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体

✍ dations ◷ 2025-05-15 11:40:23 #有色体
有色体(英语:Chromoplast,又称杂色体),是植物、藻类等能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通称含有色素的质粒体,常和没有色素的白色体比较。有色体因含有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辣椒红素等色素而呈红色、橘色或黄色,其中类胡萝卜素占一半以上。有色体是进行生产与储存色素的场所,为许多植物花瓣、果实与老叶的颜色来源。有色体大多在植物有色的器官细胞中被发现,如水果和花瓣,其中的色素为这些部位的颜色来源,主要的目的为吸引昆虫等动物前来协助授粉或传播种子,另外也出现在胡萝卜的根部等贮藏结构中。有色体中的超显微结构有许多类型,因不同植物而异,多数为球状(globulous),类胡萝卜素与质粒体小球结合,如向日葵、蒲公英等的花瓣中的有色体;水仙的花瓣与番茄果实的有色体为膜状(membranous),具有多层的膜,类胡萝卜素位于膜上;辣椒果皮与黄瓜花瓣中的有色体呈细丝束状(tubulous),类胡萝卜素位于细丝上;结晶状(crystalline)有色体中的胡萝卜素形成结晶,胡萝卜根部的有色体即属此类;另外有些犁头尖属植物的有色体则有交织成网状的细管组成。有色体和白色体、叶绿体等质粒体关系均很密切,皆是来自蓝绿菌的内共生,在某些情况下可互相转换,如植物的果实成熟时,叶绿体和白色体可以转换成有色体,造成果实的颜色。叶绿体转换成有色体的过程中,其类囊体的膜结构会渐被分解,质粒体小球(plastoglobuli)增加,先形成同时含有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过渡型质粒体,再转换成不含有叶绿素的成熟有色体。

相关

  • 阿什肯纳兹犹太人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意第绪语:אשכנזים‎),指的是源于中世纪德国莱茵兰一带的犹太人后裔(阿什肯纳兹在近代指德国)。其中很多人自10世纪至19世纪期间,向东欧迁移。从中世纪到20
  • 人口迁徙人口迁徙是一种人类族群集体或个别改变居住地域的现象,其形式有自愿或非自愿、合法或非法之别,原因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资源短缺、气候变迁、战争、奴隶贸易、种族清洗、政治迫
  • 内分泌人体内部有维持恒定现象的功能,因此有赖于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来共同运作。内分泌系统(Endocrine)是负责调控动物体内各种生理功能正常运作的两大控制系统之一,由分泌激素(荷尔
  • 尸体尸体,是相对于生物的概念,指生物体死亡后遗留的尚未完全腐烂的躯体。至于完全腐坏、仅残余骨骼组织的动物尸体则称为骸骨,亦称白骨、骷髅、遗骨等,其中“骷髅”一词可能带有恐惧
  • 子囊子囊(ascus)是子囊菌门真菌通过单倍体胞核进行有性生殖并辗转产生而产生子囊孢子的细胞。子囊一般位于产囊菌丝的顶端,形状不一,多数子囊呈现圆柱状,也有瓶状或棒状。子囊大多通
  • 商品在经济学和会计学上,商品(英语:Good),或物品、货物,是一种用于满足购买者欲望和需求的产品,同时提供效用,例如为购物的消费者提供效用。狭义概念中的商品是一种有形的物质产品,区别于
  • 抗酸染色抗酸染色(英语:Acid-fast stain)由保罗·埃尔利希首次创立,该染色法是用于鉴定抗酸性生物(主要是分枝杆菌属)的细菌学染色法。后来该法被两位德国医生改进:细菌学家弗兰兹·齐尔(185
  • 化学键化学键(英语:Chemical Bond)是一种粒子间的结合模式,其中粒子可以是原子或离子。透过化学键,粒子可组成多原子的化学物质。键由两相反电荷间的电磁力引起,电荷可能来自电子和原子
  • 宇宙飞行员航天员是指接受航天训练后,指挥、操纵或搭乘航天器的人员。在美国,以旅行高度超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astronaut”。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定义的宇宙航行则需超过100公
  • 甲氧氟醚甲氧氟醚(INN),商品名Penthrane,是种在1970和80年代相当流行的卤代醚全身麻醉药。本化合物由威廉·穆勒(William T. Miller)在曼克顿计划的技术积累之上于1948年首次合成。甲氧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