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 (基督教)

✍ dations ◷ 2025-08-14 08:38:55 #基督教礼仪,香

香炉(thurible),这一单词来自于古法语,而根源则是拉丁语的“Thuribulum”,它在中国更多是被称为“提炉”,将动词与名词相结合指代Thurible。香炉是由一个金属材质的炉体与金属链条结合所组成的器具,在弥撒时通过将产于中东的乳香香料放置在炉内的炭火上燃烧发出香气,而将礼仪环境带入神秘感。香炉被广泛用于基督宗教各教派中,拉丁礼与东仪天主教会、东正教会、东方正统教会、东方亚述教会,以及在一些新教团体诸如路德宗、圣公会、旧天主教都可以看到它;香炉最开始为罗马帝国时期,罗马贵族出行时使用的火炉。罗马官员出行,按照礼制应点燃一支蜡烛,一个人拿着火炉防止蜡烛熄灭后可以迅速借火点燃。天主教教宗也效仿这种礼制,出行时也配有火炉、持蜡者。公元8世纪,火炉开始改为香炉样式,加上金属环链,但不用于上香。公元9世纪,提炉被用于上香。公元14世纪,香炉设备更加完善,与今日相同;在东正教会(或东仪)中,现今保留了单手甩香炉的传统。不过这一传统礼仪也植根于犹太教,与犹太民族第二圣殿年代与历史背景息息相关;除去在宗教信仰上的用途外,香炉还被用于民间习俗或礼仪内,甚至是邪教或迷信中。诺斯底派、共济会(当一间房间成为新的聚会地点时)和魔法仪式都用香炉,但是在形制上却与天主教会的香炉有较大不同;

香炉是简单易学的,不需要复杂的步骤;通常香炉的上方会由三或四根金属链(单根金属链的单手提炉也存在,但天主教会使用较少)吊起,与炉体上的圆环衔接在一起,并在链子上配有单独的圆环,该圆环可以固定香炉的镂空盖子,保证它在使用时更加牢固,不至香炉倾洒。炉内有放置木炭的空间,使用前需要将燃烧的木炭放入其内。香炉又分为可移动的内胆香炉与单体的香炉,前者当要放置木炭时,可以将香炉内部的内胆取出,放入木炭再放置回炉体中,这种香炉是较为普遍的;在燃烧的木炭上撒乳香,较高的温度将乳香香料熔化,产生香烟,它将从香炉的盖子上散发出去。一旦乳香被放置在炉内,该香炉就会被关上盖子,并在游行队伍行进时由辅祭者摇摆,将香烟尽量散发出来(这也保证木炭与空气接触,不至于熄灭);香炉的风格也没有固定的样式,不过它就像高路斯(Chorus)一样,经常与教堂的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因此就出现了哥特式、罗马式等等;

天主教会的弥撒广泛使用到香炉,根据1969年修订的《罗马弥撒经书》(Missale Romanum),允许司铎可在任何弥撒中使用香炉(不过在1969年前教会不准许在常礼弥撒中使用香炉)。弥撒中,在苦像前、祭台、圣人像或福音书、圣体圣血、圣髑匣等,都将用到香炉,在圣体游行时也将被使用。因此作为一位与弥撒礼仪有较深接触的辅祭者或祭台服务者,必须在堂区服务中学会香炉的使用与添香、上香方法,使能更好的辅助主祭神父完成弥撒。拿香炉的辅祭者,也被称为“thurifer”,他们的职责包括:打开香炉方便神父(主教)添香、手持香炉带领游行队伍、给神职人员递交香炉、炭火的保持等;在礼仪中,香炉的职务也可以分为两人,即持香炉者(thurifer)与持香船者(boat boys),后者只负责递交和管理香船(香盒),可以认为持香船者是thurifer的助手。香船是拉丁风格船型的盒子,其内盛放乳香香料,并配有一把小勺,持香船者有些时候也负责添香,但大多数时候他只会把添香的机会留给司铎;东仪天主教会频繁使用香炉,不仅在侍奉礼仪中,而且在晨祷、晚祷及葬礼或敬礼方面,香炉都几乎不断地摆动。炉中的烟被理解为象征着天主圣神的恩典及圣人们在天国的代祷,而在东方的传统中,教会牧长(ecclesiarch)和他的助手在特定的时刻负责焚香。

1969年《罗马弥撒经书》提到了如何使用香炉的规定,这其中包括了,1、三组摆动:对至圣圣体、天主的圣像或明供圣体、苦像、福音书、复活蜡、神职和教友。2、两组摆动:对圣髑和公开敬礼的圣人像。3、一系列的单组摆动:祭台;神父当需要向祭品上香时,则通过使用香炉画十字的方式完成,而不是用三组摆动。

相关

  •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简称国政基金会)是一个中华民国台湾智库,原为1993年连战担任行政院院长时以个人名义成立之私人智囊机构,后于2000年7月29日扩大为中国国民党的智库:
  • 清舌唇塞音是一种存在于某些语言中的辅音。在国际音标中,以 ⟨t̼⟩ 或 ⟨p̺⟩ 表示。音讯: 点击这里特点: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影区域表示被认为
  • 阳货阳虎(?-?),姬姓,阳氏,名虎,一名阳货,春秋鲁国人,孟孙氏的族人,季孙氏的家宰,一度“陪臣执国命”,控制三桓,掌握鲁的实权,囚禁主公季桓子三年,最后造反失败,逃奔晋国。阳虎原是季平子季孙意如的
  • 塞缪尔·弗里德里克·格雷塞缪尔·弗里德里克·格雷(英语:Samuel Frederick Gray,1766年12月10日-1828年4月12日),英国植物学家,真菌学家和药理学家。 他是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和乔治·罗伯特·格雷
  • 曾宪政曾宪政(1946年7月10日-),台湾化学工程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台南市七股区人,曾任国立新竹教育大学应用科学系教授兼校长。曾宪政于国立台湾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后,在美国西雅图的华盛
  • 迈克尔唐纳诉芝加哥案麦克唐纳诉芝加哥案(McDonald v. Chicago)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的关于枪支管理的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诉讼案。最高法院最后以5票支持、4票反对的结果作出裁决,认为受到美国宪
  • 感觉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是指传递感觉信息(视觉、听觉、触觉)的神经细胞。在感觉输入时他们被激活,将向神经系统中其它的感觉神经元投射信号,最终将感觉信息运输到大脑或脊髓。在复杂器官中
  • 正癸醇在化学中,正癸醇,即1-癸醇,是一种醇类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十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醇。其示性式为C10H21OH,化学式为C10H22O,结构式为。它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无色粘稠液体,并具有具有蜡香
  • Bad (迈克尔·杰克逊专辑)《Bad》是美国歌手迈克尔·杰克逊第三张英语专辑。目前Bad之销量超过4500万,在英国获13白金认证,在美国则有8白金销量认证。由于继《Thriller》和这张《Bad》专辑的成功,广大的
  • 地植物学地植物学(geobotany),也称为植物群落学(phytocoenology)是植物学的一支,研究植物与地球的环境之间关系,此一名词在19世纪时即开始使用,该学科主要是研究地球上植物的分布(称作植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