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C1类分子

✍ dations ◷ 2025-11-14 17:38:36 #免疫系统,蛋白质家族

MHC1类分子(MHC class I),为两种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分子之一,能够与长8-13氨基酸残基的内源性肽段结合,并将之呈递到细胞表面。MHC1类分子由一条较长的重链(α链)和一条较短的轻链(β)组成。MHC1类分子的轻链又称为β-2微球蛋白(β2m),并非由MHC基因编码。人β2m由15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人HLA(在人体内MHC称为HLA,人类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属于第一类MHC的HLA(HLA-A, HLA-B, HLA-C),MHC1类分子的功能为呈递内源性抗原,并激活CD8+ 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TL)。

与MHC2类分子(英语:MHC class II)不同,MHC1类分子在哺乳动物的大部分细胞中都有分布。。可以将MHC1类分子比作细胞的“告示板”,它能够将细胞内肽(蛋白质)的合成情况展示给CD8+ T细胞,如果后者检测到不正常之处(如细胞感染病毒时,病毒的蛋白质就会被MHC1类分子呈递到细胞表面),CD8+ T细胞就会将这个细胞杀死。

人体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无用”(如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被蛋白酶体水解,产生大量的小肽段。之后,内质网上的TAP转运蛋白(英语: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会将这些肽段转运到内质网腔内,之后,这些肽段会与MHC1类分子前体组合,符合要求的肽段(8-13个氨基酸残基)会被装载到MHC1类分子之上,之后,途径高尔基器,被运到细胞表面。

已有研究表明 ,MHC1类分子存在于所有现存有颔类脊椎动物基因组内,起源于有颔类的最近共同祖先,之后MHC1基因家族在物种形成中经历了许多不同的进化路径。

表位(线性、构象)

抗体(单株抗体、多株抗体、自身抗体) · 多株 B 细胞反应 · 同种异型 · 同种型 · 遗传型

相关

  • 醋(英语:Vinegar),旧称为醯、苦酒等,是烹饪中常用的一种液体酸味调味料。醋的成分通常含有3%-5%的醋酸,有的还有少量的酒石酸、柠檬酸等。理论上讲,几乎任何含有糖分的液体都可以发
  • 秩父宫雍仁亲王秩父宫雍仁亲王(日语:秩父宮雍仁親王/ちちぶのみや やすひとしんのう Chichibu-no-miya Yasuhito Shinnō */?、1902年6月25日-1953年1月4日),是大正天皇和贞明皇后的第二皇子,幼
  • 善与恶在宗教、伦理学与哲学中,善(英语:Good)与恶(英语:Evil)是一组常见的二分法(Dichotomy),何为善,何为恶,也是常见的讨论主题。在各种语言中,善,通常是指具备正确而让人想拥有的正面属性。恶
  • 许莱登马蒂亚斯·雅各布·施莱登(Matthias Jakob Schleiden,1804年4月5日-1881年6月23日)是一位德国植物学家,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之一。他出生于德国汉堡,大学时原本研读法律,但后来转向其
  • 溴化阻燃剂溴化阻燃剂(含溴阻燃剂)是一种一群含溴的有机化合物的通称,这些有机化合物可作为阻燃剂使用,应用在塑胶及纺织品上的防火效果很好,是主要的化学阻燃剂之一。当燃烧发生时,溴化阻燃
  • 新竹br /次都会区新竹都会区就总人口数而言,其规模次于台北都会区、台中彰化都会区、高雄都会区、桃园中坜都会区和台南都会区,为台湾排名第六的都会区,其规模仅大于嘉义次都会区,在世界人口组织
  • 黄道面黄道面(plane of the ecliptic)的定义中,是假想地球是不动的,而太阳绕地球旋转。黄道面即为太阳绕地球旋转的轨道平面,目前与地球赤道面交角为23°26'。由于月球和其它行星等天体
  • 克劳斯·福克斯克劳斯·艾米尔·尤利乌斯·富赫斯(德语:Klaus Emil Julius Fuchs,1911年12月29日-1988年1月28日),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著名核武器间谍,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美、苏、英三国的核武器研
  • 普悠玛列车普悠玛列车(英语:Puyuma Express),全称为普悠玛自强号列车,通称普悠玛号,为台湾铁路管理局(台铁)使用于2012年由日本制造之摆式电力动车组TEMU2000型开行的特快列车。2013年2月6日起
  • 心智政权心智政权(英语:Noocracy,/noʊˈɒkrəsi/, /ˈnoʊ.əkrəsi/),亦称智主政治,柏拉图给予的定义是以智慧为主体的政权,根据佛拉迪米尔·维尔纳斯基提出的说明,它是一个基于人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