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卡氏带
✍ dations ◷ 2025-04-25 14:08:22 #卡氏带
凯氏带(英语:Casparian strip)是高等植物内皮层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的木栓化和木质化的带状增厚部分,主要功能是阻止水分向组织渗透,控制着皮层和维管束之间的物质运输。其宽度随不同种植物而有较大的差异。最初由德国植物学家罗伯·凯斯伯里 (Robert Caspary,1818年–1887年) 于1865年发现其为细胞壁的构造,即以他命名。凯氏带见于初生根的内皮层,而在茎、叶等气生器官中是否存在则仍有争议。凯氏带在植物根部水与无机养分的运输中,主要影响质体外运输途径,亦即水与无机养分经由表皮、外皮层及皮层细胞之细胞壁间质传递运输。水与无机养分来到内皮层细胞时,因凯氏带之不透水性质而转由内皮细胞之细胞膜间质传递,最终进入中柱内的木质部细胞。植物在夜间主动耗能运输行为停止时,可借由凯氏带之不透水性质将无机养分留在内皮层以内,而不至于因浓度梯度的扩散作用使养份散失。
相关
- 同物异名异名(英语:synonyms)或称同物异名,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表示用来指称同一分类单元(taxon)的不同命名,此用词在动物学与植物学上的用法不甚相同。在动物命名上,异名是指用来表示同一个分
- 声学声学是物理学中波动学的一个领域,研究媒质中机械波,包括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研究课题包括声波的产生,接收,转换和声波的各种效应。同时声学测量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测量技术,有着
- FISH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是一种细胞遗传学技术,可以用来对核酸进行检测和定位。荧光标记的核酸探针只和具有高度相似性的核酸杂交,可用于染色体上
- 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科学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科学即时通常所谓的伊斯兰科学、阿拉伯科学,是指中世纪的伊斯兰黄金时代(约750年至1258年)时伊斯兰世界发展出来的科学。在这段时期内印度、伊朗,特别是希腊
- 可观察量在物理学里,特别是在量子力学里,处于某种状态的物理系统,它所具有的一些性质,可以经过一序列的物理运作过程而得知。这些可以得知的性质,称为可观察量(observable)。例如,物理运作可
- 侯朝焕侯朝焕(1936年9月29日-),中国信号处理和声学专家。生于四川自贡。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善恶善(古希腊语:ἀγαθὸν,拉丁语:bonum,英语:goodness),是宗教、哲学、伦理学等范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例如“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善”与“恶”相反。善的含义接近于道德
- 卡盘卡盘是机床上用来夹紧工件的机械装置。依卡盘爪数可分为:依动力可以分为:依结构还可以分为:
- 茚.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尼克劳斯·维尔特尼克劳斯·埃米尔·维尔特(德语:Niklaus Emil Wirth,1934年2月15日-),生于瑞士温特图尔,是瑞士计算机科学家。从1963年到1967年,他成为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部助理教授,之后又在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