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

✍ dations ◷ 2025-08-28 18:04:21 #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
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英语:1960s counterculture movement)是一种反文化反体制行为,这种现象首先发生在英国和美国,之后在19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在西方世界大规模传播。伦敦、纽约和旧金山是早期反文化活动的温床。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演进,反文化运动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并随着美国政府对越南军事干预的扩大而演变为一场革命性的运动。自1960年代以降,美国在一些社会议题上也出现了广泛的紧张态势,其中例如体现在人类性行为、妇女权利、精神药物实验、对传统权威的态度以及对美国梦的诠释。与这些争议问题有关的运动在1960年代的反文化潮流中诞生以及发展。随着这场运动的发展,许多新的文化形式、亚文化先后诞生,波希米亚主义、嬉皮士等另类文化及生活方式应运而生。这种现象在英国入侵时期尤其明显,披头士乐队和其他一些电影制作人的作品受到审查制度的限制。除了创造流行趋势的披头士乐队,其他许多的创意艺术家、作家和思想家,在许多行业和专业内部,推波助澜地定义反文化。有几个因素将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与以前的反独裁运动区分开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婴儿潮”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数量的潜在的对社会不满的年轻人,他们作为美国社会的潜在参与者,重新思考了美国民主主义发展的方向。战后美国国内充裕的财富也使得他们不必过于关注自身及家庭的财政状况,而这些物质必需品是他们主要生活在大萧条时期的父母所必须关心的。这个时代值得注意的是,这场运动中的一系列行为何其起因的很大一部分很快被主流社会所吸收,特别是在美国。反文化运动基本始于1963年11月肯尼迪总统被刺杀事件,它伴随着美国军事介入东南亚的终止和1973年征兵法案的终止而融入流行文化,最终结束于1974年8月尼克森辞去美国总统一职。广义上看,19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从多方面来讲作为一个社会催化剂,使那个时代产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以下人士因为参与19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而著名(民权运动人士不在此列):

相关

  • 青色青色又称绿蓝色,是指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波长大约为500-485奈米。青色可以是指黑色、绿色或蓝色,需根据前后文推断。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青色是木的一种象征;青色在中国文
  • 华盛顿大学华盛顿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缩写为UW),一所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创建于1861年,是美国西岸最古老的大学,也是美国西北部最大的大学。在1990年的
  • 轻水反应堆轻水反应堆(Light Water Reactor, LWR)是指使用水作为冷却剂及慢化剂的核反应堆,包括沸水反应堆和压水反应堆,是目前世界上核反应堆的主要类型。与重水反应堆相比,轻水反应堆比较
  • 上腔静脉上腔静脉(拉丁语:superior vena cava)是一条粗短的静脉干,下端连于右心房上缘,上端由左、右头臂静脉(无名静脉)在右侧第一胸肋结合处的后方汇合而成,垂直下降,在平对第三胸肋关节的下
  • 罗曼语国家罗马语族(又称罗曼语族、拉丁语族),属于印欧语系,是从意大利语族衍生出来的现代语族,主要包括从拉丁语演化而来的现代诸语言。操罗马语族语言的人主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欧洲拉丁
  • 版面费版面费,是指学术期刊向文章发表者收取的一种费用。收取版面费的现象,在世界各国的学术界普遍存在。多数理论型学术刊物,较难走入市场,版面费的收取目的是为了弥补办刊经费的不足
  • 罗托卡特语罗托卡特语(Rotokas)是个由大约4000名布干维尔省(布干维尔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共和国东部的一个岛屿)居民所使用的语言。目前已知罗托卡特语至少有三个方言,它们分别为:中央罗托卡
  • 辅音辅音,或称子音,在调音语音学中是语音的一类,与元音相对,发音的调音环节中气流在调音器官某一部分受到完全或部分阻碍。辅音的发音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成阻——持阻——除阻。这三
  • 麻黄麻黄为汉药,或中药中所称“发散风寒药”;古时别名龙沙、卑相、大麻。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与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采
  • 计算化学计算化学(computational chemistry)是理论化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目的是利用有效的数学近似以及电脑程序计算分子的性质,例如总能量、偶极矩、四极矩、振动频率、反应活性等,并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