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舞曲

✍ dations ◷ 2025-08-27 02:45:15 #硬核舞曲

硬核舞曲(英语:Hardcore),又称硬核铁克诺(英语:Hardcore techno),简称硬核, 是一种电子舞曲。硬核最初起源于1990年代的英国、荷兰和德国。硬核通常具有速度较快(160-200 bpm),鼓声、低音部分强,旋律及歌曲主题与暴力有关,接近失真音乐(英语:Distortion (music))、电子身体音乐(英语:electronic body music)的探索方式等特点。硬核日后演变出gabber(英语:gabber)。

1980年代中期,受比利时Front 242(英语:Front 242)、电子身体音乐(英语:electronic body music)和工业音乐新浪潮的影响,硬核诞生。硬核有极简主义节拍有力、有气势汹汹的浊音和中断、有朋克摇滚类似的艺术美感,与迪斯科、放克和浩室音乐不同。此时电子身体音乐与New Beat(英语:New Beat)结合,产生酸浩室,其特点是声音较硬。1980年代末,硬核与new beat(英语:new beat)在比利时传播并发行乐曲。New beat(英语:New beat)于1988年传播至西德的法兰克福。

硬核朋克最初指激进朋克摇滚音乐。硬核朋克乐队让音乐更硬,并重视对音乐的态度和表现形式。他们认为街上音乐应该像街道一样:暴力、地下,但引人入胜、真诚。1980年代后期嘻哈音乐出现时,硬核朋克指较硬的嘻哈音乐。这种音乐与硬核类似:更硬的声音,引人入胜的歌词,尊重说唱歌手(如KRS-One(英语:KRS-One)和全民公敌组合)的态度。1980年代末期,一些乐队开始使用“硬核铁克诺”(hardcore techno)这个词,但与硬核毫无关联。硬核一词最早出现在Sucking Energy (Hard Core Mix)。这首歌创作于1985年,但是属于电子身体音乐(EDM)。

1990年,德国音乐制作人马克·特劳纳(英语:Marc Trauner)称他已经制作出了世上第一支硬核铁克诺乐曲“We Have Arrived”。英国的Together乐队(英语:Together (British band))也于1990年发行乐曲“Hardcore Uproar”。Music journalism(英语:Music journalism)与西蒙·雷诺兹(英语:Simon Reynolds)(Simon Reynolds)出版了关于硬核铁克诺的书。这本书介绍了一些硬核乐队。

1990年代早期,英国开始流行原始的碎拍音乐(英语:breakbeat)和鼓打贝斯。词语“硬核”和“暗核(英语:darkcore)”也指这些音乐。随后一些人改进了硬核。他们把嘻哈音乐、碎拍、钢琴碎(piano breaks)、低频低音、dub音乐、碎拍硬核(英语:Breakbeat hardcore)等音乐融合,随后演变出快乐硬核和早期丛林舞曲。

1993年前后,硬核一词才正式出现,并有了明确的定义。

1990年,德国作曲家马克·特劳纳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发布歌曲“We Have Arrived”,标志硬核正式诞生。特劳纳于1989年建立Planet Core Productions公司,该公司共发行超过超过500首乐曲。截止至1996年,其中300首乐曲由他所作。另一个推动硬核发展的重要人物是Miroslav Pajic,简称Miro。他的乐队PCP制作的硬核音乐有缓慢、沉重、黑暗等特点。这种音乐后来演变为暗核和厄核(英语:doomcore)(doomcore)。1991年在美国纽约,铁克诺先驱Lenny Dee(英语:Lenny Dee (DJ))联合纽约大部分音乐家,共同创办工业力量唱片公司(Industrial Strength Records)。此公司把纽约变成硬核音乐中心之一。许多美国和外国作曲家加入了这个公司。在荷兰鹿特丹,DJ Paul Elstak(英语:DJ Paul Elstak)与Rob Fabrie共同发展快乐硬核。快乐硬核是一种新音乐,速度比gabber(英语:gabber)快,低音部分更加饱满。

1992年,保罗·埃尔斯塔克(Paul Elstak)创立鹿特丹唱片公司(英语:Rotterdam Records)。鹿特丹唱片公司是荷兰第一家生产硬核音乐的公司。同年,乌得勒支的The Final Exam锐舞乐队创办ID&T(英语:ID&T)企业。1993年,Thunderdome音乐节(英语:Thunderdome (music festival))建立,其后通过发行CD合辑和举办活动等方式,在欧洲发展硬核。Gabber音乐也在年轻人中大受欢迎。同年,四张硬核合辑发行,并获得成功。许多艺术家发行快乐硬核和gabber音乐合辑,并因此成名。同年,Freddy B创办莫库姆唱片公司(英语:Mokum Records),并与许多速核先驱合作,大获成功。

在英格兰,Spiral Tribe(英语:Spiral Tribe)及其成员硬化酸碎拍,并创造出酸核和硬派铁克诺(英语:hardtechno)。1994年,他们创立Network 23唱片公司(英语:Network 23 (record label)),为自由派对(英语:free party)音乐发展作准备。在法国,也出现了如Laurent Hô等硬核先驱。

1990年代晚期,随着gabber热度的下降,硬核逐渐转变,为mákina(英语:mákina)和硬派音乐等受硬核影响的音乐留下一席之地。

受硬派音乐和工业硬核(英语:Power noise)的影响, DJ Promo及其公司The Third Movement的发展,使主流硬核(英语:mainstream hardcore)在2000年代诞生。主流硬核有更现代、更自然、更慢、更复杂的风格。主流硬核在欧洲,尤其是在荷兰和意大利大受欢迎,并新产生了许多乐队。同时,快乐硬核演变出欧陆节拍、英核、自由硬核和迷幻出神等新的音乐类型。

2000年代涌现了大量硬核作曲家,并有大量唱片公司成立。同时,暗核流行,出现了一批新的作曲家。一些唱片公司也开始发行暗核音乐。同时自由派对音乐在欧洲流行,推动自由铁克诺(freetechno)的发展。

2001年时,德国乐队Scooter(英语:Scooter (band))发行硬核歌曲Nessaja(英语:Nessaja)和Ramp!(英语:The Logical Song)。受德国的影响,挪威DJ组合Thomas S. Nilsen Fiction和Steffen Ojala Søderholm开始发展夜核(英语:nightcore)。夜核作曲家在2003年中期开始出现在LimeWire上,2006年开始出现在YouTube上。

2010年代起,在Angerfist(英语:Angerfist)等艺术家的带动下,硬核迅速发展,其唱片公司和作曲家遍及全球。硬核在北美最大的音乐会,电子音乐嘉年华(英语:Electric Daisy Carnival)(Electric Daisy Carnival)占有一席之地。2011年,Angerfist在世界DJ选手100强上排名第39。

2010年代中期,流行音乐发生了变化。硬核从主流硬核,逐渐转变成速度较快的法核(英语:frenchcore)和恐核,速度从160 bpm提升到200 bpm及以上。虽然法核和恐核早已出现,但是在2015年左右,由于一些艺术家和大型活动,它们才受听众青睐。硬核市场因硬核速度的提升而广阔。流行音乐也受硬核影响,向更快、更响、更欢快的方向发展。硬核也吸引其他作曲家创作硬核乐曲。

2010年代末,硬核在欧洲流行。荷兰参加硬核音乐节的人大幅上升。2019年的Thunderdome音乐节有接近四万人参加,是有史以来最大型的硬核音乐活动。硬核音乐节也在荷兰以外的欧洲国家定期举行。在艺术家的宣传下,硬核在美国各大城市逐渐普及,但真正知晓硬核的人数并不多。

硬派舞蹈(英语:Hard dance) 属于电子舞蹈音乐流派。硬派舞蹈速度快,但通常比硬核音乐慢一些;鼓声有力,但声音不太刺耳。硬派舞蹈囊括了硬浩室(英语:UK hard house)(hard house)、hard trance(英语:hard trance)、硬派音乐以及一些区域的欧陆舞曲。有时硬派舞蹈也包括硬核舞曲的一些类型(法核(英语:frenchcore)、快乐硬核)。硬派舞蹈也会和硬核铁克诺音乐混谈。

相关

  •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课程),又称慕课(英语: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是一种针对于大众人群的在线课堂,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在线课堂。MOOC是远程教育的最新发展,它通过开
  • 闽台片泉漳片,即狭义的闽南语,也称为泉漳话、漳泉话、闽台片 、泉漳闽南语,是闽语支最大以及最强势的一支的一簇方言分片,在福建南部地区和台湾一带及海外闽南裔华人社区都有一定的影
  • 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俗称氯化苦(英语:Chloropicrin),是一种化学式为Cl3CNO2的有机氯化合物。这种高毒性的物质曾被用作代号为PS的化学武器;现在则主要用作熏蒸剂和杀线虫剂。氯化苦最早
  • 百日咳疫苗百日咳疫苗是用来避免百日咳的疫苗。 目前疫苗可分为全细胞疫苗和非细胞性疫苗两类。 全细胞疫苗有78%的效力,而非细胞性疫苗有71-85%的效力。 施打疫苗后,疫苗的效力每年会下
  • 僧省悟僧省悟,汉中人。中国明朝中期四川民变首领。天顺八年(1464年),赵铎在德阳起义。汉中僧省悟、天涧沟杨瓒、花溪陈焕章、连山河黄鹞子等人归附赵铎。赵铎自称赵王,下设安将军、席评
  • 程连苏程连苏(Chung Ling Soo;1861年4月2日-1918年3月24日),是一位道地美国魔术师所用的艺名,本名为威廉·罗宾森(William Ellsworth Robinson),以于表演“枪打活人”戏法时中弹身亡而闻名
  • 托马斯·塔利斯托马斯·塔利斯(英语:Thomas Tallis,1505年-1585年11月2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作曲家。他为英国国教创作了最早的一批音乐作品,被誉为英国早期作曲家中最杰出者,与威廉·伯德齐
  • 玛丽亚·路易莎·贡扎加玛丽亚·路易莎·贡扎加(意大利语:,1611年8月18日—1667年5月10日),波兰王后(英语:List of Polish consorts),曼切华公爵卡洛一世·贡扎加(英语:Charles I Gonzaga, Duke of Mantua)的长
  • 哈德森山脉坐标:74°20′S 99°25′W / 74.333°S 99.417°W / -74.333; -99.417哈德森山脉(英语:Hudson Mountains)是南极洲的山脉,位于埃尔斯沃思地西部,由多座火山组成,最高点海拔高度749
  • 林治远林治远(1913年2月9日-2002年3月31日),号裕民,出生于天津市,祖籍广东潮阳。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旗杆设计者。1949年开国大典毛主席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所用的旗杆,由林治远亲手设计施工完成。如今,开国大典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连同旗杆和自动升降装置、汉白玉旗座都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林治远为广东潮阳人,1913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1935年,林治远在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之后从事工程建设工作,并担任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