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34°13′06″N 108°57′51″E / 34.218259°N 108.964155°E / 34.218259; 108.964155
大雁塔,位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大慈恩寺内,是一座7层方形佛塔。该塔是西安市内著名古迹及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西安市市徽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该塔始建于唐朝永徽三年(652年),起初是玄奘三藏为保存佛经而建造的塔,当时新科进士流行到前往此塔签名留念,故雁塔题名一词也成为考取进士的别称。后曾因年久失修和战乱而多次遭到损毁,至五代后唐年间才成为现在的造型。清朝康熙年间时大雁塔开始出现倾斜,直至1996年时倾斜程度甚至达到1米左右,此后经过保护才有所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雁塔得到了专门保护。1963年,大雁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时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
唐永徽三年(652年),为了保管从印度带回来的数百部梵本佛经,玄奘在大慈恩寺的西院主持修建了一座西域风格的藏经塔。这座塔最初名称为慈恩寺塔,此后被改称为雁塔,最终与荐福寺内的小雁塔相区别而被改称为大雁塔。而关于“雁塔”这一名称的来历,流传较广的说法认为是根据“埋雁建塔”的典故来命名的:14。
初建的大雁塔只有5层,塔身为外砖内土结构。到了武周长安年间时,塔身已经因砖缝之间长满杂草而毁坏,武则天和王公们遂于长安年间捐资,将原塔拆除之后改建7层方形楼阁式塔,大历年间被改建为10层,此后由于战火原因被毁,此后再次被改建为7层:11-12:7。五代后唐长兴年间(930-933年),西京留守安重霸曾对大雁塔加以维修,大雁塔此时基本定型:64。此后慈恩寺在战火中荒废,时至北宋时期慈恩寺仅剩一座大雁塔,其余已经毁坏殆尽。明成化二年(1466年),包括大雁塔在内的慈恩寺被重新整修,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时又专门对大雁塔进行修葺,塔内各层被重新安装了阶梯:20-21,并且在唐代塔身外加砌一层塔身:7。清朝康熙年间时,大雁塔已经出现倾斜。
大雁塔位于大慈恩寺的北部,为楼阁式的方形砖塔,由塔座、塔身、塔顶组成。整座塔算上塔座的高度共计64.1米。塔座高约4.2米,南北宽约48.8米,塔身的最下层边长25米,以上各层逐渐收分,呈棱锥状。每层交界处均有仿照木结构的形式砌筑的枋、栏额、斗拱和砖柱。每层内有开间,第一层和第二层每面均有10根隐柱,每层塔室均分为9间;第三层和第四层每面共有8根隐柱,每层塔室均分为7间;第五层至第七层每面共有6根隐柱,每层塔室均分为5间,各塔室内均绘有壁画,主要内容为玄奘西行取经的经过。第一层的四面均有石门,门楣上有阴刻佛像和天王像。每层4面均开有一个砖券拱门,塔室内部设有可供登塔的阶梯。底层四面券门上均有青石质地的门楣和门框,上方刻有线刻佛像,其中西门楣上刻有阿弥陀佛说法图:23:64:60:59。
塔底层南门外两侧的砖龛中各有一块石碑,其中一块为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为玄奘所翻译的经书撰写的总序《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为唐高宗李治为《大唐三藏圣教序》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均为褚遂良所写,保存较为完整,字迹清晰。碑额上刻有蟠螭,侧面刻有卷叶蔓草,碑座上刻有天人舞乐的图案。:23:11-14。
1954年,大雁塔内的盘梯被更换一新,塔的内壁得以整修。1961年,大雁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塔上安装了避雷设备:22。1963年,大雁塔的塔顶得到整修。1990年时,经报请国家文物局同意,大雁塔保管所组织人员对大雁塔进行维修,这次维修一直持续到1992年,主要工作为对第二层塔檐进行加固,维修塔顶,更换底层部分坏砖。1995年6月,大雁塔的避雷工程整体升级改造,这次工程持续时间为1年。2000年至2003年,大雁塔塔顶及塔檐防渗加固工程完成。2008年时,汶川地震导致了大雁塔顶部出现渗漏,相关的维修工作于2012年6月动工并完成。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申遗,大雁塔连同小雁塔、兴教寺塔等一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
1956年,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大雁塔的专职保护机构,是为大雁塔保管所。该保管所主要负责大雁塔的日常维护、突发事件处理、大规模维护工作组织和旅游开发,曾先后是西安市文化局、文物局、文物园林局的下属单位。1983年,大雁塔保管所归属变更为西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管理。2013年7月16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审议通过了《西安市大雁塔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13年8月26日起施行。
由于当地地下水被过度开采,从1945年起,大雁塔的倾斜速度开始加快,1985年到1996年时,大雁塔的倾斜速度一度达到平均每年1毫米,到1996年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单位实地测量,大雁塔的倾斜度已经达到1.0105米。对此西安市政府于1996年开始对大雁塔周边单位的400多口自备井实施封井措施,这使得大雁塔从1997年开始逐渐回位。截至2006年底,大雁塔已经向倾斜的相反方向回位了9.4毫米,平均每年回位1毫米左右,速度相对稳定。
1988年,西安市市徽正式设计完成,其中主要构成部分即为大雁塔的剪影。2001年初,大雁塔南广场正式于大慈恩寺前建成。占地32.6亩,广场上包含有玄奘雕塑、园林绿地、花岗岩铺地和水面过桥等设施。2002年12月时,大雁塔北侧正式开始拆迁改造,2003年3月大雁塔北广场正式开工建设,至2003年12月正式建成,整座广场南北长300米,东西宽450米,总占地200亩,主要由中央水景区、唐文化主题广场、开放式园林、艺术长廊和商贸配套设施等部分组成。2013年时,大雁塔原有的20元淡季门票、30元旺季门票的价格遭到游客投诉,但经过投诉后的旺季门票价格反而上涨至40元。对此陕西省物价局官网发布声明,表示这次涨价并未通过审批,相关的涨价决定实际是工作人员的失误。此外,在2013年,为了保证大雁塔在其周围的绝对地标作用,西安市规划局公示了大雁塔周围的缓冲区范围,具体范围为:“北至南二环、南至雁南三路、西至翠华路、东至芙蓉东路,以及雁塔路至和平门、雁塔西路至含光路、雁塔南路至雁南四路红线范围的三条视线通廊”的地带,并将缓冲区划分为6米、9米、12米、18米、24米、36米、45米、60米控高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