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学

✍ dations ◷ 2025-11-18 22:46:43 #地形学
地貌学,又称地形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起伏形态、分布规律、物质结构、发展历史和开发利用的科学,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地质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从语源来看,地貌学的英文Geomorphology源自希腊语,由Geo(地球)、Morphe(外表形态)和Logos(论述)三词组成,即关于地球外表面貌的论述。而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形色色的各种空间实物形体,有自然形体和人工形体两大类。地貌学起源于人类出于生存需要而对地形的识别、利用和改造。古代汉字中亦有关于地貌的相关内容,比如《诗经·大雅》中记载的岗、塬和隰等。早期古代地貌学主要是定性描述地貌形态和类型分布。11世纪,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以流水侵蚀作用解释奇异地貌的成因。17世纪,明朝的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对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做出了解释。18世纪到19世纪是现代地质学和地理学的创立时期,两者的交叉领域则为地貌学提供了空间。而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地貌学则发祥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莱伊尔(C. Lyell)均变论(又称“现实主义原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对地貌学产生了重要影响,W·M·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和地貌成因三要素原理、瓦尔特·彭克的坡地学说等对科学地貌学理论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阿尔布雷希特·彭克于1895年所著的以个人大量野外研究成果为依据的《地表形态学》一书是最早的地貌学教科书之一。二战后各种大型工程对地貌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52年,美国自然地理学家斯特拉勒发表《地貌学的动力基础》一书,形成了地貌学的动力学派。20世纪50年代也是地貌学出现分支学科的时期,形成了河流地貌学、冰川地貌学、海岸地貌学和构造地貌学。地貌学开始多方向发展。20世纪60年代,系统论被引入地貌学研究中,并形成了地貌学的动力派。自1985年起,每四年召开一次国际地貌学会议,并在1989年的第二届国际地貌学会议上成立了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现代地貌学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着重区域非线性地貌过程、突变地貌过程、分形地貌过程的研究,注重数值模拟、精准测年、高分辨率遥感等技术手段的运用,并因地制宜面向社会生产实践和应用。根据形成地表起伏形态的主导营力,地貌学可以划分为气候地貌学、构造地貌学两大分支。根据研究对象及其应用范围,地貌学有下列两个分支,即动力地貌学和应用地貌学。

相关

  • 垂体脑下垂体(法语、德语: Hypophyse,英语:pituitary gland,亦称为脑垂体)位于脑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中的蝶鞍内,它的上方有视神经经过,两侧被海绵静脉窦所包围,它的底部为蝶窦及鼻咽。
  • 假根假根是植物和真菌的一种结构,和根一样用做支撑或吸收等用途。在真菌里,假根是由固定真菌的匍匐枝向下长的小小分歧菌丝。假根会释放出消化酶并吸收消化后的有机物质。在陆生植
  • 黑心药品黑心药品即假药和劣药。假药通常指药品所含成分与销售地和生产地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同的药物以及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以一种药品冒充另一种药品;劣药通常指药品成分含量不达
  • 企业企业是组织众多个人开展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企业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用法,主要指独立的盈利性组织,并可进一步分为公司和非公司企业,后者如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
  • 黑颈天鹅黑颈天鹅(学名:Cygnus melancoryphus)是小型鸭科天鹅属鸟类,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是南美洲体型最大的原生雁鸭类。体长1至1.4米,体重3.5-6.7公斤;雄性身型较雌性大
  • 京都府坐标:35°1′18″N 135°45′20.2″E / 35.02167°N 135.755611°E / 35.02167; 135.755611京都府(日语:京都府/きょうとふ〔きやうとふ〕 Kyōto fu */?)是日本近畿地方的都道
  • 归属动词归属动词(attributive verb)在语法上是指直接修饰名词,而不做谓语的动词。在英语、德语等一些语言中,归属动词会以分词或不定式等形式呈现,像例如英语的the walking man(意即“
  • 大写字母大写字母或大写体是许多拼音字母的其中一种写体形式,例如A, B, C等。大写体有时又称做上层字盘体(uppercase)。因为西方在过去活字印刷体期,凡大写字体都会放在检字抽屉的上层,故
  • 古生态学古生态学(Palaeoecology)是研究地史时期生物之间,古代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的古生物学分支学科,应用生态概念研究化石群落与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基本假设是在以往的地质时
  • 收养在古代罗马,领养男孩是很常见的事,尤其在上层社会元老院阶层中。罗马人普遍认为一个家庭至少要有一个男孩,因为家族需要一个男性继承人,但孩子又不能太多,原因是养育孩子的花费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