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宫

✍ dations ◷ 2025-04-12 03:19:53 #柏林建筑物,柏林历史,东德,德国已毁地标,德国展览馆,2008年拆除的建筑物,人民议会

共和国宫(德语:Palast der Republik)是德国首都柏林一座已拆除的建筑,座落于施普雷河河畔宫廷广场与露斯特花园(Lustgarten)(两者于1951年至1994年构成马克思-恩格斯广场)中间。它曾为东德人民议会所在地,但也有两座大礼堂、美术馆、餐厅、电影院,与保龄球馆。

共和国宫在1973年至1976年期间以当时东德流行的风格设计建造,建筑物最为瞩目的特色是特大面积的黄褐色反射玻璃幕墙,盛大的开幕典礼在1976年4月23日举行,并于4月25日对外开放。共和国宫的原址为始建于普鲁士时期的柏林城市宫,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破坏,并在战后的1950年被东德当局以“代表普鲁士式的帝国主义”为理由而拆卸。

自落成以来,共和国宫有时也被东德民众昵称为“共和国舱”(德语:Ballast der Republik)、“埃里希的灯泡店”(德语:Erichs Lampenladen,源自时任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埃里希·昂纳克以及共和国宫大厅内悬吊多达1001盏的灯泡)或“普鲁索宫殿”(德语:Palazzo Prozzo)。

1990年10月德国统一前夕,共和国宫被发现有石棉污染,因而在1990年9月人民议会通过法令封闭共和国宫。2003年,所有的石棉与内外装潢都已清除完毕,并允许安全拆除。

2003年11月德国联邦议会决议拆除共和国宫,并将原址改为公园直到重建柏林城市宫的资金有所着落。2006年2月6日拆除工作正式开始,按计划整个拆卸过程最少需时15个月并花费1200万欧元。共和国宫的拆卸比修缮其他德国旧建筑所耗用的时间更长,由于更多各式各样的残余石棉在拆除过程中被发现,基于安全起见,所有被发现的残余石棉都必须一一彻底清除干净,这导致拆卸工程严重滞后,最后延至2008年底才完成。

大约35,000吨曾用来建造共和国宫的钢材则被出售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作为目前世界第一高楼哈里发塔的部分建筑材料。

在共和国宫举办的比较有名的活动包括德国统一社会党历届代表大会,以及1989年10月的东德40周年国庆,当时的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也参与其中。1983年2月,林悟道曾在《前往潘科的特别列车》讽刺东德当局拒绝他前往东德共和国宫演出。1983年10月,西德摇滚歌手林悟道被最终允许于共和国宫参加“摇滚为和平”音乐会,但他并未演唱这首歌曲。迪纳摩体育协会的派对也曾常于共和国宫举行。

无装潢的共和国宫曾于2003年中开放参观,在拆除进行前也有不少团体进入举办暂时的文化活动。2004年初起,共和国宫举办不少活动,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展览,著名的柏林乐团Einstürzende Neubauten(英语:Einstürzende Neubauten)也曾于共和国宫举办特别演唱会。

1977年的共和国宫,柏林电视塔在其后方

议会内貌

共和国宫内的餐厅

保龄球场

2003年,在装潢与石棉清除后的共和国宫内部

反射在共和国宫咖啡色玻璃幕墙上的柏林大教堂倒影。

相关

  • 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于自我特性的表现,以及与某一群体之间所共有观念(国籍或者文化)的表现。身份认同的类型大致可分为:拒绝、漂流、搜寻、保卫和坚定
  • A+E电视网A+E电视网(英语:A+E Networks,全称A&E Television Networks,曾缩写为AETN)是一家通过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实现在美国及海外地区联播的电视网。“A&E”是艺术(Arts)与娱乐(Entertainme
  • 二磷酸鸟苷二磷酸鸟苷(Guanosine diphosphate,缩写GDP),也称鸟苷二磷酸,是一种核苷酸,组成物是焦磷酸基团、五碳糖、以及碱基鸟嘌呤。GDP是三磷酸鸟苷(GTP)经过去磷酸化之后的产物,催化此作用的
  • 威卡教威卡教(英语:Wicca)是一种在英国和美国盛行的、新兴的、多神论的、以巫术为基础的宗教。威卡教的信徒自称自己的宗教为“老宗教”(这个称呼可以追溯到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或者
  • 拓跋拓跋氏,又作拓拔、托跋、秃发,古代鲜卑氏族之一,为拓跋部的族长,拓跋部单于的家系多属于此氏族。拓跋部建立了包括北魏在内的许多拓跋国家。在北魏时,采取汉化政策,改姓元,唐朝之后
  • 本草拾遗本草拾遗,又名陈藏器本草。唐代药物学家陈藏器著,凡十卷。陈藏器于盛唐开元年间曾任陕西京兆府三原县尉,他素好医道,专心攻研药学,喜读《本草》之书。陈藏器以为《神农本草经》遗
  • 余茂春余茂春(Maochun Miles Yu 1962年-)美国海军学院东亚和军事史教授。1962年生于中国重庆,198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斯沃斯莫尔学院硕士,199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博士。。
  • 婆罗摩笈多婆罗摩笈多(梵语:ब्रह्मगुप्त,IAST: Brahmagupta,598年-668年),是一位印度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出生于印度拉贾斯坦邦宾马尔,一生可能大多数时间都在生地度过。当时上述地区
  • 叶步司叶步司(Bishop Conrad Abels, C.I.C.M.1856年1月31日-1942年),在华荷兰天主教传教士,东蒙古代牧区第2任主教。1856年1月31日,叶步司出生于荷兰,洗名公辣德。1879年3月29日,23岁的叶
  • 加藤阳子加藤阳子(1960年10月-)是一名日本历史学家,东京大学教授,专攻日本近现代史。出身于埼玉县大宫市,大学院期间曾经被伊藤隆指导,并且经常和福田和也举办对谈的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