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地质历史

✍ dations ◷ 2025-04-30 13:37:13 #氧气地质历史

光合作用发生之前,地球大气中没有氧气。35亿年前,原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氧气氧化了裸露的金属。氧化铁在海底沉积,形成条状铁层。大氧化事件开始5000万年后,大气层中才开始积累氧气。由于此时植物还没有诞生,前寒武纪产氧速率较慢,浓度不到今天的10%。此时氧气浓度波动较大,19亿年前,大气层可能不存在氧气。此时氧气浓度对生命影响较小。寒武纪以后多细胞生物大量繁殖,氧气浓度波动才会使生物大量灭绝。

氧气浓度上升,生命演化逐渐复杂,因为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的物质利用率更高。寒武纪以来,大气层氧气浓度在15%到35%之间波动。氧气浓度于3亿年前石炭纪时达到峰值,此时大气氧含量约为35%。氧浓度高的大气使节肢动物体型庞大。虽然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等活动对二氧化碳大气含量影响显著,但对于氧气的影响微乎其微。

大氧化事件中,大气氧含量猛增,许多厌氧生物因此死亡。氧气浓度变化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是阿瓦隆大爆发(英语:Avalon explosion)和寒武纪大爆发可能的原因。氧气浓度也会影响动物体型大小和生物多样性。数据显示,大氧化事件后不久,生物数量猛增100倍。氧气浓度也会影响生物体型。石炭纪时期大气氧含量约为35%,节肢动物体型庞大,而石炭纪之后昆虫体型逐渐变小。

一种观点认为,氧浓度上升会加快生物进化的速率。最后一次雪球地球结束时,大气氧含量增加,开始出现多细胞生命。但是这种关联并不明显,理论也遭到质疑。氧浓度较低时,生物尚未进化到可以固氮的阶段,可利用的含氮有机物较少,存在周期性的“氮危机”,海洋可能不适合生物生存。氧气浓度上升只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之一。氧浓度上升后,动物立即出现,并保存在化石记录中。此外,类似于大气缺氧,海洋缺氮等不适于宏观生命生存的条件,在寒武纪早期和白垩纪晚期时常出现,但是对多细胞生物没有明显的影响。这可能表明在寒武纪以前,海洋沉积物反映大气和地壳的化学组成的方式与现在不同,因为那时没有浮游生物进行物质循环。

富氧大气能更快的风化岩石,促进铁、磷等元素的循环,对物种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起重要作用。

相关

  • 乳腺乳腺是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拥有的,为了产生乳汁哺育后代的腺体。它是一种皮腺,属于汗腺的变形体。亦是哺乳动物中所有雌性的共同特征,且雄性的乳腺一般因退化而无功能,仅有少量痕迹
  • 阿尔菲耶里维托里奥·阿尔菲耶里伯爵(意大利语:conte Vittorio Alfieri,1749年1月16日-1803年10月8日)是意大利剧作家和诗人。他被誉为“意大利悲剧的奠基人”。阿尔菲耶里于1749年1月16日
  • 岩藻黄质褐藻素(Fucoxanthin)是分子式为C42H58O6的叶黄素类,是褐藻纲的叶绿体中常见的色素,也存在在及大部分不等鞭毛类生物中,使其有褐色至绿色的色泽。褐藻素会吸收可见光谱中蓝绿色至
  • 阿隆佐·邱奇阿隆佐·邱奇(Alonzo Church,1903年6月14日-1995年8月11日)是美国数学家,1936年发表可计算函数的第一份精确定义,对算法理论的系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邱奇在普林斯顿大学受教并工
  • 软钎焊软钎焊、软焊(英语:soldering)是一种利用熔化熔点较低金属来连结其他金属工件的制造过程。被熔化的金属一般称为焊料,一般其熔点低于摄氏400度。软钎焊和硬钎焊的差异是在于焊料
  • 邱昊奇邱昊奇(David Chiu,1988年2月10日-),本名邱孝尊,曾使用艺名邱诘原,台湾男艺人。曾是王力宏和萧亚轩的演唱会舞者。
  • 武士 (春秋战国)武士,中华文化多称为士,原为春秋时期专由贵族任职的官衔,到战国时代慢慢演变为具有特殊才能的能人异士之尊称,如勇士或策士,此类人多为平民出身,最终“士”成为专指贵族门下负责武
  • 珠江路珠江路是南京的高科技中心,位于南京市中心、玄武区辖区内的一条东西向道路,东至北安门街、西至中山路,与南侧的中山东路、长江路以及北侧的北京东路平行,全长约4.3公里。中间与龙蟠中路、太平北路、丹凤街交汇。珠江路在明清时代已经形成街巷,有一段在明朝为洪武街。清代该路各段名称为:焦状元巷(中山路至鱼市街)、三眼井(鱼市街至莲花桥)、洪武街(莲花桥至成贤街)、珍珠桥(成贤街至太平桥北)、大影壁(太平桥至小营路)。1935年在南京首都建设中拓宽形成城市中部的一条东西干道,命名为珠江路。珠江路科技街是南京市电脑软、硬
  • 孔光临孔光临(1933年-),女,辽宁绥中人,中国半导体物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英语:2,4-Dimethyl-6--butylphenol)是一种芳香化合物,化学式Me2(-Bu)C6H2OH(Me为甲基,-Bu为叔丁基),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油状液体,用于抗氧化剂和紫外线稳定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