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极小期

✍ dations ◷ 2025-09-02 13:01:52 #太阳极小期
太阳极小期是太阳周期中太阳活动最低的时期,在这段期间太阳黑子和闪焰的活动最少,经常好几天都不会发生。极小期的日期使用12个月的平滑曲线平均值来描述,因此确认极小期的时间通常是在极小值发生之后的6个月。与太阳极小期相对的是太阳极大期,那可能会出现上百颗太阳黑子。太阳极小期和太阳极大期是太阳11年的活动周期中的两个极端时期。在太阳极大期,太阳表面布满了太阳黑子,经常有闪焰喷发,并且将数十亿吨的带电气体云抛入太空中。是观测天空中极光的好时段,但强烈的辐射却不利于太空人的活动。动力故障、卫星的功能和通信被打断、GPS接收器发生故障,都是太阳极大期可能发生的一些事情。太阳极小期则不一样,太阳黑子的数量很少 - 有时几天或几个星期都没有黑子,闪焰的活动平静。是从事太空活动最安全的时段,但是天空中的极光就平淡无奇,不会引人注目了。在2006年4月,太阳活动的周期已经进入极小期。太阳极小期的特征是太阳的活动低迷,就算有太阳黑子,数量也很少。通常,因为伴随着太阳辐射的减退,这是太空人执行太空任务最安全的时段。在太阳极小期,科学家可以依据太阳的"输送带" 预测未来的两个周期。如果输送带移动得很快,它将清除许多来自核心的老磁场;相反的,移动的慢就只有少数的老磁场会被清除。使用这种方法预测第25个太阳周期的活动是非常温和的,当极大期时也只有少量的太阳黑子。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219051633/http://science.nasa.gov/headlines/y2006/10may_longrange.htm Solar Cycle 25 peaking around 2022 could be one of the weakest in centuries.太阳活动 · 太阳天文学 · 太阳发电机 · 太阳望远镜 · 日食 · 太阳光 · 太阳辐射 · 太阳能 · 太阳物理学 · 太阳日 · 太阳系 · 太阳常数 · 太阳微中子问题 · 中微子振荡 · 蒙德极小期 · 太阳星云 ·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 日震学 · 标准太阳模型

相关

  • 蛙壶菌蛙壶菌(学名: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是一种壶菌门真菌,可以引起两栖类的壶菌病。它们最初是于1998年发现,在其后的十年内,造成了大量两栖类的死亡,引发多个物种灭绝,是为全
  • 北江省北江省(越南语:Tỉnh Bắc Giang/.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华盛顿州华盛顿州(英语:State of Washington),简称华州,是一个位于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的州,北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接俄勒冈州,东临爱达荷州,西邻太平洋。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
  • 冰上曲棍球冰球(英语:ice hockey),又称冰上曲棍球,在加拿大、美国和欧洲的拉脱维亚、瑞典等流行区域直接称为曲棍球(hockey),是1项在冰上进行的团体运动,溜冰者以把冰球打进对手球门为得分目的,
  • 法兰西人第一排:圣女贞德 · 雅克·卡蒂埃 · 笛卡儿 · 莫里哀 · 帕斯卡路易十四 · 伏尔泰 · 德尼·狄德罗 · 拿破仑 第二排:维克多·雨果 · 大仲马 · 伽罗瓦 · 路易·巴士德
  • Clsub2/subOsub3/sub三氧化二氯(Cl2O3)是一种氯氧化物。它是一种深棕色固体,于1967年发现,甚至在0°C以下也会爆炸。 它可以通过ClO2在低温下光解制得,同时产生Cl2O6、Cl2和O2。它的结构被认为是OCl-
  • 陀罗尼陀罗尼(梵语天城文:धारणी,dhāraṇī),意译为“真言”、“总持”、“持明”、“咒语”、“密语”。主要以梵文字母及句子构成。佛教用语,源自古印度语,汉译后经常出现于佛教经
  • span class=nowrapCuSOsub4/sub/span硫酸铜,化学式CuSO4,无水为白色粉末,或因不纯而呈淡灰绿色,是可溶性铜盐。硫酸铜常见的形态为其结晶体,一水合硫酸四水合铜([Cu(H2O)4]SO4·H2O,五水合硫酸铜)为蓝色固体,故俗名为蓝矾
  • 凯特勒凯特勒(Lambert Adolphe Jacques Quetelet,1796年-1874年),19世纪比利时的通才,他既是统计学家、又是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从统计学角度出发看人,认为人的成长是会依从一套既定的法
  • 渔业与水产以下2005年渔业与水产养殖产品产量数据(单位:公吨),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