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赶宫

✍ dations ◷ 2025-09-12 23:29:11 #总赶宫
总赶宫位于台南市中西区,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为三级古迹。该庙主祀之神为军舰守护神倪总管(又称倪圣公),倪总管名不详,有人说名叫倪圣分,是开漳圣王陈元光麾下的四大将军之一,全台只有本庙主祀此神。该庙原名“圣公庙”或“圣公宫”,于乾隆年间改称“总管宫”,后来到了道光年间讹传成“总赶宫”,在立了“重兴总赶宫碑记”后此名延用至今。该庙2000年代时的整修为台南市第一个由政府补助辅导私有古迹自办修复的案例。该庙于明郑王朝郑经时期,由明郑水师诸镇合建,当时该庙位于台江内海的海滨上,而每当中秋时节郑军水手们会聚集于此庙进行中秋博饼的活动。该庙此项活动一度中断,但近年来已恢复举行。入清之后,该庙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由台湾道道台杨廷理捐款整修,于嘉庆元年(1796年)完工,此后当地居民便在庙中供奉杨廷理的禄位。后来到了道光十五年(1835年),绅商周清老与海澄县儒学黄化鲤等人重修此庙,事后立碑及增加供奉的长生禄位,即今该庙尚存的“重兴总赶宫碑记”与“黄化鲤长生禄位”。进入台湾日治时期后,该庙在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与大正元年(1912年)整修过,而当原本位于大南门内开漳圣王庙((兴南宫)因要兴建台南第二寻常高等小学校校舍而被拆毁后,其神像便被移到此庙供奉。民国八十几年间,开漳圣王由原兴南宫管理人员后代子孙请回后,至今下落不明。二次大战结束后,台湾进入民国时期,该庙在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由张江霖等人进行整修,民国五十五年(1966年)时再修,而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时该庙右厢重建成了华北宫殿式的观音厅。近年该庙进行整修,已于2010年11月13日完工举行入火安座仪式。2018年启建庆成三朝谢恩祈安建醮大典。总赶宫主要部分由三川殿和正殿组成,其门神和正殿墙上的彩绘为名师陈寿彝之作。正殿中央为倪圣公神像,两侧则为福德正神与注生娘娘,配祀开漳圣王,此外还供奉有杨廷理与黄化鲤的长生禄位。四安境顶太子沙淘宫、八吉境下太子昆沙宫、六兴境开山宫、八吉境檨仔林朝兴宫马兵营保和宫、开基五瘟宫、八吉境重庆寺、大寮玄良亭、四安境下大道良皇宫、六合境马公庙、南厂水门宫、八吉境五帝庙、总赶宫境顶太子中双会重兴总赶宫碑记黄化鲤长生禄位杨廷理长生禄位

相关

  • 甘油醛甘油醛(glyceraldehyde (glyceral))是一个丙糖,化学式为C3H6O3,是最简单的醛糖。它是有甜味的无色晶体,作为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同时也在D-/L-标记中作为标准物。甘油醛与二羟基丙
  • 陈司成陈司成,字韶九,明代浙江海宁人。医学家。陈司成出身医道世家,八代业医,精外科。对于梅毒有深入了解,首创砷剂治疗梅毒。崇祯五年(1632年)撰有《霉疮秘录》一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梅毒
  • 花色素花青素(英语:anthocyanidin)或称花色素,化学式为C15H11O6,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存在于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其与糖类物质以糖苷键结合之后即为花色苷,与花的颜色、叶变红等有关,是
  • 地台地台,又称为陆台(Platform),是大陆地壳的构造单元,是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直径可达数百至数千千米,是由地槽旋回转化形成的,基本由两层结构组成,下层为褶皱基底,由强烈褶皱和广泛变质
  • 猪苓汤猪苓汤,出自《伤寒杂病论》。
  • 未来学家未来学家是指推测未来的人。未来学是一项难度很高的研究,因为我们很难集中研究一项尚未发生的事件。不过,这些对未来的推测,并不是好像占星一样的虚无缥缈,而是以历史及文化的发
  • 自伤自我伤害(英语:Self-harm),又称自残(self-injury),是指有意且直接地伤害身体组织的行为,当事人一般没有自杀的意图。较近期的文献多会使用以上两者去取代较不中立的“自残”,特别是《
  • 老詹姆斯·罗斯福老詹姆斯·罗斯福(James Roosevelt, Sr.,1828年7月16日-1900年12月8日),美国商人,曾任特拉华和哈得孙铁路副总裁和南方铁路安全公司总裁。老詹姆斯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
  • 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哈布斯堡-洛林皇朝(Haus Habsburg-Lothringen)是统治奥地利大公国,匈牙利,波希米亚和意大利部分公国和1804年至1918年间统治奥地利帝国和后期奥匈帝国的家族。他的前身是奥地利
  • 赫尔斯拉塞尔·赫尔斯(英语:Russell Hulse,1950年11月28日-),美国物理学家。他和约瑟夫·泰勒共同发现史上第一个位于双星系统脉冲星PSR B1913+16,并通过对其深入研究首次发现引力波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