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爆炸反应
✍ dations ◷ 2025-02-23 07:22:21 #爆炸反应
遇水易燃(又称遇水致燃、遇湿易燃,有时称为“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是一种化学危害(英语:Chemical hazard),一般指某种物质能与水发生危险的化学反应。综合不同学术机构的定义,“遇水易燃”的定义为:引用错误:name属性为“Iowa”的参考文献没有在<references>标签中给出
引用错误:name属性为“UQ”的参考文献没有在<references>标签中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中的规定与此规定相同。此分级标准可见于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的一些中国大陆学术机构。美国消防协会制订的NFPA 704(材料危害性应急标识系统)以“₩”符号(英文字母“W”加上双删除线)来标示与水有异常反应的化学品,符号置于白色区域,用以提醒操作人员在扑灭火种或处理溅出化学品时谨慎用水。在危险品标贴规定(英语:Hazchem)中,蓝底白字菱形或蓝底黑字菱形用以标示与水生成易燃气体的固体化学品。欧盟的《危险物质指令(英语:Dangerous Substances Directive (67/548/EEC))》定义了一系列用以标示危险品的警示性质标准词,当中R14、R15、R29分别用来标示遇水反应剧烈、遇水释放极易燃气体、遇水释放有毒气体的化学品。遇水易燃物应该贮存在阴凉干爽的地方,注意防水、防潮,且避免靠近火种。贮存遇水易燃固体或液体的房间要使用防水物料来建设,地板要采用液密物料,也不宜设置自动洒水系统以外的水源;如果在设有自动洒水系统的房间,危险度高的遇水易燃物必须贮存在紧密水密容器内。危险性较高(国际法规委员会第二级或第三级)的遇水易燃固体或液体不应贮存在地下室。如果要室外贮存的话,遇水易燃物需放在容器里。此外,遇水易燃物不应与其它类型的危险品(例如易燃物)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化学品一同贮存。贮存遇水易燃物的分量应最小化。处理遇水易燃物的实验人员要穿上实验袍、不露趾鞋、长袖衣物,不可穿短裤;如果遇水易燃物有相当大机会接触皮肤的话,实验人员宜穿上额外防护衣物。使用遇水易燃物时要戴上防护手套(例如丁腈橡胶实验手套),或者使用镊子,不应直接用手。不少遇水易燃物在与水反应时会生成易燃的氢气,因此可以在通风柜内使用遇水易燃物,从而避免易燃气体积聚。如果遇水易燃物引起火灾,处理人员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或多种干燥粉末来扑救,不应使用水、潮湿物件、酸碱灭火器、泡沫灭火剂来灭火。D类灭火器用作处理遇水易燃物引起的小火种。如果遇水易燃物溅出的话,可使用专门的惰性清理物料,但实验人员不应试图自行处理大量溅出的遇水易燃物。遇水易燃物包括:
相关
- 杆菌肽杆菌肽(bacitracin)是由枯草杆菌的变种“崔西”之地衣状菌素有机体所产生的相关环肽之混合物,在1945年首次分离出来。这些肽借由干扰"肽聚糖合成"及细胞壁而破坏革兰氏阳性菌及
- 马其顿方阵马其顿方阵是由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前359年-前336年),所创的军队方阵阵型,以16乘16共256名手持长矛及盾牌的步兵所构成的正方形阵形。马其顿密集方阵由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所创,其
- 唇疮唇疮,学名复发性唇疱疹,是出现于嘴唇或鼻孔边缘的感染,由具有传染性的单纯疱疹病毒一型病毒所引起。唇疮出现初期,患处会出现痕痒和灼热,然后出现水泡,之后会演变成溃疡。
- 补牙牙体复形俗称补牙,是通过填充以恢复牙齿功能、完整性和形态的方法。补牙是对牙齿的缺洞及硬组织缺损,用填充法修复;牙体复形,不包括镶牙;镶牙是指在牙齿拔除后,用假牙镶装。 镶
- 福尔马林福尔马林(英语:Formalin),是甲醛含量为35%至40%(重量百分比为37%;体积百分比为40%)的水溶液,也加入10%~15%的甲醇防止聚合。具有防腐、消毒和漂白的功能,不同领域各有其作用,但福尔马林
- 电动力学经典电磁学(英语:Classical electromagnetism)或经典电动力学是理论物理学的分支,通常包含在广义的电磁学,以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为基础,主要研究电荷和电流的电磁场及其彼此
- 杆杆(单位)的换算: (杆换至其他英制单位)1杆=198英寸 =16.5英尺 =5.5码 =2.75英寻 = 1 / 4
- 斯帕达宫斯帕达宫(意大利语:Palazzo Spada)是罗马市中心的一座宫殿,位于 Piazza Capo di Ferro 广场13号,非常接近法尔内塞宫。它有一个花园面向台伯河。宫殿内拥有大量的艺术收藏品,开辟
- 凤凰号凤凰号除指首次在火星确认有水存在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外,还指:《星际迷航》(Star Trek) 中的人类第一艘曲速飞船凤凰号,于2063年4月5日首飞。还有星舰舰级名:凤凰级星舰《星际迷航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Csub13/sub十三烷(分子式:C13H28),烷烃的一种,在室温下是无色可燃的液体。它是一些昆虫用于御敌时喷射出的化学物质成分。十三烷有802个同分异构体。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