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恩-彼得森槽

✍ dations ◷ 2025-11-06 23:22:05 #太空等离子,天体物理学,物理宇宙学

耿恩-彼得森槽(英语:Gunn-Peterson trough)是类星体的光谱在天体光谱中的一个特征,它是由星系际物质 (IGM)的中性氢造成的。槽的特征是受到来自类星体波长小于莱曼α的电磁发射在红移压抑的发射线。詹姆斯·冈恩和布鲁斯·彼德森在1965年就预测了这种效应。

在预测之后的30年,还没有发现远到足以展现耿恩-彼得森槽的天体。直到2001年,罗伯特·贝克尔使用史隆数位巡天的资料发现一个红移值 ( z ) = 6.28 {\displaystyle (z)=6.28} I的类星体,才终于发现耿恩-彼得森槽。这篇论文还包括红移为 z = 5.82 {\displaystyle z=5.82} z = 5.99 {\displaystyle z=5.99} 的类星体,和转换到蓝色一侧的莱曼α线,以及许多通量中明显的峰值。然而,红移量为 z = 6.28 {\displaystyle z=6.28} 的类星体,在超越莱曼α线限制的通量为0,也就是说中性氢在IGM的分数必须已经大于10−3。

在红移 z = 6.28 {\displaystyle z=6.28} 的类星体发现了槽,和在红移低于 z = 6 {\displaystyle z=6} 的类星体中检测不到槽的存在,对宇宙中的氢曾经从中性氢转换成电离氢提出了强且有力的证据。在复合后,宇宙成为中性的,直到在宇宙中的第一个天体发出光和能量,将周围的IGM 再电离。然而,光子对中性氢的散射截面积在接近莱曼α限制的能量是很高的,甚至有一小部分的中性氢会因为IGM的光深度太高而造成发射线的观测受到抑制。尽管中性氢和电离氢的比例并不是特别的高,通过观测到低流量的莱曼α限制,显示宇宙是在再电离的最后阶段。

从WMAP太空船在2003年第一次释放出来的资料,贝克测量再电离结束在 z {\displaystyle z} 6 {\displaystyle 6} ,似乎与WMAP测量到的电子密度估计值有所冲突。然而,WMAP在2006年发布的第三批资料,与再电离的极限和耿恩-彼得森槽之间的关连似乎有了更好的协调。

相关

  • 吸血蝠吸血蝠亚科(英文:Vampire bat)是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翼手目叶口蝠科的亚科,含有吸血蝠、毛腿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三个种,都原产于美洲。亚科名“Desmodontinae”出自古希腊文词“
  • 菲利普·肖瓦特·亨奇菲利普·肖瓦特·亨奇(英语:Philip Showalter Hench,1896年2月28日-1965年3月30日),美国医生,1920年获得匹兹堡大学医学博士。由于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他与爱德华
  •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德语:Georg Friedrich Händel,1685年2月23日-1759年4月14日),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创作作品类型有歌剧、神剧、颂歌及管风琴协奏曲,著名作品为《弥赛亚
  • 极性键在化学中,极性(polarity),是指一个共价键或一个共价分子中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如果电荷分布得不均匀,则称该键或分子为极性;如果均匀,则称为非极性。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如溶解性、
  • 西门子通信诺基亚网络(Nokia Networks),旧名诺基亚西门子通信(Nokia Siemens Networks),是一个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原本由西门子公司的通讯集团(Siemens COM,不包括企业业务Enterprise单位)与诺
  • 中将中将是许多国家军队中的职衔,介于少将和上将之间。这个职衔的来源可追溯至中世纪中,在战场上接受上将的命令,再传达下去的那个人。中文里的中将一词是来自于日本军制,日本军制中
  • 刘伯温传说刘基像,顾见龙绘道家系列条目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27日),字伯温,浙江省青田县(今文成县)人,祖籍陕西保安(志丹),南宋抗金将领刘光世的后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
  • 罗马的建立罗马的建立曾有考古学方面的研究,但更多资料的是建立在神话传说故事。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罗慕路斯与雷穆斯,他们由一头母狼喂大。另根据研究, 另有一种说法称,罗马是由特洛伊战
  • 王观洲王观洲(1908年9月27日-1970年2月1日),字子仲,福建省闽侯县人,父王坤丰制伞为生。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并赴法国炮兵、高射炮、兵工等院校研读六年,为当时国民政府之炮兵菁英。曾
  • 维多利亚·伍德哈尔维多利亚·克拉夫林·伍德哈尔,后来更名为 维多利亚·伍德霍尔·马丁(1838年9月23日-1927年6月9日),是一位美国妇女选举权运动领袖。她曾参与1872年的美国总统竞选。虽然许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