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哈佩特

✍ dations ◷ 2025-07-27 12:06:15 #1977年电影,亚美尼亚电影作品

《纳哈佩特》(亚美尼亚语:Նահապետ),又名《生命得胜》(英语:),是一部在1977年上映的亚美尼亚剧情片,剧情乃是基于赫拉奇亚·科恰尔所创作同名小说,讲述一名亚美尼亚大屠杀生还者的故事。

纳哈佩特是一名亚美尼亚大屠杀生还者,他在大屠杀中被绑到木柱上,亲眼看着妻子和儿女遭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士兵杀害。大屠杀过后,纳哈佩特来到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偏远的地方居住,当地的共产党人推行土地改革,引进电力供应,又协助纳哈佩特在家附近种一棵苹果树;最终,纳哈佩特逐渐步进了新生活,迎娶了另一名妻子,并与她生下一个儿子。

这部电影经常使用倒叙手法,展示纳哈佩特一家人在亚美尼亚大屠杀期间的遭遇。电影其中一幕是这样的:一大堆红苹果从苹果树上掉下来,滚进了一条河流里,并一起顺流而下,这是隐喻青年土耳其党人在大屠杀期间把大量亚美尼亚人遗体扔进幼发拉底河的情景。电影没有明确提及被指种族灭绝亚美尼亚人的土耳其。

电影片名“纳哈佩特”在亚美尼亚语是指族长,可以回溯到亚美尼亚民族的创始人哈伊克。

《纳哈佩特》被认为是首部专门介绍亚美尼亚大屠杀的电影;在此之前,“拍摄以亚美尼亚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是一个具突破性的想法。时任亚美尼亚共产党领导人卡连·杰米尔强与导演根里赫·马良的关系密切,在杰米尔强决定此电影将会基于赫拉奇亚·科恰尔所的小说《纳哈佩特》首部分内容后,制作人员把计划告知苏联当局;苏联政府最终在1976年批准拍摄这部电影,电影的制作也在同年开始。

此电影主要是在亚美尼亚阿拉加措特恩省的城镇塔林(英语:Talin, Armenia)和季安(英语:Dian, Armenia)取景,亦有部分镜头在电影制片厂内拍摄。

《纳哈佩特》曾在多个主要电影奖项中获奖;有评论认为,这部电影有机会是导演根里赫·马良最为人称道的作品。亚美尼亚通讯社(英语:Armenpress)曾在2015年10月刊出一篇评论,列出十部不可不看的亚美尼亚大屠杀电影,其中《纳哈佩特》位处此列表的首位。

相关

  • 火箭动力飞机火箭动力飞机或称作火箭飞机是一种使用火箭来推进的航空器。他们的速度可以比相同大小的喷射机更快,但他们通常只有几分钟的动力操作,剩下都是靠滑翔。由于不需要从大气中吸取
  • 毛虫毛虫也叫毛毛虫,是鳞翅目昆虫(蝴蝶或蛾)的幼虫。虽然它们称为“毛虫”,但不是每个种的毛虫都有毛。有些表面光滑,也有些长有肉角,还有些长有臭角。毛虫有三对前足,腹部和尾部大多有
  • 薯蓣属薯蓣属(学名:Dioscorea)是薯蓣目薯蓣科下的一个属,为攀援植物。该属共有600种以上,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本属拥有超过600个物种,部分物种如下:
  • 火星大气火星是太阳系第四颗行星,有个和地球非常不同的大气层。自从发现少量甲烷以来,关于它组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这可能是火星生命存在的迹象。不过这也可能是由地质化学作用
  • 监管之人,谁人监管?Quis custodiet ipsos custodes?是一句拉丁文谚语(英语:List of Latin phrases),通常被认为出自古罗马诗人尤维纳利斯的讽刺作品《Satire VI》段落 347章8节,直译为“谁来把守守
  • 黑蒜黑蒜是一种加工过的大蒜食品。把普通大蒜置于60摄氏度左右高温度的环境下一个月以上直至发生梅纳反应制成的,在这一温度下大多数微生物都不能生存,因此这一过程并不是发酵。然
  • 美国公民签证要求截止到2020年7月7日,美国护照持有者(美国公民)可以免事先申请签证方式前往的国家和地区有185个,于亨氏护照指数与比利时、挪威、瑞士及英国并列第7。 注意,即使目的地国家给予个
  • 捷扎文斯克坐标:51°05′57″N 66°18′56″E / 51.09922°N 66.31557°E / 51.09922; 66.31557捷扎文斯克(哈萨克语:Державинск)是哈萨克斯坦阿克莫拉州的一个城镇,海拔226米,201
  • 科林·特利亚多科林·特利亚多(María del Socorro Tellado López,被称为 Corín Tellado,1927年4月25日-2009年4月11日)生于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维雅威列斯市(Viavélez),西班牙最多产的浪漫派小
  • 图钉图钉是一种以金属制成、下端尖锐、上部有明显圆盖的钉子;通常用来将文件固定在壁面(例如软木板)上;其上部圆盘的设计使得图钉非常容易插上及取下。最常见的图钉,是带有黄铜色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