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T

✍ dations ◷ 2025-09-08 03:52:25 #DCT
离散余弦变换(英语: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是与傅里叶变换相关的一种变换,类似于离散傅里叶变换,但是只使用实数。离散余弦变换相当于一个长度大概是它两倍的离散傅里叶变换,这个离散傅里叶变换是对一个实偶函数进行的(因为一个实偶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仍然是一个实偶函数),在有些变形里面需要将输入或者输出的位置移动半个单位(DCT有8种标准类型,其中4种是常见的)。最常用的一种离散余弦变换的类型是下面给出的第二种类型,通常我们所说的离散余弦变换指的就是这种。它的逆,也就是下面给出的第三种类型,通常相应的被称为"反离散余弦变换","逆离散余弦变换"或者"IDCT"。有两个相关的变换,一个是离散正弦变换,它相当于一个长度大概是它两倍的实奇函数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另一个是改进的离散余弦变换,它相当于对交叠的数据进行离散余弦变换。离散余弦变换,尤其是它的第二种类型,经常被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使用,用于对信号和图像(包括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进行有损数据压缩。这是由于离散余弦变换具有很强的"能量集中"特性:大多数的自然信号(包括声音和图像)的能量都集中在离散余弦变换后的低频部分,而且当信号具有接近马尔可夫过程的统计特性时,离散余弦变换的去相关性接近于K-L变换(Karhunen-Loève变换——它具有最优的去相关性)的性能。例如,在静止图像编码标准JPEG中,在运动图像编码标准MJPEG和MPEG的各个标准中都使用了离散余弦变换。在这些标准制中都使用了二维的第二种类型离散余弦变换,并将结果进行量化之后进行熵编码。这时对应第二种类型离散余弦变换中的n通常是8,并用该公式对每个8x8块的每行进行变换,然后每列进行变换。得到的是一个8x8的变换系数矩阵。其中(0,0)位置的元素就是直流分量,矩阵中的其他元素根据其位置表示不同频率的交流分量。一个类似的变换, 改进的离散余弦变换被用在高级音频编码,Vorbis和MP3音频压缩当中。离散余弦变换也经常被用来使用谱方法来解偏微分方程,这时候离散余弦变换的不同的变量对应着数组两端不同的奇/偶边界条件。形式上来看,离散余弦变换是一个线性的可逆函数 F : R n → R n {displaystyle F:R^{n}rightarrow R^{n}} 其中R是实数集,或者等价的说一个 n × n {displaystyle ntimes n} 的方阵。离散余弦变换有几种变形的形式, 它们都是根据下面的某一个公式把 n {displaystyle n} 个实数 x 0 , … , x n − 1 {displaystyle x_{0},ldots ,x_{n-1}} 变换到另外 n {displaystyle n} 个实数 f 0 , … , f n − 1 {displaystyle f_{0},ldots ,f_{n-1}} 的操作。有些人认为应该将 x 0 {displaystyle x_{0}} 和 x n − 1 {displaystyle x_{n-1}} 乘以 2 {displaystyle {sqrt {2}}} ,相应的将 f 0 {displaystyle f_{0}} 和 f n − 1 {displaystyle f_{n-1}} 乘以 1 2 {displaystyle {frac {1}{sqrt {2}}}} 。这样做的结果是这种DCT-I矩阵变为了正交矩阵(再乘一个系数的话),但是这样就不能直接和一个实偶离散傅里叶变换对应了。一个 n = 5 {displaystyle n=5} 的对实数abcde的DCT-I型变换等价于一个8点的对实数abcdedcb(偶对称)的DFT变换,结果再除以2(对应的,DCT-II~DCT-IV相对等价的DFT有一个半个抽样的位移)。需要指出的是,DCT-I不适用于 n < 2 {displaystyle n<2} 的情况(其它的DCT类型都适用于所有的整数n)。所以,DCT-I暗示的边界条件是: x k {displaystyle x_{k}} 相对于 k = 0 {displaystyle k=0} 点偶对称,并且相对于 k = n − 1 {displaystyle k=n-1} 点偶对称; 对 f m {displaystyle f_{m}} 的情况也类似。DCT-II大概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通常直接被称为DCT。有些人更进一步的将 f 0 {displaystyle f_{0}} 再乘以 1 2 {displaystyle {frac {1}{sqrt {2}}}} (参见下面的DCT-III型的对应修改)。这将使得DCT-II成为正交矩阵(再乘一个系数的话),但是这样就不能直接和一个有半个抽样位移的实偶离散傅里叶变换对应了。所以,DCT-II暗示的边界条件是: x k {displaystyle x_{k}} 相对于 k = − 1 2 {displaystyle k=-{frac {1}{2}}} 点偶对称,并且相对于 k = n − 1 2 {displaystyle k=n-{frac {1}{2}}} 点奇对称; 对 f m {displaystyle f_{m}} 相对于 m = 0 {displaystyle m=0} 点偶对称,并且相对于 m = n {displaystyle m=n} 点奇对称。因为这是DCT-II的逆变换(再乘一个系数的话),这种变形通常被简单的称为逆离散余弦变换。有些人更进一步的将 x 0 {displaystyle x_{0}} 再乘以 2 {displaystyle {sqrt {2}}} (参见上面的DCT-II型的对应修改),这将使得DCT-III成为正交矩阵(再乘一个系数的话),但是这样就不能直接和一个结果有半个抽样位移的实偶离散傅里叶变换对应了。所以,DCT-III暗示的边界条件是: x k {displaystyle x_{k}} 相对于 k = 0 {displaystyle k=0} 点偶对称,并且相对于 k = n {displaystyle k=n} 点奇对称; 对 f m {displaystyle f_{m}} 相对于 m = − 1 2 {displaystyle m=-{frac {1}{2}}} 点偶对称,并且相对于 m = n − 1 2 {displaystyle m=n-{frac {1}{2}}} 点偶对称。DCT-IV对应的矩阵是正交矩阵(再乘一个系数的话)。一种DCT-IV的变形,将不同的变换的数据重叠起来,被称为改进的离散余弦变换。DCT-IV暗示的边界条件是: x k {displaystyle x_{k}} 相对于 k = − 1 2 {displaystyle k=-{frac {1}{2}}} 点偶对称,并且相对于 k = n − 1 2 {displaystyle k=n-{frac {1}{2}}} 点奇对称;对 f m {displaystyle f_{m}} 类似。上面提到的DCT I~IV是和偶数阶的实偶DFT对应的。原则上,还有四种DCT变换(Martucci, 1994)是和奇数阶的实偶DFT对应的,它们在分母中都有一个 n + 1 2 {displaystyle n+{frac {1}{2}}} 的系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几种变型很少被用到。最平凡的和奇数阶的实偶DFT对应的DCT是1阶的DCT(1也是奇数),可以说变换只是乘上一个系数 a {displaystyle a} 而已,对应于DCT-V的长度为1的状况。DCT-I的反变换是把DCT-I乘以系数 2 n − 1 {displaystyle {frac {2}{n-1}}} 。 DCT-IV的反变换是把DCT-IV乘以系数 2 n {displaystyle {frac {2}{n}}} 。 DCT-II的反变换是把DCT-III乘以系数 2 n {displaystyle {frac {2}{n}}} ,反之亦然。和离散傅里叶变换类似,变化前面的归一化系数仅仅是常规而已,改变这个系数并不改变变换的性质。例如,有些人喜欢在DCT-II变换的前面乘以 2 n {displaystyle {sqrt {frac {2}{n}}}} ,这样反变换从形式上就和变换更相似,而不需要另外的归一化系数。尽管直接使用公式进行变换需要进行 O ( n 2 ) {displaystyle O(n^{2})} 次操作,但是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类似,我们有复杂度为 O ( n log ⁡ ( n ) ) {displaystyle O(nlog(n))} 的快速算法,这就是常常被称做蝶形变换的一种分解算法。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来计算DCT,这时候需要 O ( n ) {displaystyle O(n)} 的预操作和后操作。

相关

  • 关节炎关节炎(英语:Arthritis)一词,常被用来指任何会影响关节的疾病,症状常包括关节疼痛和僵硬,其他可能的症状包括发红、发热、肿胀(英语:Joint effusion)、患病关节活动度(英语:range of mo
  • 赤道赤道通常指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长40,075.02千米(24,901英里)。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
  • 线粒体膜间隙线粒体膜间隙(英语:Intermembrane space of mitochondria)也称为“线粒体膜间间隙”,是线粒体外膜与线粒体内膜之间的空隙,宽约6-8nm,其中充满无定形液体。由于线粒体外膜含有孔蛋
  • 细胞衣糖萼(也称为细胞外基质)是糖蛋白和糖脂覆盖物,其围绕在一些细菌,上皮细胞和其他细胞的细胞膜上。大多数动物上皮细胞在其质膜的外表面上具有类似绒毛的涂层。 该涂层由几种膜糖
  • 欧付宝电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坐标:25°03′22.9″N 121°36′49.8″E / 25.056361°N 121.613833°E / 25.056361; 121.613833欧付宝电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英语:O'Pay Electronic Payment CO.,Ltd.)为一家台
  • 国际机场国际机场是指可接受来自其它国家的班机着陆和起飞的机场。这类机场通常较大,且通常有较长的跑道和设施以供常用于国际或洲际航行的大型飞机使用,并设有海关等边境管制(CIQ)设施
  • Cryptosporidium parvum小隐胞子虫(学名:Cryptosporidium parvum)是引起隐胞子虫病的其中一种病原寄生虫,主要寄生在哺乳动物的肠道。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饮用了含小隐胞子虫卵囊(Oocysts)的水所引起。在
  • 亚洲地区八纮一宇是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家格言,日本政府宣传部门的解释是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意思,但在当时的氛围下,实质上是服务军方的侵略扩张政策,从军备、政治体制、
  • 维希政府维希法国(法语:Régime de Vichy),正式国名为法兰西国(法语:État français),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控制下的法国政府;它也被称为维希政权、维希政府,简称“维希”。1940年6月
  • 电台网电台广播网(英语:Radio Network)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单工广播网,主要用于公共信息和娱乐传媒业务;另一种则是双工系统,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或公共安全事务,例如警察、消防、出租车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