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原之乱

✍ dations ◷ 2025-04-10 07:10:52 #岛原之乱
岛原之乱(1637年—1638年 寛永14年10月25日)是江户时代初期发生的日本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揆(人民起义),也是幕府时代结束前的最后一场内战,亦可称为岛原天草之乱、岛原天草一揆,始于宽永14年(公元1637年)10月25日,终于宽永15年(公元1638年)2月18日。内乱的成因是高压政治、重税等。天主教自1549年由耶稣会教士方济各·沙勿略首次传入日本后,教徒人数激增,特别是在九州、京都和江户地区。位于九州西部的岛原在信奉基督宗教的大名小西行长影响下,传教活动旺盛。天主教的扩张引起传统的佛教和神道教反对;1587年,丰臣秀吉正式驱逐传教士,宣布基督宗教是邪教。然而教徒数量却持续增加,至17世纪初已达70万人。此时正值德川幕府准备统一日本,信奉天主教的地方诸侯成为政府特别征讨的对象,1614年幕府领令所有人必须弃教。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力主闭关锁国政策,1616年下令禁止除长崎和平户两港口外的对外贸易。大名们失去贸易收入,转向对领地民众增加税收来维持收入。岛原藩主松仓重政于1621年开始建筑岛原城,并镇压当地的天主教徒,其子松仓胜家更是以残暴闻名。1634年起,岛原和天草地区连续发生天灾,更加重了民众的负担。1637年10月,岛原的一名农民交不起农租,妻子被领主松仓胜家的家臣田中宗夫带人抓走,数百名愤怒的村民放火烧毁了田中的家宅,16岁的天草四郎时贞(教名Jerome)被推举为领袖。10月15日,岛原有马村藩吏林兵右卫门探悉有村民供奉天主像,破门而入却被在场的村民杀死。随后当地民众开始诛杀藩吏、焚烧寺庙,最终使领内的民众响应了这次一揆之乱。起义军击败了前来镇压的3000人武士军队,并包围了藩吏躲藏的富冈城。后听说幕府军队正在前来,遂退守岛原南部原有马氏所领的原城。幕府特使板仓重昌三次发动进攻都不成功,最后板仓本人战死。幕府又派宰臣松平信纲来九州组织藩军,这次改为围城,等待起义军弹尽粮绝,同时请求荷兰军队炮轰支援。坚守原城的起义军和幕府军队都伤亡惨重,起义军于4月4日突围未遂,幕府军队从俘虏口中得知城内粮食已罄。4月12日,幕府军连同九州众大名,合共12万5800多兵力开始攻打原城,克服守军的拼死抵抗,于15日攻克原城。幕府约一万人战死,包括天草时贞在内约3万7千名起义者和援助者被斩首,生还者中只有负责内应的山田右卫门作一个(不过由于幕府军在围城期间积极宣传受胁迫参加的民众可获宽大处置,因此也有约1万名起义者先后逃亡、投降的说法)。天草的首级被送往长崎,原城城堡被毁。幕府怀疑西方传教士与起义有关,于是驱逐葡萄牙商人,并严格禁绝天主教及其他基督宗教,幸存的教徒被迫成为地下信徒。此后到19世纪中期,日本本土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对基督宗教的禁绝直到明治维新时期才取消。事后幕府调查时,调查者在松仓胜家住宅的桶中发现农民的尸体,因为此事而被幕府没收领地并被斩首(通常幕府对大名的处断是较为名誉的切腹,松仓胜家是德川幕府历史中唯一被下令斩首的大名);此外,当初对天草地区检地时给予过大石数判定而导致居民生活困苦的唐津藩主寺泽广高已死,但其子次任藩主寺泽坚高同样被问罪而被没收天草领地,之后精神异常而自杀。1647年,天草成为幕府的直辖领(天领)。被任命为天草代官的铃木重成一方面劝诫居民改信佛教,一方面致力于复兴当地。但铃木统治天草时,开始怀疑当年寺泽广高检定的石数(农田收入三万七千石,桑、茶、渔业与盐业的折合收入五千石,合计四万二千石)过高而决定再次检地,并且多次向幕府提出将天草的石数减半为二万一千石的要求;在多次被幕府以没有先例的理由拒绝后,铃木在1653年于江户自宅留下年贡减半的请求书后切腹自杀。幕府震惊之下才开始检讨石数减半的决策,继任天草代官的重成养子铃木重辰同样多次请求石数减半,最后在1659年天草地区的石数终于得以减半,铃木重成、重辰等人也在天草当地受到长久的奉祀。

相关

  • 荨麻荨麻是荨麻属中大约30-45种植物的通用俗称,广泛分布在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绝大部分种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部分为灌木,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有齿牙或分裂,有托叶,花单
  • 六国锦标赛六国锦标赛(Six Nations Championship),全名为六国橄榄球锦标赛,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橄榄球比赛,创办于1883年。1940年改称为五国锦标赛,2000年再加入意大利,改称六国锦标赛(最近因赞助
  • 文昌文昌可指:
  • U(SOsub4/sub)sub2/sub硫酸铀(IV)是一种水溶性铀化合物,化学式为U(SO4)2,高毒。硫酸铀酰溶液经过光化学还原可以得到硫酸铀(IV),以乙醇为还原剂,光化学还原可以在日光下进行。硫酸铀(IV)在溶液中结晶,
  • 国际组织国际组织是研究国际机关及其程序之一种学问;国际间为处理国际事务而设立机关,为便利处理事务而制定程序:1。具有国际性行为特征的组织,可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各项事务,国际组织可
  • 基督一性论主后四四年左右,由康士坦丁堡的修士欧迪奇(Eutyches)所提倡的基督一性论。亚氏认为基督在成肉体后只有一性(μιαφυσι),就是‘道—身’(Logos-Body)性。并且基督既是无罪
  • 正丙硫醇正丙硫醇,学名为1-丙硫醇,是一种硫醇类的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3H7SH。其结构为正丙醇的氧被替换成硫。正丙硫醇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具又臭鼬鼠味。正丙硫醇难溶于水,易溶于醇
  • 广翅目鱼蛉科 Corydalidae 泥蛉科 Sialidae 等(见条目正文)广翅目(学名:Megaloptera,是昆虫纲中的一目,来源于古希腊语 μέγα——“大” + πτέρυξ——“翅膀”),幼虫水栖,包括成虫
  • 切线切线(英语:tangent line),为一几何名词,应用于曲线及平面圆时意义有所不同。设L为一条曲线,A, B为此曲线上的点,过此二点作曲线的割线,令B趋向A,如果割线的极限存在,则称此极限(一条直
  • 北学派北学派又称利用厚生派是18世纪后半期朝鲜实学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洪大容(1731-1783年)、朴趾源(1737-1805年)、朴齐家(1750-1815年)等。:38-39:1242清灭明后,朝鲜士大夫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