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孔多塞侯爵
✍ dations ◷ 2025-11-20 21:01:13 #孔多塞侯爵
马利·让·安托万·尼古拉·德·卡里塔,孔多塞侯爵(法语:Marie Jean Antoine Nicolas de Caritat, marquis de Condorcet,1743年9月17日-1794年3月28日)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数学家和哲学家。1782年当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孔多塞成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重要奠基人,起草了吉伦特宪法。他也是法国革命领导人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公开主张女性应该拥有与男子相同的财产权、投票权、工作权以及接受公共教育权的人之一。1793年7月,执政的雅各宾派以“反对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的密谋者”为罪名追捕孔多塞。他在9个月后被捕,随即死于狱中。在9个月朝不保夕的逃亡生涯中,孔多塞完成了自己的思想绝唱,即《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他所表述的进步史观,不仅成为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遗产,并对后来的思想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恩格斯将其与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并列,成为“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孔多塞胜利者:当存在很多选项时,假设选项A在与任何其它选项的两两比较中都能胜出,那A称为孔多塞胜利者。是否能选出这一胜利者是决定一个选择或投票系统好坏的重要参数。很多常用的优秀投票系统都不符合这一条件,参见下面的孔多塞悖论。孔多塞悖论:当多于二人时,团体的选择有可能导致传递性的丧失。
假设有三个人甲乙丙,三个选择,每个人倾向如下:
甲:A>B>C
乙:B>C>A
丙:C>A>B
对每一对选项投票:
A或B:A胜出
B或C:B胜出
C或A:C胜出
可见,对与多与两个人的团体,进行选举时,可能出现无法选择的情形,称为孔多塞悖论。孔多塞于1791年末被选为巴黎立法议会秘书,此后当选议长。其在议会中倾向于吉伦特派,反对雅各宾派。随后入选宪法起草委员会,负责起草宪法。雅各宾派执政后,他公开反对新宪法,发表对新宪法的反对意见,呼吁议会不要批准新宪法。1793年7月,罗伯斯比尔对他与大批吉伦特派人士发出逮捕令,孔多塞被迫流亡到巴黎维尔内夫人的住所,写下了法国启蒙运动的标志性遗产《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提出如何预测、指导和加速人类历史的进步。1794年,主要著作完成后,为了不连累庇护人,孔多塞毅然离开维尔内夫人住所,并遭逮捕。于1794年3月28日死于巴黎枫丹白露狱中,终年51岁。孔多塞1793年所著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是阐述进步观的著作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书中将启蒙运动的焦点摆在进步观上头。他主张随着人类对于自然与社会科学的认识加深,世界上便有有更多个人自由、物质充足以及同理心。他有三大主张:过去的往事在人类进化的观点下观察会表现为某种潜在秩序或规则,表明人类的“现况,以及过去的种种情况,皆是人类伦理的必要组成分子”;社会科学的进步必然伴随着伦理与政治科学的进步“在政治革命下仍是肯定、牢固的”;社会上的恶事乃是无知与错误造成的,而非人性不可避免的发展。孔多赛的著作对于法国启蒙运动影响甚大,特别是进步观的部分。在他之前没有人会认为人类能够完全理解自然世界。孔多赛相信透过感官以及与他人的沟通,知识能够被相互比较和修正,进而分析人类的信仰系统以及认知系统。孔多赛的著作中拒绝相信上帝或宗教能够干涉人间事物。反之,他时常论述,人性在亚里斯多德等哲学家的协助下是能够不断进步的。透过知识的分享与累积,他相信任何人都可能理解任何自然界的已知事实。对于自然世界的启蒙相应地刺激了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启蒙运动。孔多赛相信人类的完美没有确切的尽头,因此人类的进步将会持续不断。他预言人类会逐渐地向乌托邦世界迈进。然而,他同时强调人类唯有摒弃种族、宗教、文化及性别差异,才有可能共同前进。以孔多赛的共和主义而言,一个国家需要被启蒙的公民,国家的民主也需要透过教育方能真正落实到大众。民主意味着自由公民,亦即无知为奴役的根源。公民必须拥有必要的知识方能行使自身的自由并且理解保护他们快乐的权利和法律。虽然教育无法消除先天条件的不平等,但所有公民包括女性都有免费接受教育的权利。孔多赛反对根据革命激情来教育大众的方法,他坚持革命不是经常性的事情,而且革命时期机构的目标不是延续革命,而是要建立起政治常规与体制确保未来的进步能够不依赖革命来推动。在民主城市中不需要包围巴士底狱。公民教育会形塑自由且有责任的公民,而非革命份子。
相关
- 系膜细胞肾小球内系膜细胞(Intra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是位于肾的肾小体内间的肾小球微血管的特别周皮细胞(pericyte/周细胞)。系膜细胞是单核细胞或平滑肌的来源,典型地覆盖30%的
- 洁食符合犹太教教规的食物(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
- 郭子章郭子章(1543年1月29日-1618年8月7日),字相奎,号青螺,别号蠙衣生,江西泰和人,明朝重臣,文武兼资,集政治家、军事家、史学家、地名学家、文学家、医学家等于一身。郭子章出生于泰和县三
- 马尔萨斯增长模式马尔萨斯的增长模式(英文:Malthusian growth model),有时也称“简单的指数增长模型”,本质上是指数增长基础上以恒定的速率。
- 水獭水獭是一类水栖、肉食性的哺乳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中属于亚科级别,称为水獭亚科(Lutrinae),现存七个属及十三个物种。水獭亚科动物分布于全球各地。红树林的水獭生长在欧亚大陆,美洲
- 同位素标记同位素标记是一项用于追踪同位素在某个化学反应、代谢通路、或细胞定位中的路径和去向的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把特定的反应物分子中的某个原子替换为其同位素来进行“标记”,再
- HfOsub2/sub二氧化铪(化学式:HfO2)是最常见的铪化合物之一。白色或灰色粉末。不溶于水、盐酸和硝酸和其他一般无机酸,在氢氟酸中缓慢溶解生成氟铪酸盐。与热浓硫酸或硫酸氢盐作用生成硫酸铪
- Assub2/subOsub5/sub五氧化二砷为砷(+5)的氧化物,化学式As2O5。与三氧化二砷等其他砷化合物同样具有较高毒性。通常为带玻璃光泽的白色固体。用于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木材防腐剂、金属粘合
- 机翼机翼是为固定翼航空器(包括飞机和滑翔机)提供升力的主要部件,模仿鸟类的翅膀,维持其在空中的稳定飞行以及提供必要的操纵力。机翼上通常安装有固定翼航空器的主操纵面-副翼,以及辅
- 巴比教巴比教,也叫巴布派、巴比运动(波斯语: بابی ها Bábí há),是1844-1852年在波斯兴起的一场宗教运动,后传播到奥斯曼帝国,尤其是塞浦路斯。创立者设拉子人赛义德·阿里·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