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色体
✍ dations ◷ 2025-09-18 19:16:46 #有色体
有色体(英语:Chromoplast,又称杂色体),是植物、藻类等能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通称含有色素的质粒体,常和没有色素的白色体比较。有色体因含有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辣椒红素等色素而呈红色、橘色或黄色,其中类胡萝卜素占一半以上。有色体是进行生产与储存色素的场所,为许多植物花瓣、果实与老叶的颜色来源。有色体大多在植物有色的器官细胞中被发现,如水果和花瓣,其中的色素为这些部位的颜色来源,主要的目的为吸引昆虫等动物前来协助授粉或传播种子,另外也出现在胡萝卜的根部等贮藏结构中。有色体中的超显微结构有许多类型,因不同植物而异,多数为球状(globulous),类胡萝卜素与质粒体小球结合,如向日葵、蒲公英等的花瓣中的有色体;水仙的花瓣与番茄果实的有色体为膜状(membranous),具有多层的膜,类胡萝卜素位于膜上;辣椒果皮与黄瓜花瓣中的有色体呈细丝束状(tubulous),类胡萝卜素位于细丝上;结晶状(crystalline)有色体中的胡萝卜素形成结晶,胡萝卜根部的有色体即属此类;另外有些犁头尖属植物的有色体则有交织成网状的细管组成。有色体和白色体、叶绿体等质粒体关系均很密切,皆是来自蓝绿菌的内共生,在某些情况下可互相转换,如植物的果实成熟时,叶绿体和白色体可以转换成有色体,造成果实的颜色。叶绿体转换成有色体的过程中,其类囊体的膜结构会渐被分解,质粒体小球(plastoglobuli)增加,先形成同时含有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过渡型质粒体,再转换成不含有叶绿素的成熟有色体。
相关
- 呋喃唑酮呋喃唑酮(Furazolidone,曾用名称:痢特灵、硝基呋喃)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和原虫引起的痢疾、肠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患。呋喃唑酮为广谱抗菌药,对常见的革兰氏阴
- 韦格纳肉芽肿肉芽肿并多发性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缩写为GPA),旧称韦格纳肉芽肿(英语:Wegener's granulomatosis,缩写为 WG),又译为华格纳氏肉芽肿,一种自体免疫疾病,发生原因不
- 大肠大肠(英语:large intestine;拉丁语:Intestinum crassum)是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大肠的作用是从肠道内剩余的可消化物质中吸取水分与电解质,将剩余的无用部分形成粪便并
- 心指数心指数 (英语:cardiac index,简称CI)是血流动力学(英语:haemodynamic)中涉及参数的以体表面积(BSA)所计算的每分钟左心室心输出量(英语:cardiac output)(CO),从而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心泵
- 医疗事故医疗事故(英语:medical malpractice;也称为医疗失当或医疗疏失),是一法律诉讼原因,泛指医疗院所与医疗从业人员,在对病患提供医疗服务时,出现不当或怠忽的专业医疗行为过失(失当行为),
- 肉毒杆菌毒素肉毒杆菌毒素(英文:BTX, Botulinum Toxin),也被称为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素,是由肉毒杆菌于厌氧条件下生长时所产生的一类嗜神经性外毒素。肉毒杆菌毒素共有A、B、Cα、Cβ、D、E、
-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英语:Diphtheria Tetanus Pertussis vaccine, DPT,港澳台译为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是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的疫苗(三合一疫苗)。它由百日咳疫苗、精制
- 过敏性变应性结膜炎(英语:allergic conjunctivitis,亦称为过敏性结膜炎或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是结膜的过敏性炎症,虽然症状可能非常明显,但通常不会致盲。在发达国家,估计过敏性结膜炎的患
- 南京人南京人,或称南京直立人和南京猿人,1990年代出土于南京汤山葫芦洞的南京人化石地点。目前有两例复原的南京猿人头骨。“南京猿人I号头骨”,为有病的成年女性,距今约58~62万年。“
- 威尼托语威尼托语并非威尼斯语:威尼托语是威尼托人所讲的一种语言,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罗马时代之初的碑文中人们发现了这种语言,直到公元二世纪,宗教崇拜中还发现有使用这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