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角守宫

✍ dations ◷ 2025-08-27 02:36:42 #IUCN易危物种,壁虎科

睫角守宫(学名:),为新喀里多尼亚南部的原生种。1866年,在新发现的新喀里多尼岛上,法国动物学家Alphone Guichenot发现了睫角守宫。这个物种曾被认为已经灭绝,直到1994年才被再度发现。与数个多趾虎属的物种一样,它被国际野生动植物贸易协会认为是保护阶段的物种。如今这个物种在宠物市场上相当受到欢迎。

1866由法国动物学家Alphone Guichenot 在《瑟堡自然科学学会回忆录》上发表了〈壁虎科的一个新物种〉这篇论文,这是第一次有文章提及了这个物种并称之为 。它后来被更名为 。最近的系统分析表明, 和  与其他大型壁虎的亲缘关系并不接近,因此,这两个物种已被转移回到属。

睫角守宫的种名 ciliatus 是一种拉丁语,源自于 cilia,意为“边缘”或“睫毛”, 这是由于此物种在眼睛周围皮肤的突起构造类看似睫毛因而命名。

睫角守宫的脚趾和尾端由刚毛覆盖,而刚毛由数以百计的匙突状纤毛组成,壁虎之所以能攀缘多是由于这个构造利用了微弱的凡德瓦力。有半抓握能力的尾巴则可协助攀爬,在受到掠食者威胁时它们的尾巴可能会脱落,然与某些壁虎不同,它们的尾巴并不会再次长出,而这并不影响个体的健康状态,事实上,大多数成体在野外是没有尾巴的。睫角守宫的个体颜色有数种变化,主要是由灰、棕、红、橙、和黄色组成的色调。 野生的睫角守宫只有无纹、白流苏、虎纹三种不同的颜色表型,然而人为育种已经培育出更多种不同的表型。

睫角守宫没有眼睑,它的眼睛由透明薄膜覆盖,借此保持湿润,并使用自己的舌头来舔拭眼睛上的灰尘。 睫角守宫拥有蹼状的四肢和脚趾。它们是一种树栖型、夜行性的守宫,擅于跳跃,居住于新喀里多尼亚热带雨林的冠层之中;在日间则蛰伏在较高的树枝上。

相关

  • 牙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九十二个(四划的则为第三十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牙部归于四划部首。牙部通常是从下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增强子增强子(英语:enhancer)又可译为强化子,是DNA上一小段可与蛋白质(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结合的区域,与蛋白质结合之后,基因的转录作用将会加强。增强子可能位于基因上游,也
  • 徐冠仁徐冠仁(1914年3月7日-2004年2月18日),江苏南通人,核农学家。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50年取得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他创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并担任该所研究
  • 礼亲王和硕礼亲王(满语:ᡥᠣᡧᠣᡳᡩᠣᡵᠣᠩᡤᠣ ᠴᡳᠨ ᠸᠠᠩ,穆麟德:Hošoi doronggo cin wang,太清:Hoxoi doronggo qin wang;“礼”音译“多隆乌”,意为“有礼的、端庄的”),清朝世袭
  • 加拿大国家公园加拿大国家公园 Canadian National Parks 位于班夫国家公园的Mount Chephren与Waterfowl Lake 绿色为加拿大国家公园的分布位置坐标:51°29′48.65″N 115°55′41.00″W / 5
  • 打字打字(英语:typing)是按下打字机、电脑键盘或手机上的按键来输入文本的过程,其中文本可以是字母、数字或符号等。早期人类发明打字机开始逐渐演变为电脑键盘,之后能够在手持设备上
  • 生物土壤结皮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 是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土壤表面的生物群落。生物土壤结皮遍布世界各地,依地形、土质、气候、植群、微生境、扰动(英语:disturbance regimes)
  • 松涛园松涛园(朝鲜语:송도원)是朝鲜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江原道,元山市西北部约3㎞处。总面积4.96㎢。它得名于所在地茂密的松林和优雅的波涛。自1960年代以
  • 长须鲸长须鲸(学名:)又称脊鳍鲸、真须鲸、剃刀鲸、鲱鲸或鳍鲸,是须鲸亚目中的一种水生哺乳动物。它们是全球第二大的鲸,也是现存第二大的动物,仅次于蓝鲸。长须鲸的身躯长而苗条,全身大多
  • 新华西路街道 (成都市)新华西路街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2019年12月,青羊区调整部分街道行政区划。撤销新华西路街道,将原新华西路街道和原太升路街道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