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风情画

✍ dations ◷ 2025-08-07 23:03:45 #1943年长篇小说,1943年中国小说,1932年背景作品,抗日战争题材小说,苏联背景小说,东北抗战史,中国爱情小说

《北极风情画》是小说家卜乃夫的代表作。

1943年11月,卜乃夫应当时在西安销路最大的《华北新闻》的总编辑赵荫华之请,第一次用“无名氏”作笔名,写了长篇小说《北极风情画》。小说在《华北新闻》上连载,每天一节,约二千到三千字,且常附木刻版画。这篇小说掀起了连作者都意想不到的波澜,—时,《华北新闻》销路大增。其至形成了一种“满城争说无名氏”的盛况,《北极风情画》使“无名氏”声名鹊起,一夜之间成为了大后方知名度极高的名作家。

这部小说全文有十五万字,卜乃夫只用了十八天就把它写完,平均每天几乎要写八千字。它起初只是碍于朋友的请求、为填补报纸的篇幅而写的,连作者自己对此也无多大信心。他用“无名氏”的笔名,也许预感到这篇小说可能引起麻烦,所以要用笔名来缓解对自己造成的压力。因为在抗战时期,这种远离抗战时代主题的纯爱情小说,势必要受到来自官方和进步文化界的批评。前此对梁实秋的“与抗战无关沦”的批判相对“战国策” 派的批判,已让人感受到这一点,然而,料想不到的是这篇小说却在民间、在读者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卜乃夫的创作自信。

故事发生在1932年的苏联西伯利亚小城托木斯克。主人公林是东北抗日名将苏炳文部下的一名军官,职务是上校参谋。这年冬季,抗日军队在中东路扎兰屯和日本军队打了最后一次大仗,主力损失殆尽。他们沿着铁路撤退,直退到满洲里的中苏边界,在那里与马占山、李杜两将军的部队会合。由他们只有消耗,没有补充,后援不继,孤军奋战,终于不得不在苏联允许的情况下,退到苏联境内的西伯利亚。当时日寇用尽各种外交手段,想将马、李、苏三位将军索回。为遮人耳目,他们被苏联当局隐藏在了一个很偏僻的小城托木斯克。托木斯克建在无边无际的西伯利亚大草原之上,是靠北冰洋最近的城市。它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酷寒:冬季平均温度常常在零下四十度以下。

林是韩国人,饱尝亡国之痛,他参加东北义勇军是因为日本是中韩共同的敌人,他希望凭着中韩的共同努力,完成韩国的民族革命,而现在连中国的抗日革命都遭受到了这样沉重的打击,韩国的独立革命还从何说起。身处异国他乡,又是战乱年代,失路之人,他的心境的悲苦是无以言表的。小说随之展开了一段战争与爱情的故事。

林在一种轻浮游戏的动机驱使下结识了少女奥蕾利亚。他明知奥蕾利亚认错了人,故意往前跑,引诱奥蕾利亚上钩,待到奥蕾利亚追到,又将计就计,搂住奥蕾利亚长吻。待到奥蕾利亚发现认错了人,又油嘴滑舌地巧辩。

林采取的于连式的攻守战略,使这场爱情角逐偏离了纯真、纯情的常轨。当这场爱情之火燃亮之后,林和奥蕾利亚已不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而只能听从“爱”的召唤,将自己奉献于爱的祭坛之上,成为爱的牺牲者。小说最后的结局是奥蕾利亚殉情自杀,林虽生犹死,作者试图由此点明爱的无可逃脱和爱的不由自主这一命运主题。

相关

  • 含水层含水层(英语:aquifer),也作蓄水层,是指地底一层含有水分的渗透岩(英语:permeability (earth sciences))、岩石碎隙或未固结的材料(砾石、沙、淤泥)。人们可通过打钻水井来从含水层提取
  • 各地日期和时间表示法本条目介绍的是不同地区所规定的常用日期/时间格式表示方法。yyyy = 年份,mm = 月份,dd = 日期,MMM = 月份三字母缩写,mmmm = 月份全名,hr = 小时,mi = 分钟,se = 秒钟
  • 促效剂激动剂(或称:刺激剂/促进剂/激活剂)(英语:agonist)是与受体结合并使之激活,产生生理反应的化合物。激动剂按来源分为内源激动剂和外源(英语:exogenous)激动剂,按效能分为完全激动剂、超
  • 韩国农业协会韩国农业协会,正式名称韩国农业协同组合(韩语:한국농업협동조합),简称农协(농협),是韩国的农业自助组织。韩国农业协会是全球农业合作组织(英语:Agricultural cooperative)中最特别的组
  • 波罗的海地区波罗的地区(Baltic region)是指波罗的海沿岸的国家区域,但因定义不同而所指区域也有不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包括丹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德国、立陶宛、波兰、俄罗斯
  • 出版品出版物(出版、出版品)指以传播文化和知识为目的的各种产品包括印刷品、电子产品的总称,属于传播文化知识的媒体。分为书籍、期刊、报纸和电子传播产品(电子出版物或称电子书)等种
  • 帕达加帕达加(Padagha),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Thane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5056(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5056人,其中男性2633人,女性2423人;0—6岁人口593人,其中男326人,女267人;识字率79.09
  • 门闩门闩又称门栓,为关门后横插在门内使其不能被推开的木棍或铁棍,主要用于对开式门。一般在门内左右墙上安铁环或掏墙槽,关门后将比两扇门宽度稍长的门闩两端放入铁环或墙槽中,即抵
  • 仓颉输入法仓颉输入法是一种常用的中文输入法,由有“中文电脑之父”美誉的朱邦复先生于1976年创制。初期只有繁体中文版本,原名“形意检字法”,用以解决电脑处理汉字的问题,包括汉字输入、
  • 扬·瓦茨瓦夫·马哈伊斯基扬·瓦茨瓦夫·马哈伊斯基(波兰语:Jan Wacław Machajski 1866年-1926年)波兰革命家,受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批判二者是知识分子的产物。马哈伊斯基生于波兰贫困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