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布里埃尔·马塞尔

✍ dations ◷ 2025-05-20 05:08:47 #1889年出生,1973年逝世,存在主义,法国哲学家,伊拉斯谟奖得主,无神论批评者

加布里埃尔·马塞尔(法语:Gabriel Marcel,1889年12月7日-1973年10月8日)与萨特并列当代法国两大存在主义思想家。马赛尔也是位享誉国际的剧作家、戏剧评论家和音乐家,他所创作的三十部的戏剧作品中,有多部在欧洲一些主要的剧院、大学的剧团及广播节目演出。而这些作品,常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演绎,将他对于生命的探索、哲学的省思反应出来。

萨特将自己与海德格尔归为无神论存在主义者,而将雅斯培与马赛尔归为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海德格与雅士培否认自己为存在主义者,仅说自己的哲学是“存在的哲学”。而马赛尔虽起初接受萨特封给他的称呼,两年后也正式否认了。

马赛尔认为他的存在哲学是由他个人的经验而来,唯有具体的个人经验才是对他有意义的事,以思想的抽象观念来谈论哲学并不完整。因此,马赛尔的存在哲学明确地陈述一个有神论的立场,透过《是与有》的讨论,马赛尔对照了“是”与“有”这两种人类观感中的存有的基本态度。马赛尔透过“是”与“有”的两个面向,思考人类对“存有”的掌握。在“有”的面向里,我们会以自身对世界、他人、自己的物化与占有,来界定所以是到的存有,这就是所谓抽象与客观化的思想。循着这个径路,一个人便无法掌握自己的存有特性。在马赛尔的概念里,人并非是活在隔绝的界限里,而是活在对他人、对上帝的存有参与里。这样的参与可以在人对内在的反省,与凝神于存有之上的“静观”中感受到。故存有要在爱中实现,唯有他能毫无保留地对别人开放自己之际,就可以通往作为“绝对你(祢)”的上帝。

马赛尔的思想始于他的童年孤独经历,因着失亲的迷惶所引发的思索的提问,已是跨入哲学的门槛的问题,这也是他日后发展的的具体形而上学思考基础。幼年失母的马赛尔,加上无其他兄弟姊妹的陪伴,“孤独”在他的生命中有着深刻的经验,但这个经验对马赛尔的价值却极为正面,除了在戏剧文学上有丰沛的情感表达,也展现在他对存有的思考上有着深刻的指导目标。孤独的童年、战争的悲剧、灵媒的经历、婚姻中爱的满足、信仰的依归。这些他自身主观的生活经历,在他发展思想的过程,成为他取材的要素。特别是他后来走入信仰,在信仰中肯定上帝的临在经历,对于超越者的超越地位有了别于过去理性作为检视的设定,马赛尔将主观的临在经验视为对存有(being)与最大存有(Being,上帝)的依据,他肯定存有本身的经验是确实存在的,我们不是通过自身的“存在”(有)来肯定“最高存有”(是,Being,上帝),乃是先肯定了“最高存有”而证据便是临在的主观经历,也就是他所谓的“奥秘之光”,“存有即奥秘”(Being as Mystery)是马赛尔哲学的中心思想。

在马赛尔哲学反省的第一步是批判“第一反省”,所谓的“第一反省”就是以“客观的知识论取向的存有论”统称为第一反省运作的产物 。第一反省指理性在接触其对象之后进行的分析性思考,马赛尔解释他的方式是以“后设批判”(metacritic)的态度,重新审视从启蒙运动以来人类在“理性”的框架下对于“存有”的讨论,他以笛卡尔的怀疑论作为“后设批判”的范例,并通过第一反省结论出因理性在其前提(“我思故我在”)的蛮横,造成“存有”被贬抑在理性的规范下而忽略其有可能超越理性的部分上,马赛尔企图构思一个积极的“第二反省”,以主体超越客体取向的认知,将存有(being)的体验亦即主观经历作为肯定最高存有(Being)的存在要素。

如果第一反省是理性自然的运作方式,用来分析事物、获得事物,那么第二反省便是将遭笛卡尔“怀疑—思考—存在”(Dubito-cogito-ego)的哲学方法所摒弃的主观感性经验,重新的定义其地位。因着对于“临在”经验的反省,也就是当主体与客体交会的实际经验中,体会出“我”与“你”的关系,可以因着人类彼此交往的主观感受,即便是死亡也不能分隔的“爱”来得到满足,在对于亡母的思念与后来满美的婚姻中,马赛尔找到答案。也从这个立足点开始,开展到对于“绝对你(祢)”的肯定,因着后来在信仰中找到的安慰,通过第二反省觉悟第一反省所谓的客观性原是死胡同,而追回主体经验与存有原是完美一体的前提。

按照马赛尔的反省,人类的思考进路不应该停留在以“我有”什么来界定自己存在的意义;事实上,从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理性前提开始,人类对于自己的存在定义便已受限在“有”的框架中,从自己的眼光、角度、观点、地位、财产出发,睁开眼所见就是“有”,而闭上眼的时刻世界便都消逝,这是以“个人”为基础的出发,忽略了其他个体的存在,也忽略的可能有的“最高存在”,这或者是一种因为人的渺小自卑所产生出来的极端狂傲。马赛尔鼓励人重视“我是”,透过主观的临在经验与客观的主体因“爱”结连而找到“我是”的价值,扩大“主观我”与“客观世界”之间联系,将“我与你”扩大到“我们与祢”,使我们得以因为明白自己的渺小,而愿意谦卑在伟大的创造主面前,这便是他找到超越者的方式。

相关

  • 怀孕试验妊娠试验是一种测试女性是否已经受孕的试验。最早的妊娠试验是针对早孕因子(英语:GroES)(简称EPF)进行玫瑰花结抑制分析(rosette inhibition assay)。早孕因子可以在受精后48小时从
  • 攻城器械古罗马攻城器械是直接师承自古希腊的科技,并为他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而凯撒大帝更是将它的技术含量推到极端,为罗马帝国扩张疆土给予极大的帮助。当时主要的攻城器械为弩
  • Aristotle亚里士多德(希腊语:Αριστοτέλης,Aristotélēs,前384年6月19日-前322年3月7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著作牵涉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
  • DNA指纹分析遗传指纹分析(Genetic fingerprinting)有时也称为基因标定或基因鉴定等,是一种使用通过比较DNA片段来区别不同个体的方法。于1985年,由莱斯特大学的亚历克·杰弗里斯教授发明。
  • 纳粹种族大屠杀否认论庇隆主义 国家工团主义 民族社会主义 民族无政府主义 民族布尔什维克主义纳粹党 前沿交叉 官方全国战线 第三位置组织 新力量 国际第三位置法西斯象征 新法西斯主义 新纳粹
  • 青木新门青木新门(青木 新門,あおき しんもん,1937年4月11日-)是一名日本作者、诗人。富山县下新川郡入善町出生。日本文艺家协会会员。1937年4月11日、富山县出生。少年时代在旧满州度过
  • 白缘拟金眼鲷白缘拟金眼鲷,又称白缘单鳍鱼,俗名三角仔、刀片,为辐鳍鱼纲鲈形目拟金眼鲷科的其中一个种。本鱼仅分布于日本至台湾间的海域。水深1至30米。本鱼体呈橄褐色,体侧扁,尾柄稍细长。
  • 丛林小檗丛林小檗(学名:)是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00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林缘、山坡灌丛中、路边以及向阳山坡石坡,目前尚未
  • 高桥信高桥信(1月16日-),日本男性配音员。出身于神奈川县。O型血。Atomic Monkey所属,东京动画学院专门学校(日语:東京アニメーションカレッジ専門学校)毕业。兴趣和特长为作巴西体操、唱
  • 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赫尔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德语:Helmuth Johannes Ludwig von Moltke,1848年5月23日-1916年6月18日),通称小毛奇,是德国元帅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老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