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H-3

✍ dations ◷ 2025-08-13 07:07:43 #INAH-3

INAH-3全称前下丘脑间质核-3(third interstitial nucleus of the anterior hypothalamus),是人类下丘脑的一个核(英语:Nucleus (neuroanatomy))。此神经核属于性别二态核(英语:Sexually dimorphic nucleus),男性的INAH-3体积比女性的大许多,且同性恋男性的INAH-3大小比异性恋男性小,而与女性的大小接近。

前下丘脑间质核(INAH)的概念最早于1989年由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提出,指人类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anterior hypothalamic area,PO-AHA)新发现的4个神经核,即INAH-1、INAH-2、INAH-3与INAH-4,其中男性的INAH-3体积约为女性的2.8倍大。

1991年,美国神经生物学家西蒙·列维(英语:Simon LeVay)在《科学》期刊发表论文指出INAH-3可能为与性倾向有关的关键脑区,同性恋男性的INAH-3体积比异性恋男性的小,而与女性的大小相似。列维提出解释此差异的三个假说,一为同性恋与异性恋男性的INAH-3大小在出生前或婴儿时期即具差异,进而影响个体的性倾向;二为其体积差异为后天造成,即个体的性感受与行为塑造了INAH-3的大小差异;三为此差异与性倾向并不直接相关,而是特定干扰因素所致。其中他认为第一个假说最为可能,且基于大鼠实验的结果而认为第二个假说为真的可能性不大。后续研究发现同性恋男性的INAH-3较小是神经缠绕较紧密造成,其INAH-3的神经元总截面积与神经元总数并不小于异性恋男性,且HIV病毒感染对INAH-3的大小没有影响。

另外还有研究探讨INAH-3与性别认同的关联。荷兰神经生物学家迪克·斯瓦普(英语:Dick Swaab)发现跨性别女性的INAH-3体积与生理女性相似,而跨性别男性的INAH-3体积则与生理男性相仿。

相关

  • 月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七十四个(四划的则为第十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月部归于四划部首。月部通常是从上、下、左、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
  • 史汀生中心史汀生中心(英语:The Stimson Center)以美国政治家亨利·刘易斯·史汀生命名,是一个非营利、非党派,使用分析与对外服务促进国际和平安全的智库,由Barry Blechman与Michael Krepon
  • 童仲揆童仲揆(?-1621年),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南京)人。武进士出身,历官都指挥,掌控四川都司。万历末年,擢拔为副总兵。熹宗时,驻守辽、沈二城。后驻防沈旦堡(今沈阳西南)。天启元年(1621年)爆发
  • 李 洋李洋,可能指:
  • 胜阳港区胜阳港区,中国旧区名。1972年由黄石市设置。在今湖北省黄石市区中部。1979年撤销,并入黄石港区。
  • 115线115线或115路可以指:
  • 张庭张庭(1970年6月20日-),本名张淑琴,彰化县人,台湾女演员,以中视《花系列》作品闻名于台湾。毕业于育达商职幼保科,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系硕士。张庭原是台湾一名非戏剧科班的高职生,17岁时就读育达商职被星探看中,接拍一个洗发精广告,从此踏入演艺圈,并迅速成为台湾的化妆品广告女王。是出演花系列作品第二多的女演员,历年来共演出6部。(火鹤、胭脂花红、罂粟花、太阳花、夺情花、君子兰花。第一名是王淑娟,共出演10部),张庭曾在节目上表示当年因演活《罂粟花》中抢夺父亲好友的少女小鹃而丢失很多代言。在台湾多演出文静
  • 马尔科·奇马蒂马尔科·奇马蒂(意大利语:Marco Cimatti,1912年或1913年2月13日-1982年5月21日),意大利男子自行车运动员。他曾代表意大利参加193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自行车比赛,获得男子团体追逐赛金牌。
  • 崁脚崁脚,可以指:
  • 因缘因缘,佛教术语,汉语“因缘”可指两个概念:一者因缘经(nidāna),二者因(hetu)和缘(梵语:pratyaya、巴利语:paccaya)的合称。因缘或因缘经(梵语:nidāna),音译为尼陀那,义译为因缘、缘起、本缘等,为十二分教之一。记录佛陀说法的三种因缘,即:有人请问,则回应说法;僧团中有人犯事,则制定相应戒律;遇到特别的事情,则相应说法。。在佛教因果(梵语:hetu-phala)或曰缘起(梵语:pratītya-samutpāda;巴利语:paṭicca-samuppāda)论中,一切事情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