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足亚门

✍ dations ◷ 2025-05-17 01:35:04 #多足亚门
多足亚门(或称多足类、多足纲,学名Myriapoda,来自古希腊语μυριάς一万和 πούς脚、腿),是节肢动物门下的一类,包含了马陆及蜈蚣等。多足类有超过13000个物种,都是陆地动物。虽然学名Myriapoda的词源是一万条腿,但实际上多足类最多只有约750条腿(Illacme plenipes),少至10只以下。它们有一对触角及单眼。多足类大多栖息在湿润的森林中,以腐败的植物为主食,在分解植物的遗体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仍有少部分多足类栖息在草原、半干旱地区或甚至是沙漠之中。大部分多足类生物都是草食性的,只有少数的唇足纲是夜行性的掠食者。少足纲及综合纲都是相当微小的生物,主要生活在土壤中。倍足纲与其他多足类不同,身体分节,每一节上都有两对脚;其他多足类生物,每一节只有一对脚。虽然普遍认为,多足类对人类没有危害,但许多多足类生物会分泌有毒的物质(一般包含醌),并在皮肤上造成短暂的水泡及变色。虽然多足类的外壳薄且脆弱,不利于形成化石,但仍有相当多的化石证据,显示多足类是一类很古老的生物。出现在寒武纪的单肢动物化石,具有类似多足生物的型态;而已确认最早的多足类化石,则出土于志留纪晚期的地层。最早的蜈蚣化石出土于泥盆纪地层,显示多足类的型态在泥盆纪之前,已经开始出现变化。若以核糖体序列分歧的程度来推算,多足类生物的分歧始于泥盆纪。多足类物种不都是害虫;本亚门之下的蚰蜒目物种皆为益虫。就节肢动物门中最接近多足类是哪一类动物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根据有颚亚门假说,多足类是包含甲壳类及六足亚门的泛甲壳动物的姊妹分类;若根据缺角类假说,六足类与多足类最接近,两者共同组成单支类(en:Uniramia);若根据Paradoxopoda假说,螯肢动物亚门则是最接近。最后的假说虽然只有少数形态特征支持,但却有大量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支持。目前多足类之下分有四个纲.分别是唇足纲、倍足纲、少足纲及综合纲,包含约12000个物种尽管一般认为多足类的每一纲同属一个单源群,但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却还不明确。唇足纲第一体节的步足特化成唇足纲特有的颚足,主要包括蜈蚣、蚰蜒。它们行动很快速,是有毒的夜行性掠食动物。它们约有3300个物种,型态多样,从最小的Nannarup hoffmani(只有12毫米长)到巨大的加拉巴戈巨人蜈蚣(超过40厘米长)。大部分的倍足纲(马陆)行动都较蜈蚣慢,主要枯叶及腐植质为食物。它们的特征是身体由一对一对的节组成,而每一节有两对脚。被记录的倍足纲生物约有8000多种,但这个数字与全世界实际的多样性相比,大约只有十分之一;也就是说至少还有63000种倍足纲生物有待发现。美国的Illacme plenipes是目前已知拥有最多脚的马陆,大约有750只。球马陆身体较短,可以像球鼠妇科般卷成球状滚动。少足纲是另一类数量及体型上都较小的多足类。它们一般只有0.5-2.0厘米长,除了南极洲以外,在全世界所有大洲的土壤中都可见。它们共有超过700个物种。一般认为它们是倍足纲的姊妹分类;它们的身体分节,在节与节之间有融合了的背板,有点类似倍足纲生物,只不过倍足纲生物节与节之间嵌合地更完整。综合纲约有200个已知的物种。它们有点像蜈蚣,但体型较小,且呈半透明。大部分的综合纲生物都生活在土壤中,有些则生活在树上。综合纲幼虫有6对脚,但经过几年后就会长出一对脚;有些成虫会有12对脚。

相关

  • 鼻中隔Anterior ethmoidalnasopalatine nerves Medial posterosuperior nasal branches of pterygopalatine ganglionAnterior half to submandibular nodes Posterior half to
  • 抗体酶抗体酶(Abzyme)也称催化性抗体,是具有催化活性的单克隆抗体。它是抗体的高度特异性与酶的高效催化性的结合产物,其实质是一类在可变区赋予了酶活性的免疫球蛋白。抗体酶的历史可
  • 单体在高分子化学中,单体是可与同种或他种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生成聚合物的小分子。英文的“单体”(monomer)一词来源于希腊语的“一”(mono)和“部分”(meros)。单体可以按聚合反应的方
  • 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提供了一种标准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方法来访问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这些API利用SQL来完成其大部分任务。ODBC本身也提供了
  • 甾体的常见副作用甾体(英语:steroid)是属于脂类的一类,特征是有一个四环的母核。所有甾体都是从乙酰辅酶A生物合成路径所衍生的。不同的甾体在其附在环上的官能团有所不同,而其基本结构都是有一个
  • 福氏耐格里变形虫福氏耐格里虫(学名:Naegleria fowleri)是异叶足纲(Heterolobosea)的内格里虫,俗称食脑菌、食脑变形虫(brain-eating amoeba)、福氏阿米巴虫。在其生物生命周期有三种型态:囊胞、类阿
  • 各国人均酒精消费量列表这是一个各国年人均酒精消费量列表,单位为升,数据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
  • 特克卢喷灯特克卢喷灯(Teclu burner)是一种实验室用燃气喷灯,属于本生喷灯的一种变体,以罗马尼亚化学家尼可拉耶·特克卢(英语:Nicolae Teclu)命名。它能够提供比本生喷灯更炽热的火焰。管的
  • 埃利伟氏症候群埃利伟氏综合征(Ellis-van Creveld Syndrome、EVC)又称为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chondroectodermal dysplasia),是一种罕见遗传疾病,也是骨骼发育不良的类型之一。这种疾病会造成包括
  • 欧洲大陆欧洲大陆,又称欧洲本土或简称欧陆,也是欧洲的主体大陆,明确地排除岛屿。特别在英国英语中,欧洲大陆的定义上排除英国、曼岛、海峡群岛、爱尔兰共和国、冰岛、丹麦(日德兰半岛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