现在前传《怪兽》系列电影的伊法魔尼(Ilvermorny)。

布斯巴顿魔法与巫术学院(Beauxbatons Academy of Magic)与霍格沃茨、德姆斯特朗并称“欧洲三大魔法学校”,位于法国比利牛斯山内某处一座闪闪发光的法式城堡,那里到处都是冰雕和山林仙女(Wood Nymph)。布斯巴顿的校徽为“两根十字交叉的金色魔杖,每支指向三颗星星”。“beaux bâtons”在法语中意为“美丽的魔杖”。布斯巴顿的学生来自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等地区,制服为蓝色丝绸长袍。

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一批布斯巴顿学生乘坐十二匹有翼马拉的马车抵达霍格沃茨参加三强争霸赛。电影改编的布斯巴顿学生全是女学生,但小说中布斯巴顿为男女混校。

知名校友:

卡斯特罗布舍(Castelobruxo)是一所隐藏于巴西热带雨林深处的虚构魔法学校,招收来自南美洲各地的学生。根据J·K·罗琳的设定,卡斯特罗布舍是一栋金色岩石所建,外观类似神庙的宏伟建筑物,由一种名为凯波拉的毛茸茸灵人保护,学生的制服则为亮绿色长袍。卡斯特罗布舍专精于草药学和神奇动物饲育学。这所学校为有兴趣的欧洲学生提供了交流计划,学习南美洲的魔法生物和植物。

知名校友:

德姆斯特朗学院(Durmstrang Institute)是首次出现于《火焰杯的考验》中的虚构魔法学校。“Durmstrang”可能源自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德语:Sturm und Drang)”,意为“风暴和压力”。J·K·罗琳将这所学校设定在斯堪的纳维亚北部,而学生多来自东欧,以俄罗斯及保加利亚姓名来命名。德姆斯特朗的学生穿着厚重的皮草与血红色长袍。德姆斯特朗注重决斗和攻击魔法,并且不接受麻瓜出身的学生入学。电影改编的德姆斯特朗是男校,但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为男女混校。

知名校友: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是一所虚构英国魔法学校,招收大不列颠十一至十八岁有魔法能力的孩子,为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主要场景。

知名校友:

伊法魔尼魔法与巫术学院(Ilvermorny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是一所虚构美国魔法学校,招收北美洲的巫师和女巫。J·K·罗琳于其撰写的《北美魔法史》的第一章〈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魔法世界〉首次提及伊法魔尼,后来伊法魔尼于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正式登场。

根据J·K·罗琳的设定,伊法魔尼于十七世纪建立,创办人为伟大的纯血女巫伊索·瑟儿(英语:Isolt Sayre)和其丈夫,是一座非常民主的魔法学校。伊法魔尼位于马萨诸塞州亚当斯的格雷洛克山,学生制服则为蓝色和蔓越莓色的长袍,系着金色的结。伊法魔尼有四个学院,各自的神奇动物象征着理想巫师特质,分别为:“心灵”的长角水蛇(Horned Serpent)、“身体”的猫豹(Wampus)、“心脏”的魒骻吉(Pukwudgie),以及“灵魂”的雷鸟(Thunderbird)。

知名校友:

魔法所(日语:魔法ところ,Mahoutokoro,直译为“魔法的地方”)是一所位于日本南硫磺岛死火山顶的虚构魔法学院。魔法所的建筑为纯白羊脂玉建造的华丽宫殿。魔法所是十一所知名魔法学校中最少学生的一所,其招收年满七岁的学生,不过学生十一岁才可以开始寄宿。

根据J·K·罗琳的设定,魔法所的学生制服为有魔法的和服长袍,会随着学生的身型和知识而改变大小和颜色。刚开始和服为淡粉红,若学生在所有科目都获得最高分,长袍就会变成金色;如果魔法所的学生背叛日本巫师的原则或投奔黑魔法,长袍就会逐渐变成白色,学生将立即被开除并至日本魔法政府受审。

瓦加杜(Uagadou)是一所位于非洲乌干达“月亮之山”的虚构魔法学校,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魔法学校。瓦加杜招收非洲的学生。学校是一座笼罩在薄雾中、在山腰上的宏伟建筑,仿佛漂浮在空中。根据J·K·罗琳的设定,瓦加杜的学生透过梦境信使(Dream Messengers)收取校长的入学通知。瓦加杜的学生擅长天文学、炼金术、变形学(尤其是自我变形)。瓦加杜的学生不用魔杖,透过手指或者手势施展魔法。

知名校友:

资深儿童读物作家朱莉娅·埃克谢尔(Julia Eccleshare),指出《火焰杯的考验》所描绘的布斯巴顿、德姆斯特朗师生形象为刻板的美丽长发女孩、严肃阴郁的男孩,后者也是英语系国家对斯拉夫人的刻板印象。克莉丝汀娜·弗洛特曼(Christina Flotmann)则认为,霍格沃茨与这两所学校的竞争,分别体现了体面英国和放荡法国的对立,以及十九世纪歌德小说中西方和东欧邪恶力量的斗争。

2016年,非洲魔法学校瓦加杜的设定公开后,由于西方世界长期将非洲视为一个模糊、未分化的整体,推特上掀起了专家和读者对J·K·罗琳潜在种族歧视的质疑声浪,而后刊登在Pottermore的原文补充了瓦加杜所在之地为乌干达。圣地亚哥大学非洲历史学系助理教授T.J. 塔利(T.J. Tallie)表示:“身为一位非洲历史学家,我极为愤怒,@jk_rowling将瓦加杜化约为‘非洲’,并与‘日本’、‘法国’等国家相提并论”;亦有学者辩护“非洲在殖民时代之前没有国家制度”,并指出瓦加杜与横跨非洲的加纳帝国(Wagadu)同名,然而非洲政治历史学家提摩西·伯克(Timothy Burke)撰写长文论述该辩护根本站不住脚。Vox的政治记者扎克·博尚(Zack Beauchamp)在统整报导中肯定了罗琳描绘的瓦加杜正面形象,结论道:“罗琳的非洲‘泥浆’说明:即使是怀抱善意的西方人,也很难为非洲的复杂性伸张正义”。其他魔法学校的设定和直白的名称亦被指为欧洲中心主义,比如拉美读者因卡斯特罗布舍的刻板印象(比如原始丛林、中美洲的玛雅金字塔神庙形象)感到失望;日语使用者除了批评武士道的印象,也指出原文提供的发音方式“Mah-hoot-o-koh-ro”不是正确日语。

同年3月,J·K·罗琳于Pottermore公开了《北美魔法史》的第一章,受到学者及北美原住民族读者排山倒海的批评,指出其殖民主义色彩及文化挪用的严重性。其后罗琳所发表的伊索·瑟儿与莫魔丈夫詹姆·斯图尔特(James Steward)建立伊法魔尼的故事亦被批评“在抹杀原住民族的同时挪用原住民传统”,而对于长角水蛇、猫豹、魒骻吉,雷鸟等北美洲传说生物起源的误用,更被指为“为了个人目的利用并且扭曲了美洲原住民族的传说”。

相关

  • 自体免疫缺乏免疫缺陷(英语:immunodeficiency)是指免疫系统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失常或欠缺。免疫缺陷还可能降低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缺陷多为继发性(secondary)免疫缺陷,不过也有些人生来就有
  • 天地天地可以指:
  • circulatory循环系统(英语:circulatory system),也称为心血管系统(英语:cardiovascular system)或血管系统(英语:vascular system)是负责血液循环,在细胞间传送养分(如氨基酸及电解质)、氧气、二氧化
  • 哈特莱振荡器哈特莱振荡器(英语:Hartley oscillator),又称赫特利振荡器,电感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由电容和电感的调谐电路(即LC振荡器)决定振荡频率的电子振荡器电路。该电路是美国工程师雷夫·哈
  • 威廉·李维特威廉·杰尔德·李维特(英语:William Jaird Levitt,1907年2月11日-1994年1月28日)是美国房地产开发商。 在担任Levitt & Sons总裁期间,他被广泛誉为现代美国郊区之父。 他被时代杂
  • 姜彬彬姜彬彬(Jiang Binbin,1996年5月31日-),浙江温州人,中国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姜彬彬7岁开始学羽毛球,9岁到浙江省体校训练。由于她的先天运动条件并不好,身高只有1.61米,很多教练认为她
  • 太后太后,主要是东亚汉字文化圈中,在位君主尊封给其母、祖母、前代君王正配甚至是前前代君王正配,或是其他具有相当地位女性的位号。在中国,太后的起源据宋朝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
  • 蔡时那蔡时那(韩语:채시라,1968年6月25日-),常被译作蔡时罗,韩国女演员。为韩国实力派演员,曾拿下3座大赏。
  • 神户文也神户文也(日语:神戸 文也/かんべ ふみや ,1994年5月9日-)是一名出身于日本群马县高崎市的棒球选手,司职投手,目前效力于日本职棒欧力士野牛。26能见笃史 | 73 高山郁夫 | 76 风冈尚
  • 郝应宿郝应宿(1813年-?),山西省代州(今代县)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郝应宿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癸酉,为道光十七年(1837年)丁酉科拔贡,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考中甲辰科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张之万榜二甲进士,任吏部考功司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