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 (文字)

✍ dations ◷ 2025-08-10 16:03:48 #汉字书体

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
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
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

笔画 ‧  笔顺 ‧  偏旁 ‧  六书 ‧  部首
汉字结构(合体 ‧ 独体) ‧ 部件
俗字 ‧ 异体字 ‧ 多音字 ‧ 通假字 ‧ 假借字
隶变 ‧ 隶定 ‧ 古今字 ‧ 生僻字

右文说 ‧ 同形异义词

陆 ‧ 港 ‧ 台 ‧ 新 ‧  日 ‧ 琉 ‧ 朝 ‧ 越

吴语字 ‧  粤语字 ‧  四川方言字 ‧  南京官话字
客家话正音正字 ‧ 台湾客家语书写推荐用字
台闽汉字(字 ‧ 词)

繁体字 ‧ 简化字
汉字简化方案 ‧ 二简字 ‧ 简笔字

旧字体 ‧ 新字体 ‧ 扩张新字体
当用汉字 ‧ 常用汉字 ‧ 同音汉字书写规则

韩国国字 ‧ 朝鲜汉字 ‧ 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

合文 ‧ 女书 ‧ 则天文字 ‧ 闽南借音字 ‧ 注音符号
喃字 ‧ 岱喃字 ‧ 假名(万叶 ‧ 平 ‧ 片)
口诀 ‧ 吏读 ‧ 乡札 ‧ 韩国国字 ‧ 西夏文
方块侗字 ‧ 古壮字 ‧ 僰文 ‧ 傈僳竹书 ‧ 仡佬字

音读 ‧ 朝鲜汉字音

古汉越语 ‧ 喃音 ‧ 汉越音

古文,特指春秋战国时代山东六国流行的文字。因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秦地篆文以外的字体叫做古文,也就是泛指春秋战国时期东方各国竹简上的文字,如“孔壁古文”、“汲郡古文”等古文经。

古文是比较早的笔书文字,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许慎说:“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把古文与大篆相提并论,说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称。

由于古人无笔墨,于是就用竹签点漆,在竹筒上写字,称为书契文,亦叫竹简书。因竹硬漆腻,书写不流利,笔画起止皆以尖锋来书写,写出的字头粗尾细,像蝌蚪之形,故叫蝌蚪书或蝌蚪文。凡是竹简漆书,都可以叫蝌蚪文,并不只限于仓颉所书,例如古文经、上博简、清华简上的字体就是蝌蚪文,

古文相关参考论著资料如下:

相关

  • 古元古代古元古代(英语:Paleoproterozoic,符号PP)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代,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5亿年前(Ma),结束于16亿年前(Ma)。而古元古代期间蓝藻、细菌非常繁盛。古元古代属于前寒武纪元古宙,上
  • 潘诺西亚潘诺西亚大陆(Pannotia)是个理论上的史前超大陆,最初是由地质学家Ian W. D. Dalziel在1997年提出,形成于6亿年前的泛非造山作用(Pan-African orogeny),并在5亿4000万年前的前寒武纪
  • 可吸入颗粒物悬浮颗粒或称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particulates),泛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颗粒微小甚至肉眼难以辨识但
  • 潘氏细胞潘氏细胞(或称帕内特细胞、Paneth cells、PCs)是起源于肠隐窝干细胞的小肠腺特征性细胞,与隐窝干细胞间隔排列于小肠腺的底部,并且遍布于整个小肠。胞体呈锥体形,胞质顶部的粗大
  • 糖分糖(sugar)泛指各种可食用的带有甜味的晶体,有甜味、短链、可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许多会用在食品。糖在有机化学中属于糖类,由碳、氢及氧三种原子组成。单糖是结构较简单的糖,包括
  • 五口纲舌形动物类(学名:Pentastomida),又称五口动物类,是动物界的一个分类。属于无脊椎动物,介乎于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之间,均为寄生性动物。其特征是体软、扁而长,无色,透明,无足。身长从数
  • 曹雪芹曹雪芹(1715年6月4日-1763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朝小说家、诗人、画家,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生于大清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祖籍辽阳,清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
  • 教育家教育家是实践教育的杰出人士。教育家与教育学家是不同的,对于研究教育学的杰出人物才被称为教育学家。古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有孔子、墨子、荀子、王阳明等人。近代中国则有何
  • 史密斯特遣队乌山战役(韩语:오산 전투,英语:Battle of Osan),或称竹美岭战役(죽미령 전투),是1950年7月5日朝鲜战争期间美军与朝鲜人民军最早的交锋之一,比授权美国开始组建联合国军并介入朝鲜战争
  • 山东话山东方言,俗称山东话,通常指中国山东省境内及周边地区(辽东半岛、江苏省北部)所使用的汉语。在中国山东地区主要流通的方言均属于官话系统。主要分为山东省西北部的冀鲁官话,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