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

✍ dations ◷ 2025-10-09 18:58:37 #国乐
中国传统音乐通常泛指形成于清代以前的中国、并传承至今的的各种音乐。从音乐的表现形态来看,可分为合奏器乐、独奏器乐、戏曲音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歌乐、宗教音乐等等 ,为较常见的分类方式。此外亦有按社会层面所作的划分,如文人音乐、民间音乐、仕绅音乐、宫廷音乐,较适用于考察音乐的传播发展。春秋时代的孔子曾论及音乐的合奏:“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点出了理想合乐的几个美学特征,这在现今的传统合奏乐种仍可见到,其讲究演奏者间的相互协调,且一方面利用乐器间的音色差、时间差、旋律差,突显出各乐器的主体性(皦如也),另一方面以“相生”概念相互交融(绎如也)。特别是一些古老的乐种,更形成了各乐器在合奏中的专有定位,并有与之相应的合奏法则。清末民初形成的丝竹乐,则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弦索乐是指全为弦乐器的合奏形式,包含弓弦类乐器与弹拨类乐器。清末民初形成的弦索乐,则有潮州细乐、山东碰八板等。吹打乐是指使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 。清末或民初形成的吹打乐,则有山西八大套(晋北笙管乐)、泉州笼吹等。此外还有一些近代划分出来的吹打乐。传统音乐中的乐器大多归属于某一合奏乐种,只有少数如古琴、琵琶、筝等,在文人群中形成特定的独奏器乐,且与一般舞台表演的独奏有不同意涵。汉族传统音乐多重视自娱性,除了体现于以乐会友的乐馆活动或雅集外,在独奏乐中更突显为一种自身的修养,成为了文人音乐的主要特色。此外是近代发展起来的独奏器乐(参见中国乐器列表)。戏曲是世界音乐中相当独特的形式,高度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特别是其歌、舞、诗、剧浑然一体 ,有“无声不歌,无动不舞”之形容。以写意、抒情为其传统的艺术特质。在众多剧种中,被认为是传统戏曲的代表者有:清末或民初形成的剧种,则有粤剧、豫剧、川剧等。此外是近百年中发展起来的众多新兴剧种。佛教音乐依乐器形式可分为梵呗(声乐)、器乐(以管乐或管弦乐为主)、法器(打击乐)。梵呗的主要四种类型为赞、偈、咒、文。这些多样的声、器乐应用于佛教中的各种法事,如普济法事中的“放焰口”,为结构较完整、音乐性较多的一套礼仪形式。道教音乐主要指道教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称为科仪音乐,也称斋醮音乐或道场音乐 。现存乐谱,最早有北宋末年所制的《玉音法事》,含五十首道曲,但其记谱方式特殊,尚难解读 。明成祖时制成的《大明御制玄教乐章》,有用工尺谱符号纪录音高,但无板眼 。清代有全真派的《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虽无工尺字,但全真十方丛林都沿用这一范本至今 。此外还有一些尚未定论的道教相关音乐。

相关

  • 住院医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生又称医师,在中国古代称大夫或郎中
  • 米氏线米氏线(Mees' lines),亦作雷诺德氏线(Reynolds' lines)或欧德里奇氏线(Aldrich-Mees' lines),是一种在指甲或趾甲上出现的横纹,通常都是白色的。现时已知会引起米氏线出现的原因如下:
  • CD4细胞1CDH, 1CDI, 1CDJ, 1CDU, 1CDY, 1G9M, 1G9N, 1GC1, 1JL4, 1Q68, 1RZJ, 1RZK, 1WBR, 1WIO, 1WIP, 1WIQ, 2B4C, 2JKR, 2JKT, 2KLU, 2NXY, 2NXZ, 2NY0, 2NY1, 2NY2, 2NY3, 2NY4
  • 一元论一元论(monism)是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乃本体论的分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中性一元论认为,物质或精神皆
  • 石房蛤毒素石房蛤毒素(Saxitoxin ,STX)是一种极强的神经毒素,是已知毒性最强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T)。石房蛤毒素首次分离于帘蛤科的石房蛤体内,并由此得名。石房蛤毒素实际上是一些藻类和蓝细
  • 攀鲈亚目攀鲈亚目为辐鳍鱼纲攀鲈目的其中一个亚目。攀鲈亚目下分3科:
  • 生成文法在理论语言学中,生成文法(英语:generative grammar)是一种尝试接近语法学(英语:Syntax)的方式 。生成文法尝试给出一套规则,其能正确的预测,在一个语言中,什么样的词汇组合能成为正确
  • 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是苯二甲酸异构体中的一个,也称m-苯二甲酸,化学式为m-C6H4(COOH)2,苯环上取代的两个羧基处于间位。间苯二甲酸可通过用铬酸氧化间二甲苯,或者甲酸钾与间羧基苯磺酸钾
  • 乳清酸盐乳清酸(英语:Orotic acid,共轭碱作orotate)或嘧啶酸(pyrimidinecarboxylic acid)是一种杂环化合物,也是一种有机酸。乳清酸曾经被误以为是一种维生素B,并被称为vitamin B13,但后来发
  • 二氢乳清酸酶二氢乳清酸酶(英语:Dihydroorotase,EC 3.5.2.3)也称为氨甲酰天冬氨酸脱水酶(英语:carbamoylaspartic dehydrase)又叫作二氢乳清酸酶水解酶(英语:dihydroorotate hydrolase)催化嘧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