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布里埃尔·马塞尔

✍ dations ◷ 2025-04-27 22:37:58 #1889年出生,1973年逝世,存在主义,法国哲学家,伊拉斯谟奖得主,无神论批评者

加布里埃尔·马塞尔(法语:Gabriel Marcel,1889年12月7日-1973年10月8日)与萨特并列当代法国两大存在主义思想家。马赛尔也是位享誉国际的剧作家、戏剧评论家和音乐家,他所创作的三十部的戏剧作品中,有多部在欧洲一些主要的剧院、大学的剧团及广播节目演出。而这些作品,常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演绎,将他对于生命的探索、哲学的省思反应出来。

萨特将自己与海德格尔归为无神论存在主义者,而将雅斯培与马赛尔归为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海德格与雅士培否认自己为存在主义者,仅说自己的哲学是“存在的哲学”。而马赛尔虽起初接受萨特封给他的称呼,两年后也正式否认了。

马赛尔认为他的存在哲学是由他个人的经验而来,唯有具体的个人经验才是对他有意义的事,以思想的抽象观念来谈论哲学并不完整。因此,马赛尔的存在哲学明确地陈述一个有神论的立场,透过《是与有》的讨论,马赛尔对照了“是”与“有”这两种人类观感中的存有的基本态度。马赛尔透过“是”与“有”的两个面向,思考人类对“存有”的掌握。在“有”的面向里,我们会以自身对世界、他人、自己的物化与占有,来界定所以是到的存有,这就是所谓抽象与客观化的思想。循着这个径路,一个人便无法掌握自己的存有特性。在马赛尔的概念里,人并非是活在隔绝的界限里,而是活在对他人、对上帝的存有参与里。这样的参与可以在人对内在的反省,与凝神于存有之上的“静观”中感受到。故存有要在爱中实现,唯有他能毫无保留地对别人开放自己之际,就可以通往作为“绝对你(祢)”的上帝。

马赛尔的思想始于他的童年孤独经历,因着失亲的迷惶所引发的思索的提问,已是跨入哲学的门槛的问题,这也是他日后发展的的具体形而上学思考基础。幼年失母的马赛尔,加上无其他兄弟姊妹的陪伴,“孤独”在他的生命中有着深刻的经验,但这个经验对马赛尔的价值却极为正面,除了在戏剧文学上有丰沛的情感表达,也展现在他对存有的思考上有着深刻的指导目标。孤独的童年、战争的悲剧、灵媒的经历、婚姻中爱的满足、信仰的依归。这些他自身主观的生活经历,在他发展思想的过程,成为他取材的要素。特别是他后来走入信仰,在信仰中肯定上帝的临在经历,对于超越者的超越地位有了别于过去理性作为检视的设定,马赛尔将主观的临在经验视为对存有(being)与最大存有(Being,上帝)的依据,他肯定存有本身的经验是确实存在的,我们不是通过自身的“存在”(有)来肯定“最高存有”(是,Being,上帝),乃是先肯定了“最高存有”而证据便是临在的主观经历,也就是他所谓的“奥秘之光”,“存有即奥秘”(Being as Mystery)是马赛尔哲学的中心思想。

在马赛尔哲学反省的第一步是批判“第一反省”,所谓的“第一反省”就是以“客观的知识论取向的存有论”统称为第一反省运作的产物 。第一反省指理性在接触其对象之后进行的分析性思考,马赛尔解释他的方式是以“后设批判”(metacritic)的态度,重新审视从启蒙运动以来人类在“理性”的框架下对于“存有”的讨论,他以笛卡尔的怀疑论作为“后设批判”的范例,并通过第一反省结论出因理性在其前提(“我思故我在”)的蛮横,造成“存有”被贬抑在理性的规范下而忽略其有可能超越理性的部分上,马赛尔企图构思一个积极的“第二反省”,以主体超越客体取向的认知,将存有(being)的体验亦即主观经历作为肯定最高存有(Being)的存在要素。

如果第一反省是理性自然的运作方式,用来分析事物、获得事物,那么第二反省便是将遭笛卡尔“怀疑—思考—存在”(Dubito-cogito-ego)的哲学方法所摒弃的主观感性经验,重新的定义其地位。因着对于“临在”经验的反省,也就是当主体与客体交会的实际经验中,体会出“我”与“你”的关系,可以因着人类彼此交往的主观感受,即便是死亡也不能分隔的“爱”来得到满足,在对于亡母的思念与后来满美的婚姻中,马赛尔找到答案。也从这个立足点开始,开展到对于“绝对你(祢)”的肯定,因着后来在信仰中找到的安慰,通过第二反省觉悟第一反省所谓的客观性原是死胡同,而追回主体经验与存有原是完美一体的前提。

按照马赛尔的反省,人类的思考进路不应该停留在以“我有”什么来界定自己存在的意义;事实上,从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理性前提开始,人类对于自己的存在定义便已受限在“有”的框架中,从自己的眼光、角度、观点、地位、财产出发,睁开眼所见就是“有”,而闭上眼的时刻世界便都消逝,这是以“个人”为基础的出发,忽略了其他个体的存在,也忽略的可能有的“最高存在”,这或者是一种因为人的渺小自卑所产生出来的极端狂傲。马赛尔鼓励人重视“我是”,透过主观的临在经验与客观的主体因“爱”结连而找到“我是”的价值,扩大“主观我”与“客观世界”之间联系,将“我与你”扩大到“我们与祢”,使我们得以因为明白自己的渺小,而愿意谦卑在伟大的创造主面前,这便是他找到超越者的方式。

相关

  • 81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或称四大古文明,一般指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位于今伊拉克)、古印度及中国此四处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四大文明古国是四大古文明的旧称,而四大古文明也
  • 马特洪峰马特峰(德语:Matterhorn,意大利语:Monte Cervino,法语:Mont Cervin)也称马特洪峰、切尔维诺峰,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著名的山峰。马特峰的位置在瑞士、意大利边境,附近是瑞士瓦莱州小镇
  • 三浦倭乱三浦倭乱,又称庚午倭变,在日本称为三浦之乱,指的是1510年(朝鲜中宗5年)阴历4月4日朝鲜荠浦(乃而浦)、釜山浦、盐浦发生的日本人叛乱,后来室町幕府对马守直接介入了叛乱,但最终被朝鲜
  • 越南饥荒1945年越南饥荒(越南语:Nạn đói năm Ất Dậu/.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
  • 冒牌天神2《冒牌天神2》(英语:)是一部于2007年上映的美国奇幻喜剧电影,为《冒牌天神》(2003年)的独立续集。史蒂夫·欧迪克尔克(英语:Steve Oedekerk)编剧,汤姆·薛迪亚克(英语:Tom Shadyac)执导。
  • 约翰·内波穆克·克里格约翰·内波穆克·克里格(德语:Johann Nepomuk Krieger, 1865年2月4日-1902年2月10日)是一位德国绘图员暨月面学家,月球上的克里格陨石坑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1865年2月4日,他生
  • 陈马林陈马林(1962年3月-),男,汉族,河南沁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现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海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7 副
  • Microsoft BizTalk ServerMicrosoft BizTalk Server是微软公司针对大中型企业设计的服务器产品,功能包括业务流程自动化、业务流程管理、企业应用集成以及企业之间的集成。 BizTalk Server运行时架构
  • 名侦探名侦探多指在推理小说这类作品中的侦探,用以区分普通的侦探。世界上第一位名侦探为爱伦·坡笔下的侦探杜宾,出现于莫尔格街凶杀案中。后来柯南·道尔受其启发创造出的神探福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