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希尔斯云
✍ dations ◷ 2025-04-04 11:21:43 #希尔斯云
内奥尔特云(英语:Inner Oort cloud),又称希尔斯云(英语:Hills cloud)是一个推测存在的星周盘区域,位于距太阳3千到2万天文单位之间的空间,处于柯伊伯带外侧、奥尔特云内侧。根据推测,内奥尔特云区域呈圆盘状,内部的彗核是奥尔特星云的数十甚至数百倍,是长周期彗星很好的补充源。如果内奥尔特云区域确实存在的话,位于这一区域内的彗星数量将是奥尔特云的五倍。1950年,荷兰天文学家扬·奥尔特提出了奥尔特云的概念。他认为,在太阳系边缘存在一个能孕育长周期彗星的云团。在1981年,美国天文学家杰克·希尔斯提出在奥尔特云内侧存在一个能产生彗星的区域,这就是今天所说的“内奥尔特云”或“希尔斯云”区域。希尔斯认为,这一区域中产生的彗星比奥尔特云外侧更多。在希尔斯提出内奥尔特云的概念后,西德尼·范登贝赫和马克·贝利两名天文学家分别在1982年和1983年推测了内奥尔特云的结构。内奥尔特云区域受到太阳影响较少,因此很可能较好维持了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的环境。因为内奥尔特云受到的太阳引力作用比奥尔特云外侧更强,内奥尔特云得以保持圆盘状,而不是像奥尔特云外侧那样呈球壳状。根据推测,内奥尔特云区域的彗核和彗星的数目都比奥尔特云外侧要多,这一区域甚至可能是太阳系中彗星最密集的区域。内奥尔特云可以产生大量进入太阳系中心的彗星雨,来自内奥尔特云区域的彗星甚至有可能曾撞击地球,造成过地球上的生物大灭绝。内奥尔特云内的物质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奥尔特云外侧,补充奥尔特云的质量。这也很可能是奥尔特云内一直有天体在离开太阳系或靠近太阳中心,却能一直维持存在的原因。内奥尔特云区域天体的总质量目前尚无精确值,一项研究认为内奥尔特云天体的总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13.8倍,也有人估算这一数字应该是500-1000倍地球质量。
相关
- HICD-10 第七章:眼和附器疾病,为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ICD-10中关于眼和附器疾病的分类。眼睑、泪器系和眼眶疾患(H00-H06)结膜疾患(H10-H13)巩膜、角膜、虹膜和睫状体疾患(H15-H22)晶状
- 威尼斯威尼斯(威尼斯语:Venezsia;意大利语:Venezia;弗留利语:Vignesie;拉丁语:Venetia;英文:Venice)是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区的首府。威尼斯城由被运河分隔并由桥梁
- 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Edwin Smith Papyrus)是约于公元前1600-1700年间完成的医学论文集:70,也是人类史上第一部关于创伤的外科医学著作,由莎草纸写成,长约5米(因为损毁只剩
- Escherich特奥多尔·埃舍里希(Theodor Escherich 1857年11月29日-1911年2月15日)德国奥地利儿科医生、格拉茨大学和维也纳大学教授。他发现了大肠杆菌并确定了其特性。1885年埃舍里希尝
- 厄巴纳市厄巴纳(Urbana /ɜːrˈbænə/),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城市,尚佩恩县县治所在地,人口39,484人。与尚佩恩市组成一个联结城镇“Champaign-Urbana”。厄巴纳市是伊利诺伊大学所在地
- ΣSigma(大写Σ,小写σ,中文音译:西格马),是第十八个希腊字母。在现代的希腊数字代表200。在希腊语中,若一个单字的最末一个字母是小写sigma,要把该字母写成 ς,此字母又称final sigma(U
- 消化酶消化酶(英语:digestive enzymes)是将聚合的高分子降解为他们的构建单元的酶类,以促进他们被身体吸收。消化酶类可在动物(及人)的消化管内找到,在那里帮助食物的消化,他们也存在于细
- 正肝病毒属正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属(Orthohepadnavirus)又译作正肝病毒属,是肝病毒科(Hepadnaviridae)的一个属,主要感染对象为脊椎动物。代表种:
- 珍珠疹阴茎珍珠状丘疹(英语:Hirsuties papillaris genitalis),又称为珍珠状阴茎丘疹、阴茎珍珠样丘疹、珍珠样阴茎丘疹(Pearly penile papules)、阴茎多毛样乳头瘤、冠状沟或龟头丘疹,也
- 米兰科维奇循环米兰科维奇循环(Milankovitch cycles)是塞尔维亚的地球物理学家兼天文学家米卢廷·米兰科维奇的气候变化理论。米兰科维奇计算了过去数百万年地球的离心率、转轴倾角和轨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