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佐尔格·阿拉维

✍ dations ◷ 2025-11-10 18:18:12 #博佐尔格·阿拉维

博佐尔格·阿拉维(波斯语:بزرگ علوی‎,Bozorg Alavi,1904年2月2日—1997年2月18日)全名赛义德·穆吉塔巴·阿伽博佐尔格·阿拉维(سید مجتبی آقابزرگ علوی‎),是伊朗著名的左翼文学家,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伊朗人民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与萨迪克·希达亚特(英语:Sadegh Hedayat)、萨迪克·丘巴克(英语:Sadeq Chubak)一同被认为是现代伊朗小说之父。

博佐尔格·阿拉维1904年2月2日出生于德黑兰,家中子女共六人,他排行老三,其家庭为波斯立宪革命拥护者,其父赛义德·阿布勒哈桑·阿拉维(سید ابوالحسن علوی‎)是政治活动家,曾在柏林出版宣传革命思想的《卡维》杂志(英语:Kaveh (magazine)),于1927年因商业失败在柏林自杀。其祖父赛义德·穆罕默德·萨拉夫(سید محمد صراف‎)为富有的银行家及商人,与其子赛义德·阿布勒哈桑·阿拉维一道曾是第一届波斯国会(波斯语:مجلس شورای ملی)的代表,为立宪革命的参与者。而其兄亦是伊朗第一批共产主义者。博佐尔格·阿拉维名字中的“阿伽博佐尔格”(آقابزرگ‎)意为“大先生”、“伟大的先生”得自其曾祖父阿伽·赛义德·穆吉塔巴·伽纳德(Agha Seyyed Mojtaba Ghannad),他是一名糖业商人。

博佐尔格·阿拉维于1922年同其兄穆尔塔扎·阿拉维(波斯语:مرتضی علوی)一同前往德国留学,留学期间,他将一些德语文学作品翻译成了波斯语。1927年,其父因为商业上的大失败而自杀,其后一年他从慕尼黑大学毕业,返回伊朗。返回伊朗后,先后在设拉子和德黑兰担任德语教师。在德黑兰,他结识了萨迪克·希达亚特(英语:Sadegh Hedayat),并与其共同组建了“四人文学组”。从此他与希达亚特成为了密友。1934年,他与其他几位同志一道出版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杂志(英语:Donya (magazine))。

1937年,阿拉维等人因进行共产主义活动而被礼萨汗政府逮捕,同一起入狱的人被称为“53人组织(英语:The Fifty-Three)”。他被判七年徒刑,但四年后的1941年因同盟国控制伊朗后的大赦而出狱。后来,他将狱中的经历写成了作品《53个人》(波斯语:پنجاه و سه نفر (کتاب))(Panjāh-o seh nafar)及《狱中书简》(ورق‌پاره‌های زندان‎,Varaq-pāreh-hā-ye zendān,一译《狱中札记》)二书。

出狱后,他们与在狱中结识的另外一些共产主义者共同建立了伊朗人民党,阿拉维是党中央委员会成员。同时,他也担任数份杂志的主编。1951年,阿拉维发表了他最著名的小说作品《她的双眸(波斯语:چشم‌هایش)》(Chešmhāyesh,一译《她的眼睛》),描写了一个年轻贵妇与一名革命艺术家马坎(ماکان‎)的风流韵事。

1952年他到奥地利旅行,同时前往布拉格参加文学节,期间爆发1953年伊朗政变,首相摩萨台被推翻,作为革命者的阿拉维不得不滞留国外,后定居在东德。旅居德国期间,他任洪堡大学波斯语言文学教授。旅德期间,他用德语写了不少关于伊朗和波斯文学的书,向德国、欧洲介绍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阿拉维时隔二十五年重新短暂地回到伊朗,受到了伊朗作协(波斯语:کانون نویسندگان ایران)的热情欢迎。其后1980年及1993年他虽然两次短暂返回伊朗,但仍然定居在柏林。在旅居德国期间,他发表了最后两本小说《白蚁》(موریانه‎,Muriyānayehhā,1989年)及《叙述》(روایت‎,Ravāyat,1998年)。他于1997年2月18日因心脏病逝世并葬于柏林。

相关

  • 巴甫洛夫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俄语: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俄罗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他因对狗研究而首先对古典制约作出描
  • 谢尔盖·科尔萨科夫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科萨科夫(俄语: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Ко́рсаков,1854年1月22日-1900年5月1日),俄国神经学家。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曾经访问维也
  • 泥鳅泥鳅(学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pond loach、oriental weather loach、weather loach)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鳅科的一种,俗名鳅鱼、鱼鳅、土鳅、旋鳅、胡鰡、雨鰡。本鱼分布
  • 叱列伏椿叱列伏椿(?-566年),字千年,代郡西部人,西魏、北周官员。叱列伏椿在父亲叱列伏龟死后继承了长乐县公的爵位。周明帝宇文毓时期,叱列伏椿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很快升任骠骑大将军、
  • 亲英派亲英派(英语:Anglophile)是指崇尚英格兰、英格兰人民和文化的人。它的反义词为恐英症(英语:Anglophobia)。英文原词的词根来自拉丁语的“Angli”,意思是“英格兰人”,以及古希腊语的
  • 樊士信樊士信,湖北应城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洪武十八年(1385年),樊士信中乙丑科进士,授兵部主事。建文年间,其监督军饷协助阻击燕王朱棣部队,并大败燕兵,率人刻石记录。朱棣在攻破徐州
  • 果香菊果香菊(学名:),也称为罗马洋甘菊,为菊科果香菊属下的一个种。其产地主要为法国,有着类似青苹果的甜酸味香气,在精神不佳时可成为转换情绪的配方。主要成分是拥有镇静效果和消炎作用的酯类。由于可解除焦虑或不安,让心情舒坦,因此欧美国家也常用于“心理咨商”治疗等。遇到孩童情绪无法控制或睡不好时,可当作镇静剂利用。做成香草茶有帮助消化、促进舒眠的效果,颇受日常广泛食用。植株花种子以水蒸气蒸馏,中等挥发度缓和头痛、牙痛、生理痛和关节痛、改善消化不良、饱涨感和便秘、止痛、镇静、抗炎症、抗过敏、调整自律神经。能激励因烦恼
  • 奥列霍夫区奥列霍夫区(乌克兰语:Оріхівський район),是乌克兰的一个区,位于该国东南部,由扎波罗热州负责管辖,首府设于奥列霍夫,面积1,590平方公里,2013年人口47,228,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9.7人。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
  • 小平与小安《小平与小安》是1985年7月3日至同年9月24日中华电视台于每个星期三晚间6点至6点半时段播出的自制电视动画,由泰威卡通公司与中华电视台历经3年筹划、拍摄,耗费约新台币9,000,000元整的资本创作,更为台湾电视史上第一出完全台湾自制的动画。有别于日本电视动画,《小平与小安》为中华电视台与泰威卡通共同制作的台湾首部电视动画,全由台湾制作。其格式为16厘米胶卷,于电视播出。华视将其定义为儿童动画节目,于晚间时段播出。《小平与小安》母带曾遭受泰威卡通火灾坡及,但幸好抢救过程顺利。叙述一个王姓家庭的故事。家
  • 弗斯蒂诺·阿斯普里拉弗斯蒂诺·阿斯普里拉(英语:Faustino Hernán "Tino" Asprilla Hinestroza,1969年11月10日-)是哥伦比亚足球运动员,以前锋身份效力于帕尔马足球俱乐部、纽卡斯尔和哥伦比亚国家足球队。虽然他并非得分能手,但他是位迅速、敏捷、技巧纯熟的球员,以他的天赋、创造力、力量和速度在球场上创造得分的机会并因此而闻名。除了球技之外、他在球场上及球场外的表现也引起一些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