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夜

✍ dations ◷ 2025-11-22 02:25:44 #消夜
消夜,或作夜消,俗作“宵夜”或“夜宵”。一般是在晚餐后,睡前的点心,时间介于11点后与隔天清晨6点前。但现代城市人出于工作或夜生活,消夜的菜色或分量,有时已跟晚餐无分别,不过一般消夜的内容,仍有别于正餐,例如甜汤或小炒。“消夜”一词,本指用酒食消磨夜晚,后引申为“深宵小吃”的意思。此词最早见于唐代方干的诗《冬夜泊僧舍》之中“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一句,以及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六.除夜》:“是日,内司意思局,进呈精巧消夜果子合,合内簇诸般细果、时果、蜜煎、糖煎及市食”(“合”通“盒”)。“消夜”这个词语亦见于从唐代到民国的不少古籍,包括唐代方干的诗《冬夜泊僧舍》(另说唐代任翻《冬暮野寺》)、宋代周邦彦《关河令》、宋代吴潜《永遇乐.再和》、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除》、元代孟汉卿《张孔目智勘魔合罗》、明代长谷真逸《农田余话》、明代兰陵笑笑生《金瓶梅》、清代孔尚任《甲午元旦》清代金农《冬心先生集》,及清末刘光第《夜泛宝华寺下》等等。从清代开始,消夜一词有时又写为“夜消”,例如吴敬梓《儒林外史》就有一句“三人点起灯来,打点夜消。”及后“夜消”这个倒写亦偶尔于一些文学作品出现。由于消夜是深宵小吃,加上中国大陆有些地方小食,又以“宵”为名(例如元宵及宵米),因此现代又产生了“宵夜”及“夜宵”两个俗写。今天广东人仍保留以“消夜”作动词的古代用法,亦是古代正确用法,不过在中国本土非粤语区,此语已转为只作名词解。

相关

  • 变形虫变形虫,拉丁文为Amoeba,中文音译为阿米巴,所以也叫做阿米巴原虫、阿米巴变形虫或阿米巴虫或称食脑虫(透过感染鼻腔而进入脑部感染的死亡率高达九成)。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仅由一
  • 独立承揽人一个独立合同人是一个通过一个固定的合同向第三方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自然人或企业 ,与雇员不同,独立合同人并不有规律地为雇主工作,但会依照代理法在必要的时候为合同方工作。通
  • 三B大力神三B是自大力神二号洲际弹道导弹及大力神三号运载火箭改良后之火箭总称,加上Agena上面级加以改良,由四枚分散的火箭组成,大力神23B用大力神二号为基础,加上Agena上面级;而大
  • INSEE编码INSEE编码是由法国的国家统计机构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法语: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缩写为INSEE)制定的一种编码,与统计数据有
  • 季节性抑郁障碍季节性抑郁症(英文: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或SAD,以下简称SAD)也叫做“冬季忧郁症”(英语:Winter depression),是一种感情的,或者情绪的失调。大多数的SAD患者在一年的大部分时
  • 杜伊斯堡杜伊斯堡(德语:Duisburg,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
  • 库贾氏症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英语:Creutzfeldt-Jakob disease,简称CJD),或称克-雅氏症、克-雅氏病、克雅二氏症、克雅二氏病、库雅氏症、库贾氏症、克雅氏症、克雅氏病,是一种发生在
  • 爆炸罪爆炸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一种犯罪,它指故意使用爆炸的方法,杀死、杀伤不特定多人、毁坏重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八大罪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尸碱尸胺 (cadaverine),又称1,5-戊二胺(1,5-pentanediamine)、1,5-二氨基戊烷(pentamethylenediamine)、五亚甲基二胺或尸毒素,分子式为NH2(CH2)5NH2,是一种在动物身体组织腐烂时由蛋白
  •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阿尔扎赫共和国(亚美尼亚语:Արցախի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ուն,Arts'akhi Hanrapetut'yun),又名“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Լեռնային Ղարաբաղի Հ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