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颈龙亚目(Plesiosauroidea)是一群肉食性水生爬行动物,大部分是海生。它们的化石被发现后,在某种程度上被幻想为 “一个穿过龟壳的蛇”,但其实它们没有壳。蛇颈龙亚目同时包含长颈(薄板龙科)与短颈(双臼椎龙科)。蛇颈龙类的种类很多,但并非全部如薄板龙般巨大。蛇颈龙类首次出现于三叠纪晚期,并且在侏罗纪特别繁盛,到白垩纪种类虽然稍有下降但依然数量众多,直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和非鸟恐龙、翼龙、沧龙一同灭绝。虽然它们与恐龙同为中生代爬行动物,它们并非恐龙。蛇颈龙亚目的属名在希腊文里,意为接近,意为蜥蜴。
第一个蛇颈龙类遗骸在1800年代,由玛丽·安宁(Mary Anning)在英国发现,同时也是第一批有科学叙述的脊椎动物化石。已发现许多化石,有些呈非常完整的状态,近年来有许多新发现的化石。在2002年,英国的森麻实郡海岸,一位渔夫发现了到目前为止保存最良好的化石之一,目前正在陶顿的博物馆展出中。同样在2002年,在英国约克郡Filey镇的悬崖,一位业余古生物学家也发现了完整的骨骸,但较前者不完整,目前在约克夏史卡保罗夫的博物馆展出中。
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有蛇颈龙类的标本。最著名的在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海生爬行动物区展示中。在这里可以找到许多历史上有名的标本,包括Stukely在1719年于诺定咸郡发现的部分骨骸,这是史上最早的海生爬行动物发现纪录。其他包括19世纪初期从Thomas Hawkins购买的化石标本。
典型的蛇颈龙类有宽广的身体与短尾巴。它们祖先的四肢,在蛇颈龙类身上演化为大型鳍状肢。蛇颈龙类从早期的相似物种演化而来,例如皮氏吐龙、早期的长颈上龙类。蛇颈龙亚目包含许多科,它们保有相同的外表,而已不同的特征作为区别。它们包括:蛇颈龙科,没有特别的特征,只存活于早侏罗纪;浅隐龙科,拥有中等长度颈部与稍微矮胖的体型;薄板龙科,拥有非常长、不可弯曲的颈部与小型头部;白垩龙科,这是一群研究不多的小型物种,存活于白垩纪。根据传统的分类,所有的蛇颈龙亚目都有小型头部与长颈部;但在最近的分类里,生存于白垩纪的短颈、大型头双臼椎龙科,从上龙亚目改列为蛇颈龙亚目。蛇颈龙类的体型变化很大,的身长估计为3米,而毛伊龙的身长超过20米。
除了双臼椎龙科以外的蛇颈龙亚目动物,与它们的上龙类近亲不同,可能游泳相当慢。它们可能在水面下缓慢巡游,并利用它们长而可弯曲的颈部,移动头部以捕抓鱼类与头足类。它们独特的四个鳍状肢带给它们优秀的机动性,所以它们能快速地旋转它们的身体以捕抓猎物。
在许多蛇颈龙类重建模型显示,蛇颈龙类将它们的头部与颈部高举过海面,像天鹅的颈部一样弯曲,但这是不可能的。就算它们能将颈部高举并且弯曲,重心会将它们的身体往前倾斜,并将它们的重颈部沉浸在水里。
蛇颈龙类在儿童与神秘动物学方面非常普及,出现在许多的儿童书籍与几部电影里,并在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的小说《地心游记》(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里与一只鱼龙类一起出现。然而,在凡尔纳的小说里,蛇颈龙类比它实际体型还大,并有类似乌龟的壳。在1899年的奇特短篇小说《The Monster of Lake LaMetrie》里,一个男子的大脑被装入一个蛇颈龙类的身体里。
它们也出现在关于湖中怪兽的电影,例如1995年的《水怪传奇》(Magic in the Water),或是关于尼斯湖水怪的电影,例如1996年的《尼斯水怪》(Loch Ness)。也出现在1977年日本一部由大白鲨启发的电影《Legend of the Dinosaurs》。
在1933年的旧版《金刚》(King Kong)里,当一群人划者木筏到去拯救菲伊·雷(Fay Wray)时,一个有长颈部与锐利牙齿的动物打翻了他们的木筏,但这动物并不是蛇颈龙类。尽管它们看起来像是著名照片里的尼斯湖水怪,但它们应为蜥脚类,例如雷龙(现在的迷惑龙)。稍晚,金刚在一个洞穴里与一只有四个鳍状肢的动物打斗,这个外表类似蛇颈龙类的动物,动作却有类似巨蛇。该动物后来被谣传是长颈龙,一种长颈的史前爬行动物,在海洋中游泳并以鱼类为食,类似蛇颈龙类。
在史提夫·艾尔顿的小说《深海侏罗纪》(The Trench)的高潮戏里,一只巨齿鲨与数个深海爬虫类缠斗,这些深海爬行类外表类似上龙类的克柔龙。
湖怪或海怪的目击事件有时被神秘动物学家解释为蛇颈龙,例如尼斯湖水怪。然而自从6500万年前灭绝至今,有少数未被发现的蛇颈龙类种群幸存的可能性似乎不大。但真实存在且年代更为久远的“活化石”(如腔棘鱼)以及从前未知且体形巨大的深海动物(如大王乌贼)的发现激起了蛇颈龙类是否存在的无限遐想。
在1997年,日本捕鱼船瑞洋丸在纽西兰发现了一个呈现出貌似拥有长脖子和头的有鳍动物的残骸,在日本引发了蛇颈龙类热潮。日本一流海洋科学家的成员重新审视了此次发现。日本国家科学博物馆的Yoshinori Imaizumi教授说:“它不是鱼也不是鲸或其他的哺乳动物。”但是,目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它是一具腐烂了的姥鲨的尸骸。残骸的“长脖子”则被归因于腐食性动物残食后所暴露的修长下颌骨产生的错觉。
the Cretaceous plesiosaur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Geological Science 46, 96 pp.
See also Mike Everhart's "Marine Reptile References" and scans of "Early papers on North American plesiosaurs" on the Oceans of Kansas Paleontology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