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金属

✍ dations ◷ 2025-04-03 12:57:00 #超金属
超金属是电子简并态物质的别称,是通常物质在超高压下形成的,由原子核紧密排列,浸泡在自由电子海洋中的物质状态。(普通金属是金属阳离子浸泡在自由电子海洋中的物质状态)最简单,也是实验室能够得到超金属的是金属氢,因为氢没有内层电子,其金属化后,所有电子都处于简并气体状态。金属氢存在于多数气态氢行星(例如木星)的内核。因为金属氢中的质子既是普通阳离子,又是原子核,因此金属氢也是唯一既属于超金属,又属于通常金属的物质。而最常见的电子简并态物质存在于白矮星,即物质在1400000大气压下,其原子中的电子被挤出,形成类似金属中的电子气体。原子核紧密排列,密度相当大,就成为了超金属。一个粉笔大的超金属态的物质质量至少要有好几百吨。恒星在发展后期变成的白矮星就处于超金属态,其平均密度有10000至100000000克每立方厘米。当物质处于在140万大气压下,物质的原子就可能被“压碎”。电子全部被“挤出”原子,形成电子气体,裸露的原子核紧密地排列,物质密度极大,这就是超金属态。一块乒乓球大小的超金属态物质,其质量至少在1000吨以上。已有充分的根据说明,质量较小的恒星发展到后期阶段的白矮星就处于这种超金属态。它的平均密度是水的几万到一亿倍。超金属态是简并压力抗衡万有引力的结果。当恒星(由辐射压抵抗万有引力)发展到晚期,核聚变结束,星爆后残存的物质没有其他力抵抗万有引力时,会进一步收缩,当收缩至压出物质电子时,由于包立不相容原理,产生电子简并压,阻止万有引力的进一步收缩,这就是超金属态。如果质量进一步增大,电子简并压无法抗衡万有引力时,电子将被压入原子核内,与质子结合形成中子(同时释放微中子),这时将由中子简并压力抗衡万有引力。

相关

  • 创伤受伤或创伤,是生理创伤、损害,身体受外物力量侵害,身体功能丧失、流血、断裂、骨折等。在工作时的受伤,称为工伤;在运动时受伤,称为运动创伤,学科名为运动创伤学、运动医学,总称创伤
  • Lac+马康基氏琼脂(英文:MacConkey Agar)为一种细菌繁殖营养成分,但只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而且由于它的特殊成分(NEUTRAL RED指示剂),可以辨别会利用乳糖发酵和无法利用乳糖发酵的细菌
  • 脂褐素脂褐素(英语:lipofuscin)的命名由来是具有颗粒状的褐黄色色素,由含有脂肪的残存物与溶酶体消化物所组成。被认为是一种随着年纪增长或细胞操劳而增加的色素,可见于肝脏、肾脏、心
  • 斜睾目见内文斜睾目(学名:Plagiorchiida)是吸虫纲复殖亚纲之下两个目之一。本目原来只是复殖亚纲之下五个目之一,但后来这些目现时大多成为了斜睾目之下的亚目。以下为部分本目的科:引
  • 吕底亚国王列表吕底亚国王列表: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授予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中国籍科学家。院士不设任期,为终身
  • 频谱分析仪频谱分析仪是在其频率范围内测量输入信号的频谱(幅值-频率关系)的仪器。它的主要作用是测量信号的功率谱。频谱分析仪的输入信号是电信号。但是若配合合适的传感器,也可以测量
  • 真蕨类真蕨纲(Polypodiopsida),又称为链束植物(Monilophytes)是植物界中真叶植物下的两个演化支之一,是种子植物的姊妹群。真蕨纲比起较原始的石松门多了真正的叶子,但比起较进化的种子植
  • 督政府督政府(Directoire exécutif),是法国大革命中于1795年11月2日至1799年10月25日期间掌握法国最高政权的政府,前承国民公会,后启执政府。1795年8月,热月党控制的国民公会颁布了新的
  • 莱顿弗罗斯特现象莱顿弗罗斯特现象,又译作李登弗斯特作用、赖登福现象,在1732年为赫尔曼·布尔哈夫(Herman Boerhaave)首次发现,其后在1756年,德国医生约翰·戈特洛布·莱顿弗罗斯特(英语:Johann G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