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殡葬史

✍ dations ◷ 2025-04-03 10:02:20 #中国殡葬史
中国境内流行许多葬礼,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崖葬、悬棺葬、塔葬、海葬、树葬、花葬等。汉族为代表葬礼是土葬,在古代,土葬最能表现阶级和等级的差别,故夏,殷等朝代都用土葬,《周礼》对土葬有极详细的规定,甚至有人殉。土葬形式主要有:竖穴墓、大石墓、瓮棺葬、石棺葬、砖石墓、洞室墓、木椁墓、船棺葬等。土葬之习俗,劳民伤财,滥占耕地,渐为火葬所取代。《周礼》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韩诗外传》说“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诗经·信南山》描写周人在郊外祖先墓地扫墓、祭祀的场景:“我仓既盈,我瘐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孚以侑,以介景福。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孔子认为“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棺椁必重,衣食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以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乡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墨子·节葬》云:“秦之西有仪渠国(今甘肃庆阳及泾川一带)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荀子·大略》云:“氏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孟子·滕文公》云:“上古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盖归反筐里而掩之”。赵晔《吴越春秋》云:“吴亡后,越浮西施与江,令随鸱夷以终。”,意思是西施被沉江,故《管锥藏经》卷六百一十五皮日休五绝《馆娃宫怀古》有“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载述:秦始皇动用72万人为自己建造坟墓,“坟高五十丈,周回五里余,号曰‘皇陵’,至今尚在。”徐天麟《东汉会要》有“禁厚葬”一章,辑录了自光武帝至安帝关于禁止厚葬的诏书,又采王符《潜夫论》中对东汉厚葬陋习的批评。建安十三年,曹冲病重不治,去世时年仅13岁。曹操十分难过,曹丕宽慰曹操,曹操道:“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大幸也”。曹操欲求合葬于司空掾邴原亡女,邴原以“嫁殇非礼”(《周礼·地官·媒氏》有“禁迁葬者,与嫁殇者”)拒绝,后与甄氏亡女合葬。李延寿《南史·扶南国传》载:“死者有四葬,水葬则投之江流;火葬则焚为灰烬;土葬则瘗埋之;鸟葬则弃之中野。”《太平御览》卷47载梁陈间顾野王“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玄奘前往印度,亲见印度人的葬俗,《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载述:“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一曰火葬,积薪焚燎;二曰水葬,沉水漂散;三曰野葬,弃林饲兽。”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条令,规定官民丧葬所使用的扛夫、挽歌人数,明器数量。(《唐会要·葬》)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下令,民间丧葬祭奠不能用金银、锦绣做饰物,不得陈设音乐。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年),规定官民出丧时使用的扛夫、挽歌人数,明器件数,“如用乐,则责罚伶人”。(《宋史·礼志》)《周书·异域传下》(卷50)记载突厥人,“择日,取亡者所乘马及经服用之物,并尸俱焚之,收其余灰,待时而葬”。建隆三年(962年)三月,宋太祖下令禁止火葬:“近代以来,率多火葬,甚愆典礼,自今宜禁之。”(《续通典·礼典》)开宝三年(970年)宋太祖诏令开封府,“禁丧葬之家不得用道、释威仪及装束异色人物前引”(《宋史·礼志》)。司马光说火葬是学习“羌族葬法”(《续通典》卷八十二引司马光《仪书》)。司马光又说:“今世俗信术者妄言,以为葬不择地及岁月日时,则子孙不利,祸殃总至,乃至终丧除服,或十年,或二十年,或终身,或累世犹不葬。”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监登闻鼓院范同上奏,说“今民俗有所谓火化者,生则奉养之具唯恐不至,死则燔爇而弃捐之,何独厚于生而薄于死乎?甚者焚而置之水中,识者见之动心。”“方今火葬之惨,日益炽甚”,并建朝廷立义地令贫民葬亲,“贫无葬地者,许以官地安葬”。次年(1158年)户部侍郎荣儗上言,以为有穷人葬不起,客死他乡者的后人也难于尽使亲尸返里,建议“除豪富士族申严禁止外,贫下之民并客旅远方之人,若有死亡,姑从其便”。宋高宗批准。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第二有云:“于仪凤二年正月十日示灭,颜色不变,屈伸如生。室有异香,经旬不歇,遗言水葬焉。”文惟简《虏廷事实》中记载:“其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采缝之,又以尖苇筒刺于皮肤,沥其膏血且尽,用金银为面具,铜丝络其手足。”元朝规定土著汉人一律土葬(《续通典·礼典》)。洪武三年(1370年)下令,禁止浙江等处的水葬和火葬,违者治以重罪。《明律·礼律》规定:“其从尊长遗言将尸烧化及弃置水中,杖一百。”《明律·刑律·盗贼》则强行规定:“其子孙毁弃(即火葬、水葬)祖父母、父母及奴婢、雇工人毁弃家长死尸者斩。”《明史·礼志》也规定:“若贫无地者,所在官司择宽阔闲地为义冢,俾之葬埋。或有宦游远方,不能归葬者,官给力费以昆之。”明嘉靖《尤溪县志·地理卷·谣俗》记载,“普通民众去世,尸体积柴而焚之”。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清朝公布“丧葬则例”,官民人等“有愿从旧制焚化者,听之”(《清世祖实录》卷三十八)。《大清律》规定:“其从尊长遗言将尸体烧化或置水中,杖一百”;“若私自火葬或水葬父母,按杀人罪论死刑”;“旗人、蒙古丧葬,概不许火化”。清初江南昆山人顾炎武在《日知录·火葬》中讲:“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时已有之。”钱宝廉说,“乡民无知,坚持蚕桑为重,营葬即有碍种桑之见”,故有“火葬之举”(《禁火葬录》)同治时,有些杭州、嘉兴、湖州府人对已经土葬亲人发冢开棺,把尸体烧化,叫作“明葬”;如果尸体业已腐烂,就烧棺材,叫作“暗葬”;有的尸首僵化了,就用斧头劈开了烧化。火化时请僧道念经,并宴请亲友(《禁火葬录》)。许瓒曾《东还纪程》载湖南常德沅江流域有“倒水岩,石皆壁立水滨,逶迤高广”,壁上凿有十洞穴,有个洞穴内藏有五具棺材,“旧传为沉香棺”。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殡葬管理条例》,规定在“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并且提倡骨灰以寄存等占地少的方式(相对于埋葬)保存。近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倡导生态葬,但相关部门在各省强制进行“殡葬改革”运动,引起民间的争议。

相关

  • 遗传指纹分析遗传指纹分析(Genetic fingerprinting)有时也称为基因标定或基因鉴定等,是一种使用通过比较DNA片段来区别不同个体的方法。于1985年,由莱斯特大学的亚历克·杰弗里斯教授发明。
  • 奈良县立医科大学奈良县立医科大学(日语:奈良県立医科大学,英语:Nara Medical University)是位于日本奈良县的一所公立大学,成立于1945年,简称为奈县医、奈良医大或县立医大。1945年奈良县立医学专
  • A14ATC代码A(消化系统和代谢系统)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
  • 冫部,就汉字索引来说,是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十五个(两划的则为第九个)。俗称“两点水”,篆文像冰的花纹。冫部归于二划部首。冫部通常是从左方为部,且无其他部首可
  • 人牛怪运载火箭米诺陶运载火箭是美国发展的一系列固态燃料运载火箭,又称为人牛怪运载火箭,源自LGM-30义勇兵导弹以及LGM-118A和平守护者导弹这两种洲际弹道导弹的改良版。经由轨道科学公司所
  • 昙石山遗址坐标:26°09′01″N 119°08′41″E / 26.15028°N 119.14472°E / 26.15028; 119.14472昙石山遗址位于中国福建省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地处闽江下游北岸,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到
  • 孤独星球孤独星球出版社(英语:Lonely Planet Publications,简称:Lonely Planet,缩写:英语:LP)被认为是世界最大的私人旅游指南出版社,由托尼·韦勒(Tony Wheeler、Maureen Wheeler)夫妇于1972年
  • 断言断言、宣称、主张、声明(assertion)或这概念有以下可能意义:
  • 甲胎蛋白n/an/an/an/an/an/an/an/an/an/aα-胎儿蛋白(英语:Alpha-Fetoprotein,缩写AFP;又译甲种胎儿球蛋白或甲胎蛋白)是一种α-1球蛋白,由胎儿肠胃道、卵黄囊及肝脏分泌,但可经由肾脏排入
  • 自杀预防自杀预防(Suicide prevention)是个雨伞术语,是指区域性公民组织、医疗专业(英语:health professional)人士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为了减少自杀发生率而做的各种努力。除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