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体

✍ dations ◷ 2025-04-03 12:34:04 #有色体
有色体(英语:Chromoplast,又称杂色体),是植物、藻类等能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通称含有色素的质粒体,常和没有色素的白色体比较。有色体因含有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辣椒红素等色素而呈红色、橘色或黄色,其中类胡萝卜素占一半以上。有色体是进行生产与储存色素的场所,为许多植物花瓣、果实与老叶的颜色来源。有色体大多在植物有色的器官细胞中被发现,如水果和花瓣,其中的色素为这些部位的颜色来源,主要的目的为吸引昆虫等动物前来协助授粉或传播种子,另外也出现在胡萝卜的根部等贮藏结构中。有色体中的超显微结构有许多类型,因不同植物而异,多数为球状(globulous),类胡萝卜素与质粒体小球结合,如向日葵、蒲公英等的花瓣中的有色体;水仙的花瓣与番茄果实的有色体为膜状(membranous),具有多层的膜,类胡萝卜素位于膜上;辣椒果皮与黄瓜花瓣中的有色体呈细丝束状(tubulous),类胡萝卜素位于细丝上;结晶状(crystalline)有色体中的胡萝卜素形成结晶,胡萝卜根部的有色体即属此类;另外有些犁头尖属植物的有色体则有交织成网状的细管组成。有色体和白色体、叶绿体等质粒体关系均很密切,皆是来自蓝绿菌的内共生,在某些情况下可互相转换,如植物的果实成熟时,叶绿体和白色体可以转换成有色体,造成果实的颜色。叶绿体转换成有色体的过程中,其类囊体的膜结构会渐被分解,质粒体小球(plastoglobuli)增加,先形成同时含有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过渡型质粒体,再转换成不含有叶绿素的成熟有色体。

相关

  • 好氧好氧生物(英语:Aerobic organism,或 aerobe),又译为好气生物、耗氧生物、需氧生物,是能在有氧的环境中生存及生长的生物。好氧生物利用氧的化学反应来分解糖及脂肪,以获得能量。几
  • 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英语:Aspartate Transaminase,缩写 AST),也称作谷草转氨酶(SGOT),是一种磷酸吡哆醛蛋白质,也可以作用于L-苯丙氨酸、L-酪氨酸和L-色氨酸(EC 2.6.1.1)。谷草转氨酶
  • 交沙霉素交沙霉素又称为“角沙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子中包含一个14元环)。交沙霉素为白色或微黄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极易溶于乙醇、乙醚或氯仿,极微溶于水。该抗生素由那
  • ALT谷丙转氨酶(英文:Alanine transaminase,缩写ALT)是一种转氨酶(EC 2.6.1.2,存在于血浆及多种身体组织中,但最常见与肝脏关联。也叫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英语:serum glutamate pyruv
  • 听觉听觉指声源的振动所引起的声波,通过外耳和中耳组成的传音系统传递到内耳,经内耳的环能作用将声波的机械能转变为听觉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后者传送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而产生的主观
  • 身高身高,又称身长,是指一个人从头顶到脚底的身体长度。成年人的身高有一个标准范围,并且在同民族同性别内部遵循正态分布。身高的标准范围可以用正态分布中的标准差(σ)定义的z-scor
  • 固醇固醇(英语:Sterols,或称.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
  • 超级单体超级胞(英语:Supercell)是雷暴的一种,拥有深厚、持续旋转上升气流(英语:Vertical draft)的中气旋(英语:Mesocyclone)。由于这个原因,这些雷暴有时被称为旋转雷暴(rotating thunderstorms
  • 洗剂是一种低黏度到中黏度的外用制剂,用于未破的皮肤,常为水粉混合物。与其对比的是霜和凝胶,它们具有高黏度。乳液可以直接用手,或是干净的布、棉毛纺织品、纱布等涂抹于皮肤上
  • 翁布里亚语翁布里亚语是一门已经灭绝的语言,曾在古意大利的翁布里亚地区使用,操这种语言的人被称作翁布里人,他们曾经生活在特维雷河的上游东部地区。翁布里亚语由流传至今的三十座牌铭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