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数
✍ dations ◷ 2025-07-19 06:49:06 #对数
在数学中,对数是幂运算的逆运算。亦即是说,假如
x
=
β
y
{displaystyle x=beta ^{y}}
,则有其中
β
{displaystyle beta }
是对数的底(也称为基数),而
y
{displaystyle y}
就是
x
{displaystyle x}
(对于底数
β
{displaystyle beta }
)的对数。底数
β
{displaystyle beta }
的值一定不能是1或0(在扩展到复数的复对数情况下不能是1的方根),典型的是
e
{displaystyle e}
、 10或2当
x
{displaystyle x}
和
β
{displaystyle beta }
进一步限制为正实数的时候,对数是1个唯一的实数。
例如,因为我们可以得出用日常语言说,即“81以3为底的对数是4”。15世纪时,法国数学家许凯和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开展研究工作时产生了发展对数的思想,他们,尤其是后者,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关系作了一些研究。但他们并没有使其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一般认为对数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期间由苏格兰数学家约翰·纳皮尔男爵和瑞士工程师约斯特·比尔吉发明。比尔吉曾担任过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的助手,因此会经常接触到复杂的天文计算,他也因此产生了化简数值计算的想法。比尔吉受到了施蒂费尔相关工作的影响,他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关系作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并于1610年前后发明了对数,但直到10年后(1620年),他才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表》中对外发布了他的思想。纳皮尔是一位苏格兰贵族,对数值的计算有很深的研究。为了找到简化球面三角计算的方法,他也产生了发展对数的想法。1614年,他在自己的书籍《奇妙的对数表的描述》上发布了自己的对数表,相较比尔吉早了6年。纳皮尔发明的纳皮尔算筹用加减法代替了乘除法,成功简化了乘除法的运算,他的对数被后人称为纳皮尔对数,记法为Nap·logx。1624年,英国数学家布里格斯的书籍《对数算术》成功出版,书中写有14位常用对数表。布里格斯率先采用了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而现在它已通用。他还制作了正弦和正切的对数表。荷兰数学家兼出版商弗拉克在布里格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他出版的数个对数表在欧洲迅速普及起来。17世纪中叶(清朝初年),中国数学家薛凤祚和波兰传教士穆尼阁合作完成了中国最早的对数著作《比例对数表》(又名《历学会通》),对数自此传入中国。此书称真数为“原数”,对数为“比例数”。而《数理精蕴》中则称作对数比例:“对数比例乃西士若往·纳白尔所作,以借数与真数对列成表,故名对数表。”中国后来普遍称之为“对数”。对数对科学的进步有所贡献,特别是对天文学,使某些繁难的计算成为可能。在计算器和计算机发明之前,它持久的用于测量、航海、和其他实用数学分支中。对数符号
log
{displaystyle log }
出自拉丁文logarithm,最早由1632年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里所使用。纳皮尔在表示对数时套用logarithm整个词,并未作简化。1624年,开普勒才把对数符号简化为Log,奥特雷得在1647年也用简化了的Log。1893年,皮亚诺用
l
o
g
{displaystyle log}
x及Logx分别表示以
e
{displaystyle e}
为底的对数和以10为底的对数。1902年,施托尔茨等人以
a
log
.
b
{displaystyle alog .b}
表示以
a
{displaystyle a}
为底的
b
{displaystyle b}
的对数。20世纪初,形成了对数的现代表示
log
α
N
{displaystyle log _{alpha }mathrm {N} }
。为了使用方便,人们逐渐把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及以无理数
e
{displaystyle e}
为底的自然对数分别记作
lg
N
{displaystyle lg N}
和
ln
N
{displaystyle ln N}
。函数
log
α
x
{displaystyle log _{alpha }x}
依赖于
α
{displaystyle alpha }
和
x
{displaystyle x}
二者,但是术语对数函数在标准用法中用来称呼形如
log
α
x
{displaystyle log _{alpha }x}
的函数,在其中底数
α
{displaystyle alpha }
是固定的而只有一个参数
α
{displaystyle alpha }
。所以对每个基
α
=
|
R
|
≠
0
,
1
{displaystyle alpha =|R|neq 0,1}
的值(不得是负数、0或1)只有唯一的对数函数。从这个角度看,底数
α
{displaystyle alpha }
的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
y
=
α
x
{displaystyle y=alpha ^{x}}
的反函数。词语“对数”经常用来称呼对数函数自身和这个函数的1个特定值。对数函数图像和指数函数图像关于直线
y
=
x
{displaystyle y=x}
对称,互为逆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有:log
α
M
N
=
log
α
β
m
β
n
=
log
α
β
m
+
n
=
(
m
+
n
)
log
α
β
=
m
log
α
β
+
n
log
α
β
=
log
α
β
m
+
log
α
β
n
=
log
α
M
+
log
α
N
log
α
M
N
=
log
α
M
+
log
α
1
N
=
log
α
M
−
log
α
N
{displaystyle {begin{aligned}log _{alpha } M!N&=log _{alpha } beta ^{m}!beta ^{n}\&=log _{alpha } beta ^{m+n}\&=(m+n)log _{alpha }!beta \&=mlog _{alpha }!beta +nlog _{alpha }!beta \&=log _{alpha } beta ^{m}+log _{alpha } beta ^{n}\&=log _{alpha }!M+log _{alpha }!N\log _{alpha }!{frac {M}{N}}&=log _{alpha }!M+log _{alpha }!{frac {1}{N}}\&=log _{alpha }!M-log _{alpha }!Nend{aligned}}}
公式左侧是
(
α
c
)
b
{displaystyle (alpha ^{c})^{b}}
公式右侧是
(
α
b
)
c
{displaystyle (alpha ^{b})^{c}}如果
n
{displaystyle n}
是自然数,
β
n
{displaystyle {beta }^{n}}
表示等于
β
{displaystyle beta }
的
n
{displaystyle n}
个因子的乘积:但是,如果
β
{displaystyle beta }
是不等于1的正实数,这个定义可以扩展到在一个域中的任何实数
n
{displaystyle n}
(参见幂)。类似的,对数函数可以定义于任何正实数。对于不等于1的每个正底数
β
{displaystyle beta }
,有一个对数函数和一个指数函数,它们互为反函数。对数可以简化乘法运算为加法,除法为减法,幂运算为乘法,根运算为除法。所以,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之前,对数对进行冗长的数值运算是很有用的,它们广泛的用于天文、工程、航海和测绘等领域中。它们有重要的数学性质而在今天仍在广泛使用中。最常用做底数的是e、10和2。
在数学分析中,以
e
{displaystyle e}
为底对数很常见。另一方面,以10为底对数在十进制表示法中,手工计算很容易:所以
log
10
x
{displaystyle log _{10}x}
表示正整数
x
{displaystyle x}
的位数:数字的十进制位数是严格大于
log
10
x
{displaystyle log _{10}x}
的最小的整数。例如
log
10
1430
≈
3.15
{displaystyle log _{10}1430approx 3.15}
,下一个整数是4,即1430的位数。以2为底的对数常用于计算机科学,因为计算机中二进制很普及。当然上面的算法也可推广到二进制:严格大于
log
2
x
{displaystyle log _{2}x}
的最小整数是
x
{displaystyle x}
在二进制下的位数。事实上经由简单推导即可得知,floor(logpx)+1 得到
x
{displaystyle x}
在
p
{displaystyle p}
进制下的位数:若
x
{displaystyle x}
在
p
{displaystyle p}
进制下有
n
{displaystyle n}
位,则
p
n
−
1
≤
x
<
p
n
{displaystyle p^{n-1}leq x<p^{n}}
;而
p
{displaystyle p}
是不小于 2 的正整数导致以其为底的
log
p
x
{displaystyle log _{p}x}
是增函数,故三边取对数得
n
−
1
≤
log
p
x
<
n
{displaystyle n-1leq log _{p}x<n}
,取下整正好得到
n
−
1
{displaystyle n-1}
。下表列出了这些底数的常用的对数符号以及他们所使用的领域。许多学科都写
log
(
x
)
{displaystyle log(x)}
来代替
log
b
(
x
)
{displaystyle log _{b}(x)}
,而
b
{displaystyle b}
的值根据前后文可以确定。记号
b
log
(
x
)
{displaystyle ^{b}log(x)}
也出现过。“ISO表示法”(ISO 31-11(英语:ISO 31-11))一列指定了ISO推荐的表示方法。尽管有很多有用的恒等式,对计算器最重要的是找到不是建造于计算器内的底数(通常是
log
e
{displaystyle log _{e}}
和
log
10
{displaystyle log _{10}}
)的其他底数的对数。要使用其他底数
β
{displaystyle beta }
找到底数
α
{displaystyle alpha }
的对数:此外,这个结果蕴涵了所有对数函数(任意底数)都是相互类似的。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134217728底数2的对数:对数对解幂是未知的方程是有用的。它们有简单的导数,所以它们经常用在解积分中。对数是三个相关的函数中的一个。在等式
b
n
=
x
{displaystyle b^{n}=x}
中,
b
{displaystyle b}
可以从
x
{displaystyle x}
的
n
{displaystyle n}
次方根,
n
{displaystyle n}
从
x
{displaystyle x}
的
b
{displaystyle b}
底数的对数,
x
{displaystyle x}
从
b
{displaystyle b}
的
n
{displaystyle n}
次的幂来确定。参见对数恒等式得到掌控对数函数的一些规则。对数把注意力从平常的数转移到了幂。只要使用相同的底数,就会使特定运算更容易:这些关系使在两个数上的这种运算更快,在加法计算器出现之前正确的使用对数是基本技能。从纯数学的观点来看,恒等式:
log
α
M
N
=
log
α
M
+
log
α
N
{displaystyle log _{alpha }mathrm {M} mathrm {N} =log _{alpha }mathrm {M} +log _{alpha }mathrm {N} !}
,
在两种意义上是基本的。首先,其他3个算术性质可以从它得出。进一步的,它表达了在正实数的乘法群和所有实数的加法群之间的同构。对数函数是从正实数的乘法群到实数的加法群的唯一连续同构。复对数计算公式:自然对数函数的导数是通过应用换底规则,其他底数的导数是自然对数
ln
x
{displaystyle ln x,}
的不定积分是而其他底数对数的不定积分是有一些级数用来计算自然对数。最简单和低效的是:下做推导:由在两边积分得到设
z
=
1
−
x
{displaystyle z=1-x!}
并因此
x
=
−
(
z
−
1
)
{displaystyle x=-(z-1)!}
,得到更有效率的级数是基于反双曲函数的对带有正实部的
z
{displaystyle z}
。推导:代换
−
x
{displaystyle -x}
为
x
{displaystyle x}
,得到做减法,得到设
z
=
1
+
x
1
−
x
{displaystyle z={frac {1+x}{1-x}}!}
并因此
x
=
z
−
1
z
+
1
{displaystyle x={frac {z-1}{z+1}}!}
,得到例如,应用这个级数于得到并因此在这里我们在第一行的总和中提出了因数
1
10
{displaystyle {frac {1}{10}}}
。对于任何其他底数
β
{displaystyle beta }
,我们使用多数计算机语言把
log
(
x
)
{displaystyle log(x)}
用做自然对数,而常用对数典型的指示为log10(x)。参数和返回值典型的是浮点数据类型。因为参数是浮点数,可以有用的做如下考虑:浮点数值
x
{displaystyle x}
被表示为尾数
m
{displaystyle m}
和指数
n
{displaystyle n}
所形成的因此所以,替代计算
ln
(
x
)
{displaystyle ln(x)}
,我们计算对某个
m
{displaystyle m}
的
ln
(
m
)
{displaystyle ln(m)}
使得
1
≤
m
≤
2
{displaystyle 1leq mleq 2}
。有在这个范围内的
m
{displaystyle m}
意味着值
u
=
m
−
1
m
+
1
{displaystyle u={frac {m-1}{m+1}}}
总是在范围
0
≤
u
<
1
3
{displaystyle 0leq u<{frac {1}{3}}}
内。某些机器使用在范围
0.5
≤
m
<
1
{displaystyle 0.5leq m<1}
内的尾数,并且在这个情况下
u
{displaystyle u}
的值将在范围
−
1
3
<
u
≤
0
{displaystyle -{frac {1}{3}}<uleq 0}
内。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这个级数都是更容易计算的。普通的正实数的对数一般化为负数和复数参数,尽管它是多值函数,需要终止在分支点0上的分支切割,来制作一个普通函数或主分支。复数
z
{displaystyle z}
的(底数
e
{displaystyle e}
)的对数是复数
ln
(
|
z
|
)
+
i
arg
(
z
)
{displaystyle ln(leftvert zrightvert )+iarg(z)}
,这里的
|
z
|
{displaystyle leftvert zrightvert }
是
z
{displaystyle z}
的模,
arg
(
z
)
{displaystyle arg(z)}
是辐角,而
i
{displaystyle i}
是虚单位;详情参见复对数。离散对数是在有限群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它涉及到解方程
b
n
=
x
{displaystyle b^{n}=x}
,这里的
b
{displaystyle b}
和
x
{displaystyle x}
是这个群的元素,而
n
{displaystyle n}
是指定在群运算上的幂。对于某些有限群,据信离散对数是非常难计算的,而离散指数非常容易。这种不对称性可用于公开密钥加密。矩阵对数是矩阵指数的反函数。对于不等于1的每个正数
b
{displaystyle b}
,函数
log
b
(
x
)
{displaystyle log _{b}(x)}
是从在乘法下的正实数的群到在加法下(所有)实数的群的同构。它们是唯一的连续的这种同构。对数函数可以扩展为在乘法下正实数的拓扑空间的哈尔测度。在发明计算器之前,使用对数意味着查对数表,它必须手工建立。
相关
- 营养体营养体(Trophosome;源自trophē),亦作滋养体,是一种在部分原口动物(例如:须腕科物种)体腔(英语:coelomic cavity)内的深绿棕色海绵组织器官,用来储存内共生细菌,以为其宿主提供完全营养。
- 显生元显生宙(Phanerozoic),或称显生元、显生代,是5.41亿年前大量生物出现的时期。显生宙即意为这个时期地球上有显著的生物出现。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统称为隐生元或
- 詹姆斯·格利姆詹姆斯·吉尔伯特·格利姆(英语:James Gilbert Glimm,1934年3月24日-),美国数学家,美国数学学会前主席,石溪大学杰出教授。
- 赵永馨赵永馨(1963年5月31日-),前艺名赵咏馨,本名赵永信,台湾知名女演员。台湾台北市人,籍贯山东高密县,现居新北市板桥区,为国光艺校第一届毕业生。1983年演出首部电视剧《玉女神笛》,隔年
- 谢毓元谢毓元(1924年4月19日-),中国药物化学家。生于北京,籍贯江苏苏州。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天然有机化合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
- 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英语: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简称液质联用,英文缩写LC-MS或HPLC-MS)是一种将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
- 大陆法民法法系(civil law),亦称欧陆法系、大陆法系、法典法系、市民法系(civilian law)、罗马法系(Roman law)、罗马日耳曼法系,是受罗马法影响而成立的法律系统,与普通法系并列为当今世界
- 邓子龙邓子龙(1531年-1598年12月16日),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明朝水师将领,生于江西省丰城市杜市镇邓家村。明嘉靖年间江西内乱,邓子龙样貌魁梧,骁捷绝伦,参军后以“平乱”有功,授广东把
- 谢海盟谢海盟(1986年2月11日-),台湾编剧、作家。谢海盟出身于文学世家,父亲为作家谢材俊,母亲为作家朱天心,外祖父为作家朱西甯,外祖母为作家刘慕沙,阿姨朱天文亦为知名作家与电影编剧。
- 琥珀酰CoA琥珀酰辅酶A(英语:Succinyl-Coenzyme A)是一个琥珀酸与辅酶A的组合物。它在三羧酸循环重视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在那里它合成自α-酮戊二酸,此步骤由α-酮戊二酸脱氢酶经脱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