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乐
✍ dations ◷ 2025-05-15 20:27:43 #国乐
中国传统音乐通常泛指形成于清代以前的中国、并传承至今的的各种音乐。从音乐的表现形态来看,可分为合奏器乐、独奏器乐、戏曲音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歌乐、宗教音乐等等 ,为较常见的分类方式。此外亦有按社会层面所作的划分,如文人音乐、民间音乐、仕绅音乐、宫廷音乐,较适用于考察音乐的传播发展。春秋时代的孔子曾论及音乐的合奏:“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点出了理想合乐的几个美学特征,这在现今的传统合奏乐种仍可见到,其讲究演奏者间的相互协调,且一方面利用乐器间的音色差、时间差、旋律差,突显出各乐器的主体性(皦如也),另一方面以“相生”概念相互交融(绎如也)。特别是一些古老的乐种,更形成了各乐器在合奏中的专有定位,并有与之相应的合奏法则。清末民初形成的丝竹乐,则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弦索乐是指全为弦乐器的合奏形式,包含弓弦类乐器与弹拨类乐器。清末民初形成的弦索乐,则有潮州细乐、山东碰八板等。吹打乐是指使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
。清末或民初形成的吹打乐,则有山西八大套(晋北笙管乐)、泉州笼吹等。此外还有一些近代划分出来的吹打乐。传统音乐中的乐器大多归属于某一合奏乐种,只有少数如古琴、琵琶、筝等,在文人群中形成特定的独奏器乐,且与一般舞台表演的独奏有不同意涵。汉族传统音乐多重视自娱性,除了体现于以乐会友的乐馆活动或雅集外,在独奏乐中更突显为一种自身的修养,成为了文人音乐的主要特色。此外是近代发展起来的独奏器乐(参见中国乐器列表)。戏曲是世界音乐中相当独特的形式,高度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特别是其歌、舞、诗、剧浑然一体
,有“无声不歌,无动不舞”之形容。以写意、抒情为其传统的艺术特质。在众多剧种中,被认为是传统戏曲的代表者有:清末或民初形成的剧种,则有粤剧、豫剧、川剧等。此外是近百年中发展起来的众多新兴剧种。佛教音乐依乐器形式可分为梵呗(声乐)、器乐(以管乐或管弦乐为主)、法器(打击乐)。梵呗的主要四种类型为赞、偈、咒、文。这些多样的声、器乐应用于佛教中的各种法事,如普济法事中的“放焰口”,为结构较完整、音乐性较多的一套礼仪形式。道教音乐主要指道教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称为科仪音乐,也称斋醮音乐或道场音乐
。现存乐谱,最早有北宋末年所制的《玉音法事》,含五十首道曲,但其记谱方式特殊,尚难解读
。明成祖时制成的《大明御制玄教乐章》,有用工尺谱符号纪录音高,但无板眼
。清代有全真派的《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虽无工尺字,但全真十方丛林都沿用这一范本至今
。此外还有一些尚未定论的道教相关音乐。
相关
- DNA微阵列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又称DNA阵列或DNA芯片,比较常用的名字是基因芯片(gene chip)。是一块带有DNA微阵列(microarray)的特殊玻璃片或硅芯片片,在数平方公分之面积上布放数千或
- 戏剧古希腊戏剧是指大致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之间的古希腊世界的戏剧。当时古希腊的政治和军事中心雅典城同时也是古希腊戏剧的中心。雅典的悲剧和喜剧也包括在全世界
-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德语: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又译维特根施泰因、维特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是一名奥地利哲学家。他生于奥地利,后入
- 古英语古英语(古英语:Ænglisc,英语:Old English)或盎格鲁-撒克逊语(英语:Anglo-Saxon)是指从449年到1066年间在对应于今天英格兰和苏格兰东南部的人说的英语。古英语属于西日耳曼语,和古弗
- 休伦冰河时期休伦冰河时期(或称Makganyene冰河期)出现于24亿年前到21亿年前,位于古元古代的成铁纪与层侵纪之间,期间伴随有大氧化事件(Great Oxygenation Event, GOE)的发生。大氧化事件使空气
- 酒药麹,又称麹糵,酿酒中称酒母,是米、糯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豆类等粮食作物,及其外皮碾磨而成的白色粉末米糠或麦麸受到麹霉菌等微生物感染,经发酵使微生物有效繁殖而得到的
- 贪污贪污,或在更广义上称为腐败,是指身在特定职位的人员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行不诚实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腐败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能是直接触犯法律法规的
- 阿德里安埃德加·阿德里安,第一代阿德里安男爵,OM,PRS(英语:Edgar Adrian, 1st Baron Adrian,1889年11月30日-1977年8月4日),英国电生理学家,曾任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他和查尔斯
- 促进RNA激活(RNA activation, RNAa) 是一种由小分子RNA介导的特异性基因表达上调机制,是李龙承等于2006年首先在人细胞中发现并命名的。随后,其他研究小组也报道了相似的现象,证明了
- 胸喙亚目胸喙亚目(学名:Sternorrhyncha)是半翅目之下的三个亚目之一,包括有:蚜虫之类的物种。胸喙亚目的物种在旧的分类被归入同翅亚目,这分类现时已废止。胸喙亚目的取名源于本物种的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