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图来信

✍ dations ◷ 2025-05-20 13:43:29 #美国启蒙运动,政治文学

加图来信(英语:Cato's Letters),是由英国作家约翰·特伦查德(英语:John Trenchard (writer))和托马斯·戈登(英语:Thomas Gordon (writer))所写文集,该文集最初以加图(公元前85-46)为笔名于1720年到1723年出版。加图是朱利叶斯·凯撒的死敌,一位著名的共和主义原则“先祖习俗(英语:mos maiorum)”(mos maiorum)的捍卫者。

英国共和主义传统中,《加图来信》被视作一部开创性著作。书中的144篇书信最初刊载于《伦敦日报》,稍后刊载于《英国日报》,谴责英国政治体系中的腐败和德性缺失,并警告反抗暴政。

这些文章结集,并以《自由、公民和宗教论文集》为名而出版。 到1755年本书再版六次,足以证明其影响力。

一代人后,他们的观点极大地影响到美国革命的理念;据彼得·卡斯滕的著作《英美爱国主义英雄》,《加图来信》是美国国父们书架上最常见的书目。

加图亦被牧师威廉·史密斯用作笔名,他是在费城最有影响力的传教士,在1776年4月《宾夕法尼亚公报(英语:Pennsylvania Gazette)》上,他以此笔名发表了一些列反对美国独立的文章。

稍后在1787到1788年,有人以加图为笔名,在《纽约日报》上发表一些列文章,反对詹姆斯·麦迪逊的观点,并敦促大家不要批准美国宪法。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些文章是乔治·克林顿所写,但其作者身份并未得到明确证实。这些书信同特伦查德和戈登的《加图来信》无任何关系。

这些书信都是从波士顿寄往萨凡纳。著名历史学家克林顿·罗西特谈到,“任何人只要稍费一点时间阅读下报纸、图书馆借阅记录和北美殖民地时期小册子便会意识到,在殖民地时期是《加图来信》而非约翰·洛克的《政府论》两篇,是最流行、最常被引用、最受敬重的政治思想来源”。

一家位于华盛顿的智库,加图研究所,由爱德华·H·奎恩(英语:Edward H. Crane)出资筹建,其名字便得自于《加图来信》。

相关

  • 项城市项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周口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全市面积1083平方公里,总人口121(2011年)万人,共辖有466个行政村。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居黄河冲积平原南部,淮河主要支
  • 第六大道第六大道(Sixth Avenue)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主要南北向干道之一,其东侧是第五大道,西侧是第七大道,纽约地铁第六大道线(、、、 )与纽新航港局过哈德逊河捷运亦通过此路底下。第六
  • 锯木厂锯木厂是将树木切割为木材的设施。锯木厂在人类文明中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可追溯的最早的一座锯木厂,建于公元3世纪下半叶的小亚细亚希拉波利斯。该希拉波利斯锯木厂(英语:Hie
  • 本质安全设计本质安全设计是指机械设计时透过人因工程学的考量,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设备潜在危险的设计方式。也就是利用设计等方式使机械设备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设备发生
  • 吴荫培吴荫培(1851年2月26日-1930年12月30日),字树百,号颖芝、云庵、平江遗民,江苏吴县(今属苏州市)人。清末官员。吴荫培生于咸丰元年(1851年2月26日)正月廿六日。天资颖异,18岁补博士弟子员
  • 霍纳尔·布莱克曼霍纳尔·布莱克曼(英语:Honor Blackman,1925年8月22日-2020年4月5日),英国女演员。她于1940年代末期开始登上舞台。代表作有《复仇者》(1962–1964)、《金手指》(1964)、《沙拉克(英语:S
  • 宋哲宗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为宋神宗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原名佣,曾封为延安郡王。生于熙宁九年十二月七日(10
  • 勋章菊属勋章菊属(学名:)是菊科的一属,原产于南非,耐旱性很强,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园艺观赏植物和地面植被。勋章菊属在南非、斯威士兰、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和安哥拉均有生长。此外,此类植物也
  • FontconfigFontconfig是字体相关的计算机程序库,用于配置、定制全系统的字体,或将字体提供给应用程序使用。此库最初是由Keith Packard开发维护的,现由贝赫达德·埃斯法赫博德(英语:Behdad
  • 达文波特碑达文波特碑是三块在艾奥瓦达文波特附近的土丘被找到的碑。前两块是在1877年1月10日被当地的神职人员雅各布·加斯教士发现的。当时加斯在库克农场那里进行紧急挖掘(因为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