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学

✍ dations ◷ 2025-02-23 06:32:44 #地形学
地貌学,又称地形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起伏形态、分布规律、物质结构、发展历史和开发利用的科学,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地质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从语源来看,地貌学的英文Geomorphology源自希腊语,由Geo(地球)、Morphe(外表形态)和Logos(论述)三词组成,即关于地球外表面貌的论述。而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形色色的各种空间实物形体,有自然形体和人工形体两大类。地貌学起源于人类出于生存需要而对地形的识别、利用和改造。古代汉字中亦有关于地貌的相关内容,比如《诗经·大雅》中记载的岗、塬和隰等。早期古代地貌学主要是定性描述地貌形态和类型分布。11世纪,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以流水侵蚀作用解释奇异地貌的成因。17世纪,明朝的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对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做出了解释。18世纪到19世纪是现代地质学和地理学的创立时期,两者的交叉领域则为地貌学提供了空间。而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地貌学则发祥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莱伊尔(C. Lyell)均变论(又称“现实主义原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对地貌学产生了重要影响,W·M·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和地貌成因三要素原理、瓦尔特·彭克的坡地学说等对科学地貌学理论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阿尔布雷希特·彭克于1895年所著的以个人大量野外研究成果为依据的《地表形态学》一书是最早的地貌学教科书之一。二战后各种大型工程对地貌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52年,美国自然地理学家斯特拉勒发表《地貌学的动力基础》一书,形成了地貌学的动力学派。20世纪50年代也是地貌学出现分支学科的时期,形成了河流地貌学、冰川地貌学、海岸地貌学和构造地貌学。地貌学开始多方向发展。20世纪60年代,系统论被引入地貌学研究中,并形成了地貌学的动力派。自1985年起,每四年召开一次国际地貌学会议,并在1989年的第二届国际地貌学会议上成立了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现代地貌学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着重区域非线性地貌过程、突变地貌过程、分形地貌过程的研究,注重数值模拟、精准测年、高分辨率遥感等技术手段的运用,并因地制宜面向社会生产实践和应用。根据形成地表起伏形态的主导营力,地貌学可以划分为气候地貌学、构造地貌学两大分支。根据研究对象及其应用范围,地貌学有下列两个分支,即动力地貌学和应用地貌学。

相关

  • 真核域真核生物(学名:Eukaryota)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而不包括细菌和古菌,因它
  • 琼脂琼脂,亦称寒天、琼脂胶、海菜胶、海燕窝、藻胶、石花菜、牛毛菜、大菜、菜燕等,是从海藻植物中提取的胶质。由日本美浓屋的太郎左卫门在17世纪60年代首次提取。可作为鱼胶的代
  • 人口老化人口老龄化又称人口老化或人口高龄化、老龄化社会,是指因出生率降低和/或预期寿命延长导致年龄中位数增加的现象。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长寿,老龄人群变多;但发展中国家目前也出
  • 甾体激素甾体激素(英语:Steroid hormone、又称甾体激素),是一类四环脂肪烃化合物,具有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类固醇激素是作为激素的类固醇。 这些包括性腺的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的皮质类固醇
  • 氰化物中毒氰化物中毒(英语:Cyanide poisoning)是接触多种形式的氰化物而中毒。早期症状为头痛、头晕、心率快、呼吸困难和呕吐等。之后可能会癫痫发作、心跳过缓、低血压、意识丧失和心
  • 环气管韧带环气管韧带(cricotracheal ligament)主要是将环状软骨与气管的第一环连接。它类似于将气管的软骨环彼此连接的纤维膜。本条目包含来自属于公共领域版本的《格雷氏解剖学》之内
  • 哲学逻辑哲学逻辑是对逻辑更特定于哲学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术语相对于数理逻辑,因为数理逻辑开发于19世纪晚期,已经包含了传统上一般由逻辑学处理的大多数主题。它关心的是尽可能的以最
  • 斯基恩氏腺斯基恩氏腺(Skene's glands,日语:スキーン腺),或译史氏腺、小前庭腺、傍尿道腺。是在阴道前壁、尿道口下端附近有左右各一个开口的腺体。与男性的前列腺在解剖学上同源,有时又被称
  • 网络蜘蛛网络爬虫(英语:web crawler),也叫网络蜘蛛(spider),是一种用来自动浏览万维网的网络机器人。其目的一般为编纂网络索引(英语:Web indexing)。网络搜索引擎等站点通过爬虫软件更新自身
  • 卡拉胶卡拉胶(Carrageenan,CAS 9000-07-1),又称鹿角菜胶、角叉菜胶、爱尔兰苔菜胶,是从海洋红藻(包括角叉菜属、麒麟菜属、杉藻属及沙菜属等)提取的多糖的统称,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有ι(I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