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夜
✍ dations ◷ 2025-11-23 13:50:58 #消夜
消夜,或作夜消,俗作“宵夜”或“夜宵”。一般是在晚餐后,睡前的点心,时间介于11点后与隔天清晨6点前。但现代城市人出于工作或夜生活,消夜的菜色或分量,有时已跟晚餐无分别,不过一般消夜的内容,仍有别于正餐,例如甜汤或小炒。“消夜”一词,本指用酒食消磨夜晚,后引申为“深宵小吃”的意思。此词最早见于唐代方干的诗《冬夜泊僧舍》之中“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一句,以及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六.除夜》:“是日,内司意思局,进呈精巧消夜果子合,合内簇诸般细果、时果、蜜煎、糖煎及市食”(“合”通“盒”)。“消夜”这个词语亦见于从唐代到民国的不少古籍,包括唐代方干的诗《冬夜泊僧舍》(另说唐代任翻《冬暮野寺》)、宋代周邦彦《关河令》、宋代吴潜《永遇乐.再和》、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除》、元代孟汉卿《张孔目智勘魔合罗》、明代长谷真逸《农田余话》、明代兰陵笑笑生《金瓶梅》、清代孔尚任《甲午元旦》清代金农《冬心先生集》,及清末刘光第《夜泛宝华寺下》等等。从清代开始,消夜一词有时又写为“夜消”,例如吴敬梓《儒林外史》就有一句“三人点起灯来,打点夜消。”及后“夜消”这个倒写亦偶尔于一些文学作品出现。由于消夜是深宵小吃,加上中国大陆有些地方小食,又以“宵”为名(例如元宵及宵米),因此现代又产生了“宵夜”及“夜宵”两个俗写。今天广东人仍保留以“消夜”作动词的古代用法,亦是古代正确用法,不过在中国本土非粤语区,此语已转为只作名词解。
相关
- 黄疸黄疸(英:jaundice、icterus)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因为体内胆红素过高,造成皮肤及巩膜发黄或是发绿的症状,一般会伴随发痒、粪便苍白及尿液颜色偏深的情形。新生儿黄疸是出生后前三
- 库蚊库蚊(Culex), 别称库蚊, 是蚊科的一个属,种类包括了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 、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三斑库蚊、环状库蚊
- 地拉那地拉那(阿尔巴尼亚语:Tiranë),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整个地拉那位于阿尔巴尼亚中部达埃蒂山和埃尔曾河西侧的内陆盆地,阿尔巴尼亚著名的拉纳河流经地拉那市中心地带。而
- CuO氧化铜(化学式:CuO)是铜的氧化物,为黑色固体。属于强电解质。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酸、氯化铵及氰化钾溶液,氨溶液中缓慢溶解。氧化铜可由氢氧化铜的热分解制得:氧化铜在一定温度下,
- 尤凡尼·贾亚尔多尤凡尼·贾亚尔多(Yovani Gallardo,1986年2月27日-),目前效力于美国职棒巴尔的摩金莺队。出生于墨西哥米却肯州Penjamillo de Degollado(英语:Penjamillo de Degollado)。高中毕业于
- 丹瑞丹瑞(缅甸语:သန်းရွှေ Than Shwe,1933年2月2日-)是缅甸前任最高领导人,独裁者,大将军衔。丹瑞1933年2月2日出生于曼德勒省,1953年毕业于军校,先后担任营长、副师长、师长、军
- 绳文人绳文人(日语:縄文人/じょうもんじん Jōmon-jin)是日本列岛在绳文时代的原住民团体,他们与之后的弥生人在人类学上有着显著区别。绳文是指利用绳缠绕棒子在黏土容器及塑像上所加
- 水合反应在化学中,水合反应(hydration reaction),也叫作水化,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中物质与水结合。 在有机化学中,将水加入不饱和底物中,该底物通常是烯烃或炔烃。 这种类型的反应在工业上用于
- 古代亚哥拉博物馆阿塔罗斯柱廊(Στοά του Αττάλου)是位于雅典古市集的一个宏伟的柱廊,由帕加马国王阿塔罗斯二世(公元前159至138年在位)兴建。这座柱廊是典型的希腊化时期建筑,比起古
- 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英语:Ordovician–Silurian extinction event),也称奥陶纪大灭绝(英语:Ordovician extinction),在地球历史上五次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名列第二,发生在4.45亿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