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爪龙属

✍ dations ◷ 2025-07-26 22:32:22 #地爪龙属

地爪龙属(属名:,意为“大地之爪”)是近蜥龙类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南非的艾略特组(Elliot Formation),年代为侏罗纪早期。地爪龙的前肢有许多介于原蜥脚类、蜥脚类恐龙的特征。

根据地爪龙的后肢与骨盆结构,地爪龙应该是平常以二足方式移动,也可以用四足方式移动,类似禽龙。地爪龙也具有某些巨型蜥脚类恐龙的特征,类如迷惑龙。英国古生物学家保罗·巴雷特(Paul Barrett) 认为地爪龙的发现,有助于填补蜥脚类恐龙的演化断层,并有助于科学家了解蜥脚形亚目如何从原始的二足恐龙演化成大型的四足恐龙。

根据西伊利诺伊大学的Matthew Bonnan表示,过去已发现最早的蜥脚类恐龙与其近亲是二足恐龙,而地爪龙已经采取四足方式移动,显示蜥脚类演化支在很早的时期就已从二足动物演化成四足动物,比过去的理论还早。此外,地爪龙也填补早期、小型蜥脚形亚目恐龙与后期、大型蜥脚类恐龙的间的体型空缺。

地爪龙的化石包含:零碎的头部骨头、脊椎、颈部与胸部的肋骨、腹肋、人字形骨、肩带、骨盆、前肢、后肢、以及前掌与脚掌骨头。这些零碎化石分别属于两个未成年的个体,密集地堆积于同一个地点,显示它们的尸体曾经被其他动物分食。这两个个体死亡时的年龄小于10岁,皮质骨缺乏圆形生长线。肩胛骨的关节仍有钙化软骨。

澳洲古生物学家亚当·耶茨(Adam Yates)等人命名这属恐龙,并在2009年11月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的网站,而在2010年3月正式发表于该学会的生物学专刊上。模式种是塞氏地爪龙(),属名中的 在南非语意为“大地”,并加上希腊文的 (爪子);种名则是以亚当·耶茨的妻子Celeste Yates为名,她曾协助清理化石周围的岩块。

亚当·耶茨等人在命名地爪龙时,也提出一份原始蜥脚形亚目的系统发生学研究。他们将地爪龙归类于蜥脚形亚目,是黑丘龙与蜥脚下目的姊妹分类单元,而黑丘龙与蜥脚下目都是四足恐龙。地爪龙的许多特征也支持这个分类法,包含:脊椎的衍化特征(神经管深、颈椎中段的神经棘高度小于前后长度的两倍)以及四肢特征(股骨第四粗隆部位于上半部、成年股骨长度超过60公分)。

 板龙科 

 里奥哈龙科 

  

 大椎龙科 

 云南龙 

 金山龙 

 近蜥龙 

 地爪龙 

 黑丘龙 

 雷前龙 

 莱森龙 

 珙县龙 

 塔邹达龙 

 火山齿龙 

 真蜥脚类

地爪龙的进食方式也呈现过渡特征,已经相当类似巨大的蜥脚类恐龙。地爪龙的颌部狭窄,下颌联合处呈V字形,这是种原始蜥脚形类恐龙的祖征(Plesiomorphic)。蜥脚类恐龙的颌部宽广,下颌联合处呈U字形,可以咬进更多的食物。齿骨后端没有两侧的棱脊,显示它们无法以肉类为食,但使它们的口腔宽广,可以吞食更多的食物,所有蜥脚类恐龙都有这种特征。上颌骨外侧的神经血管孔,小于原始蜥脚形类恐龙,显示上颌外侧组织的血管供应较少,所以地爪龙的嘴部两侧没有肉质颊部。牙齿的舌侧齿槽结构稳固,有助于它们持续地进食。

地爪龙的下颌联合处呈V字形,以及嘴部两侧没有肉质颊部。根据过去的理论,在蜥脚类恐龙的演化过程中,宽广颌部的演化,早于肉质颊部的消失。金沙江龙的下颌联合处已呈U字形,仍然具有肉质颊部,与地爪龙的状况相反。金沙江龙是种原始蜥脚类恐龙,但比地爪龙更衍化,显示蜥脚形亚目分别、独立演化出宽广颌部与无肉质颊部,其中一次发生于地爪龙,而另一次发生于金沙江龙。

根据地爪龙的四肢特征,它们是惯常采用二足方式移动。桡骨与尺骨关节,限制手掌内侧转的程度。肱骨的长度只有股骨的72%。但是,根据地爪龙的四肢特征,显示它们正朝向四足步态演化,最后演化成四足的蜥脚类恐龙。尺骨近侧有小型的前外侧骨突,使尺骨略呈y字形,但比四足蜥脚类恐龙的骨突小。根据桡骨近端的形状,尺骨以侧盖方与桡骨相接。根据上述特征,地爪龙的前肢已经明显地向四足方式演化。相反地,根据股骨近端的形状、近端粗隆部的位置,显示地爪龙的后肢仍带有二足动物的特征。研究人员根据股骨特征推测,地爪龙的移动速度比更原始的蜥脚形亚目恐龙缓慢。股骨的骨干笔直,第四粗隆部的位置较较近末端,使尾股肌(Musculus caudofemoralis,大腿的主要收肌)的附着位置较远,使地爪龙移动时的出力较多、速度更慢。与原蜥脚类相比,地爪龙更为强壮、但移动速度较慢。

地爪龙的移动速度缓慢,其中一个特征是第一跖骨粗壮,比其他原始蜥脚形恐龙的粗壮。这显示它们的体重主要负荷在脚掌内轴,这将使它们的行动速度缓慢,但步距变大。根据过去的理论,蜥脚形亚目在二足方式演化到四足方式的过程中,必定经过体重负荷从脚掌中轴转移到脚掌内轴的过程,并且是在火山齿龙之后演化出现的。以四足方式行走的火山齿龙,其体重主要负荷在脚掌中轴,与地爪龙的状况相反,研究人员解释,这是种演化逆转现象。

在BBC的2010年电视节目《生命博物馆》()第二集里,地爪龙曾出现过,保罗·巴雷特形容它们是二足原蜥脚恐龙、四足蜥脚类恐龙的过渡物种。

相关

  • 法属圣马丁圣马丁(法语:Saint-Martin),通称法属圣马丁,正式名称为圣马丁集体(Collectivité de Saint-Martin),是一个法国海外集体。法国政府于2007年2月22日宣布该地自法属瓜德罗普分离,成为直
  • 1968年格勒诺布尔冬奥会第十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X Olympic Winter Games,法语:les Xes Jeux olympiques d'hiver),于1968年2月6日至2月18日在法国格勒诺布尔举行。这是法国第二次主办冬季奥林
  • abbr class=abbr title=R9: 与可燃物质混合后有爆炸性R9/abbr警示性质标准词(英语:Risk Phrases,简写:R-phrases)是于《欧联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III: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特殊风险性质》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
  • 卡尔·李特尔卡尔·李特尔(Carl Ritter,1779年8月7日-1859年9月28日),为德国地理学家,出生在奎德林堡,后世称之为人文地理学之父。1796年,他入读了哈雷大学,读自然科学和文史等课程。1819年,他担任
  • 海牛属海牛(学名:)是一类大型水生哺乳动物,在淡水或浅海中生活,以草食为主。属于海牛目海牛科(Trichechidae)的唯一一个属。目前海牛科下有三个海牛物种,它们分别是:亚马逊海牛、西印度海牛
  • 独蕊草科独蕊草科(学名:Hydatellaceae)也叫排水草科,现存一属约12种,分布在澳大利亚沿海、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岛和印度东部一小块区域。本科植物为一年生水生植物,沉水或浮水,单叶围绕段茎
  • 群岛海坐标:60°18′N 21°00′E / 60.3°N 21°E / 60.3; 21群岛海(芬兰语:Saaristomeri,瑞典语:Skärgårdshavet)是波罗的海的一部分。位于波的尼亚湾和芬兰湾之间的芬兰领海。群岛海
  • 安里积千代安里积千代(1903年8月22日-1986年9月30日),出生于日本冲绳县座间味村的日本政治家,曾担任美国治理琉球时期八重山群岛政府知事,琉球政府立法院议员,以及日本众议院议员。。泉有平(19
  • 蔡勇为蔡勇为(1911年-1985年),男,直隶(今河北)滦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厅厅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塞尔斯湾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multi-punct{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ongitude,.mw-parser-output .latitude{white-spa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