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 dations ◷ 2024-09-20 05:36:18 #1898年出生,1956年逝世,德国剧作家,德国诗人,德国作家,男性编剧,斯大林和平奖得主,好莱坞黑名单,奥格斯堡人,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党员

欧根·贝托尔特·弗里德里希·布莱希特(德语:Eugen Bertholt Friedrich Brecht,1898年2月10日-1956年8月14日)德国戏剧家、诗人。他的剧作在世界各地上演。布莱希特创立并置换了叙事戏剧,或曰“辩证戏剧”的观念。贝尔托·布莱希特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奥格斯堡,年青时曾任剧院编剧和导演,并投身左翼工人运动。1933年后因纳粹党上台而被迫流亡欧洲大陆。1941年经苏联去美国,但战后又在美国遭到反共迫害,不得不于1947年返回欧洲,并自次年起定居东柏林。1951年因对戏剧的贡献而获国家奖金,1955年获列宁和平奖。 1956年8月14日布莱希特逝世于柏林。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于1898年2月10日出生于奥格斯堡,为其父贝托尔特·弗里德里希·布莱希特(Berthold Friedrich Brecht)与其母威廉明妮·弗里德里克·索菲·布莱希特(Wilhelmine Friederike Sophie Brecht)的长子。他的父亲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是天主教徒,出身于阿赫恩黑森林地区,并从1893年开始受雇于海因德尔申造纸厂(英语:Haindl'schen Papierfabrik),并从1914年起担任员工主管。因此布莱希特一家得以迁居造纸厂的宿舍。布莱希特的母亲索菲来自新教家庭,其父约瑟夫·弗里德里希(Josef Friedrich)曾是位于上施瓦本(德语:Oberschwaben)劳斯伯格(Roßberg,今属沃尔夫埃格)的皇家符腾堡州立铁路(德语:Königlich Württembergische Staats-Eisenbahnen)员工。布莱希特的弟弟瓦尔特·布莱希特(德语:Walter Brecht)是达姆斯塔特大学(德语:Universität Darmstadt)的造纸技术教授。他们的祖父在阿赫恩拥有一家平面印刷工厂,曾祖父约翰内斯·米歇尔于1807年出生于施派尔的莱茵海姆(Rheinheim,今属菲利普斯堡)。布莱希特的祖先可追溯到17世纪左右的克里斯曼·布莱希特。

少年时代的布雷希特被父母昵称为“欧根”(施瓦本语又称Aigin,“艾勤”)。布莱希特在奥格斯堡的赤足教堂(德语:Barfüßerkirche (Augsburg))受洗并且行坚信礼。布莱希特童年时期生活在手工匠的生活圈里,他家住所的下层就住着一位锉刀工。布莱希特从小内向而害羞,体弱多病,心脏有问题,因此也得到了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小学毕业后,他在1908年至1917年之间在奥格斯堡的皇家职业高中(今Peutinger-Gymnasium)学习,书还没读完,他就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获得战时高中毕业证(德语:Notabitur)匆匆毕业。布莱希特很早就显露出文学才能,早在1913年,他就在日记中写下“我要一直写作。”同年,由他一人主创、编辑、出版的学生杂志《收获》出版。其中主要刊登布莱希特创作的爱国主义诗歌、故事及书评。他深受宗教的影响,同年他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剧作《圣经》。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后,布莱希特在《慕尼黑-奥斯堡晚报》(München-Augsburger Abendzeitung)发表了他的《奥格斯堡战时信札》(Augsburger Kriegsbriefe)。 虽然起先还被广泛存在的战争热情所感染,但布莱希特在学生时代便已开始明确批评称,“为祖国而牺牲是美好而荣耀的”的口号仅是为了宣传,只有笨蛋才会相信。他为此受到学校的停课处罚。幸好他的父亲位高权重,加上宗教老师的干预,他才得以继续留校学习,取代开除处罚的仅是一个口头警告。

1916年7月,他第一次在《慕尼黑-奥格斯堡晚报》上以“贝尔特·布莱希特”(Bert Brecht)署名。

1917年10月2日起,布莱希特在慕尼黑大学学习哲学、医学和文学,但不得不在1918年中止学业。虽然布莱希特从当时已成为医生的学生时代的同学那里获得了医学诊断,借口心脏问题而不能从军,他还是被派到奥格斯堡的一个储备野战医院当护理员。

1922年,布莱希特就获得了德国最高的戏剧奖项。1924年,布莱希特受邀担任徳意志剧院的导演。1928年,他改编约翰.盖伊的三便士歌剧获得极大的成功,在柏林演了一年。在1928-1930年间,布莱希特曾写作一系列引起强烈争议的教育剧。对于教育剧阶段的作品,是布莱希特最引人争议的部分。其中措施和母亲两剧被认为是宣扬共产主义。但对此罗兰巴特为文驳斥这个说法,他认为母亲一剧很明显的主题即是“母性”。措施是布莱希特一系列教育剧最有争议的一部,布莱希特即是在1933年措施演出被警察打断,而开始流亡时期。但是,在之后他发展出史诗剧场等成熟期作品之后,布莱希特晚年被问及:“如果要有一个剧本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戏剧形式,那剧本应该是什么?”布莱希特回答的就是《措施》

还未成为幕尼黑的戏剧家之前,布莱希特在一家报社《人民意志报》找到写剧评的工作。1922年布莱希特的《夜半鼓声》在慕尼黑和柏林的剧院上演,借此布莱希特获得有名的克莱斯特最佳年轻剧作家奖。布莱希特也开始稳定他的人际关系,于24岁娶了歌剧演唱家玛丽安娜。次年生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汉娜。虽然结了婚,很少花时间陪妻子和女儿的布莱希特还是有其他的婚姻问题。1924年搬到柏林后,他认识了维也纳信仰共产主义的女演员海伦娜·魏格尔,并积极的追求海伦娜。海伦娜还为他生了一个私生子叫做施坦芬。后来布莱希特也认识了伊丽莎白·霍普特曼,并和她合作。1926年布莱希特 和玛丽安娜离婚,1929年和海伦娜结婚。

1933年国会纵火案发生后,布莱希特和他的家人逃到苏黎世,后来又到丹麦、芬兰,1941年旅行经过莫斯科、海参崴、圣·彼得罗港。直到1954年布莱希特获颁列宁和平奖。

在苏黎世的旅馆,布莱希特见到了亨利希曼、西格斯和本雅明,与他们结下友谊;在莫斯科,他观看了京剧演员梅兰芳的访问演出;在好莱坞,他跟喜剧演员卓别林成了朋友,还与当时访问美国的老舍相谈甚欢。

1956年8月14日,当布莱希特在研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时,因心脏病发而过世,被葬于柏林的多罗延公墓。

布莱希特从倡导歌剧改革入手,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叙事剧(史诗剧场)实验,特别吸收中国戏曲艺术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表演方法,并提出了间离效果理论。在20世纪上半,他与艾尔温·皮斯卡托(英语:Erwin Piscator)同为德国乃至欧洲史诗剧场(英语:epic theatre)(epic theatre)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主要戏剧理论著作为《梅辛考夫》,代表性剧作有《勇气妈妈》、《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阑记》、与《伽利略传》等。

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将叙事分为:历史、史诗、与戏剧,并定义戏剧为“对人类行动的模仿...以引发观众的怜悯与遗憾之洗涤”,亚里斯多德认为戏剧优于史诗。布莱希特所主张的史诗剧场理论反对这种美学传统,他认为剧场应该要破除虚构的现实,并且引发观众对社会现况的理性思考,以取代戏剧幻觉带来的情绪宣泄。他主张的间离(陌生化)效果便是刻意打断观众沈浸於戏剧幻觉。

布莱希特同时作为诗人也写出了大量左翼诗歌,其中的《统一战线之歌》被汉斯·艾斯勒谱写成为歌曲,至今仍是德国左翼工人运动最为著名的革命歌曲之一 。

相关

  • GM-CSFn/an/an/an/an/an/an/an/an/an/a结构 / ECOD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又名集落刺激因子2(colony-stimulating fa
  • 自卑自卑情结(英语:Inferiority Complex)指对自己的怀疑、不确定,并缺乏自尊的现象,但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测量该情结的严重程度。自卑情结通常存在于潜意识当中,容易造成当事人的过度
  • 最贫穷的省份中国大陆自1978年推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飞速发展。1995年,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人均GDP达到1千美元以上;到2000年,人均GDP过1千美元的省份达到10个,其中京津沪人均超过2千美
  • 伊曼纽尔学院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英语:Emmanuel College, Cambridge) 是剑桥大学的一个学院。该学院由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财政大臣沃尔特迈尔德梅爵士Sir Walter Mildmay于1584年创立。
  • 领域性领域(英语:territory),又称为领地,在动物行为学中是指特定物种中的一只个体所占有的一片区域,以抵抗同种其他个体(有时也会抵抗其他物种)的入侵。拥有这种行为的动物被称为领域性动
  • 性别平等教育法《性别平等教育法》是2004年6月23日制定公布的中华民国法律。此法总则中说明,此法的立法目的:“促进性别地位之实质平等,消除性别歧视,维护人格尊严,厚植并建立性别平等之教育资
  • 许子祥许子祥(William Shu,1979年12月-),美国华人企业家,英国在线食品外卖公司户户送(Deliveroo)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该公司的业务遍及84个城市。许子祥于1979年12月生于康涅狄格州,父
  • 康赫康赫,浙江萧山人。中国小说家,先锋戏剧编剧与导演。自称浙江萧山沙地人,垦荒者和流浪汉生养的儿子。从事小说写作,戏剧创作。从事过许多职业,家庭教师,外企中文教员,时尚杂志专栏作
  • 本田健本田健(日语:本田 健/ほんだ けん ,1965年8月2日-),日本作家,出生于神户。他撰写关于“幸福”、“金钱”与“工作生活平衡”等与自我成长,励志相关的主题。畅销作品像是《20几岁时该
  • 毛利敬亲毛利敬亲(1819年3月5日-1871年5月17日),又名毛利庆亲,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的一位大名、明治时代初期的政治家。长州藩第13代藩主(安艺毛利家第25代当主)。毛利敬亲的父亲福原房昌(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