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

✍ dations ◷ 2025-09-14 22:04:21 #等高线

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是等值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等高线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与助曲线四种。除地形图之外,等高线也见于俯视图、阴影图等形式。

用于海、湖泊的等高线,称为等深线。

等高线是通过连接地图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的点得到的。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有时可能会重合。在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同。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而在等高线稠密的地方,坡度较陡。

最早的等高线地形图起源于等深线地形图。1728年荷兰工程师克鲁基最先用等深线法来表示河流的深度和河床状况,后来又把它应用到表示海洋的深度。1737年,布歇用同样的方法表示英吉利海峡的深度。1799年杜庞-特里尔用等高线绘制了法国地图,是目前所能看到的第一张大型陆地区域地图。1840年代,英国陆军测量局开始规范化地采用等高线地图描绘英国和爱尔兰地图,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采用等高线法。

1873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出版的《行军测绘》中首次介绍了等高线,称之为平剖面线,等高线法称为几何之法。1876江南制造总局翻译出版的另一本书《测绘地图》中也把等高线译为平剖面线。1886年出版的《地志启蒙》中,则把等高线称为等高界线。1920年之后出版的地理地图类书籍中,等高线的叫法有多种,如水平曲线、等高曲线、曲线式、等高线等。

等高度线及等深度线是最常见的等高线。将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用曲线或折线连接就能得到等高度线。它一般能反映一片区域的整体地势情况。线越密集代表高度落差大,所以坡度较陡。而越稀疏则越平缓。

等温度线(简称等温线)可以显示一个地区整体的温度范围分布。

在等温度线稠密的地方,温差较大。

等气压线用于反映一个地区的气压分布与高低,可用于记录或预测台风。

等降水量线又叫等雨量线、等雨线,用于表示一定区域内降水的多少,主要用于气象学。

相关

  • 约克大学约克大学可以指:
  • 马兰热马兰哲(葡萄牙语:Malanje),或称作马兰热,为安哥拉马兰哲省的首府,人口约22万2千人,距卡兰杜拉瀑布约85公里,该瀑布高105米,宽约410米,为非洲第二大瀑布及当地热门景点,于马兰哲西方116
  • 桃源区桃源区(郡群布农语:Ngani)位于中华民国高雄市东北部,北临台湾省南投县信义乡,东邻台湾省台东县海端乡、花莲县卓溪乡,西邻那玛夏区、甲仙区、六龟区、台湾省嘉义县阿里山乡,南接茂
  • 广交会展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英语:China Import and Export Complex),简称广交会展馆(Canton Fair Complex),又名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琶洲会展中心,位于中国广州
  • 刺刀刺刀(英语:Bayonet),又称枪刺、铳剑、铳刀,为安装或捆绑在枪管上的匕首、小刀式武器,作为远距武器的近距离防御使用。刺刀大约16世纪即出现,最早的文献记载为1606年,何汝宾《兵录》
  • 汤玛斯·纽曼最佳影视媒体作品配乐专辑 2000 《美国心玫瑰情》 2012 《007:空降危机》汤玛斯·蒙哥马利·纽曼(英语:Thomas Montgomery Newman,1955年10月20日-)是美国作曲家和指挥家,以其电影
  • 卡梅拉 (摔角手)莉亚·范·戴尔(英语:Leah Van Dale,1987年10月23日-)是美国职业摔角选手、舞者和模特儿。她以“卡梅拉”(Carmella)为擂台名称受聘于世界摔角娱乐,并在SmackDown品牌亮相。莉亚·范
  • 高桥由伸高桥由伸(日语:たかはし よしのぶ,1975年4月3日-),日本职棒读卖巨人总教练、日本职业棒球选手会副会长,日本千叶县千叶市中央区出身。高桥于巨人队球员时期,曾多次入选日本国家棒球代表队。2015年,自球员身份退役,并于2016年起,就任读卖巨人总教练一职。巨人队在2018年赛季战绩不佳,胜率跌破5成。虽打进季后赛,但无法晋级。高桥由伸在季后辞去总教练一职,为战绩负责。。首次方面里程排名栏显示为1代表球队夺得“日本一”(日本大赛优胜)。※注1:球季结束战绩与第2,但在第一阶段季后赛中败给横滨DeNA海湾
  • 刘博崑刘博崑(1906年12月4日-1976年6月1日)。安东省安东县人。民国37年(1948年)在安东省选区当选第一届立法委员
  • 台中市文化资产台中市文化资产是台中市文化资产处与文化部文化资产局依《文化资产保存法》里的九类有形文化资产(古迹、历史建筑、纪念建筑、聚落建筑群、考古遗址、史迹、文化景观、古物、自然地景与自然纪念物)、五类无形文化资产(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口述历史、民俗、传统知识与实践)、保存技术及保存者将台中市市域内登录的文化资产。台中地区开发史从清治时期开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清朝、日治与民国时期。截至2021年12月,台中市有形文化资产有古迹56笔(国定4、市定52)、历史建筑120笔、纪念建筑3笔、聚落建筑群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