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马鞍 (2011年)

✍ dations ◷ 2025-07-23 21:53:17 #超强台风马鞍 (2011年)

超强台风马鞍(英语:Typhoon Ma-on),在菲律宾被称为台风伊能,是个规模庞大且风力强劲的台风,在2011年7月影响日本南部。它是2011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六个获得命名的风暴和第二个台风。马鞍的前身起源于7月9日一个位于威克岛附近的低气压区,随着它向西移动并逐渐发展(英语:Tropical cyclogenesis)。到7月11日,其组织已经有足够改善,可以被宣布成为热带低压,然而气旋的环流仍然广阔。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马鞍逐渐增强,并在7月14日达到台风的标准。有利的环境条件使其进一步增强,风暴最终在7月16日达到最高十分钟持续风速每小时175公里/小时。在亚热带高压脊减弱后,台风转向北方,并经历一系列导致其减弱的眼墙置换循环。7月19日,马鞍吹袭四国,然后转向东南方并返回海面。随着马鞍受强烈的风切变影响,继续缓慢地减弱。该系统最终在7月24日转变成温带气旋,日本气象厅在一周后于堪察加半岛附近最后一次标注该系统。

最初,马鞍对马里亚纳群岛构成轻微威胁并促使当局发布热带风暴警告。然而,该系统在该区较远处掠过,仅产生零星降水。在日本,数百人从泥石流多发地区撤离。风暴产生的暴雨估计超过1,200毫米,引发大范围具破坏性的水灾。马鞍造成五人死亡,损失达到39亿日圆(5000万美元,2011年)。

马鞍起源于7月9日一个在威克岛附近蜿蜒的对流区域。扰动逐渐巩固并发展成低层环流。基于低风切变和大致有利的环境条件,热带气旋预报模型(英语:Tropical cyclone forecast model)预计该系统将发展(英语:Tropical cyclogenesis)成热带气旋。7月11日早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数小时后,日本气象厅(JMA)报告指,一热带低压在威克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之间的中途海域形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紧随其后,并开始发布有关第八W号热带低压的公告。

受北面的高压脊影响,该低气压向西移动。其环流最初是广阔且不甚明确,受干空气影响,对流变得杂乱无章。由于大致有利的条件,该低气压得以增强,日本气象厅在7月12日上午6时将该低气压升格为热带风暴马鞍。雷暴逐渐集中在中心附近,然而北面和西面的外流受到限制。马鞍以比气候学速率慢的速度增强,不过在7月13日早上出现一明显的眼状特征。当天凌晨0时,日本气象厅将马鞍升格为强热带风暴,24小时后风暴在北马里亚纳群岛东北方增强为台风。当时,它位于硫磺岛东南方约970公里处。卫星影像上出现一明显的粗糙风眼,在高空形成反气旋后,它的流出变得更加清晰。

到7月15日,超强台风马鞍的风眼变得清晰,其南部外围的对流最强。它继续增强,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估计1分钟的持续风速为每小时220公里。7月15日晚上,由于风切变较强,马鞍略有减弱,导致其眼墙在西北象限破裂。在眼墙置换循环开始后的翌日再次增强。在7月16日上午6时,日本气象厅估计10分钟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175公里,当时台风位于冲绳岛东南方约1,185公里处。大约在那个时候,由于亚热带高压脊减弱,马鞍开始向西北移动,并短暂进入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PAGASA)的责任区域;该机构给予当地名称伊能(Ineng)。

7月17日晚上,尽管北象限的流出和对流有所改善,但马鞍经历另一个眼墙置换循环并减弱。台风庞大的尺寸使其无法再次增强——烈风从中心向东延伸370公里。此外,干空气的入侵使西部外围的雷暴有所减弱。到7月18日,马鞍到达高压脊的西部,开始向北朝日本移动。翌日,它转向东北移动,在日本近海与海岸线平行移动。7月19日下午2时左右,马鞍以台风的最低标准登陆四国。台风转向东移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然后在7月20日早上穿越纪伊半岛南端。离开该国后,马鞍转向东南方。增强的风切变使对流向东切离,但预计风暴会稍微重新增强。然而,在风暴失去大部分对流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7月21日将马鞍降格为热带低压。环流变得不甚明确,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7月22日停止发布公告,指出该系统正在消散。然而,日本气象厅认为马鞍维持强热带风暴标准直到7月23日,此时风暴已转向东北。风暴在7月24日于千岛群岛附近转变成温带气旋,之后又持续七天,然后在堪察加半岛以东消散。

在马鞍达到热带风暴标准后,关岛巴里加达(英语:Barrigada, Guam#Tiyan (Former NAS Agana))的国家气象局办公室针对阿格里汉岛、帕甘岛及阿拉木根岛(英语:Alamagan)发布热带风暴观察预警。马鞍成为台风后预警升级为热带风暴警告,警告在风暴从北方经过该群岛后取消。台风在关岛产生大浪 ,其外围云带亦产生阵风和降水。

台风带来的大浪在东海掀翻一艘船,六名乘客获救。风暴带来的水分向西延伸至台湾,据报导降水量超过600毫米。强降水引发水灾及泥石流阻塞道路,居民被迫疏散。

在日本,预计台风将吹袭受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影响的地区。官员准备安装一个盖子以防止雨水受污染。但最终雨水还是受污染,马鞍的经过产生2000吨放射性水。在风暴吹袭日本之前,宫崎县都城市的官员建议约900人从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疏散。至少有300个航班因风暴影响而取消。台风还导致该国铁路系统延误。新日石在风暴期间停止运输石油。当马鞍横越日本时,它产生时速108公里的风速,以及高达1,200毫米的强降水。高知县马路村的24小时降水量达到860毫米,创下24小时降水量记录,超过7月的平均降水量265.5毫米。大雨淹没该区的房屋和道路。暴雨导致多条高速公路封闭,静冈县一条道路遭堵塞,使96名登山者滞留。强风使四国岛约11,000人断电。风雨交加,破坏拥有385年历史的京都二条城。台风造成60人受伤,另有5人丧生。其中一宗是一名男子在风暴中检查他的船只时溺水身亡。损失估计为39亿日圆(5000万美元,2011年)。

马鞍走后,日本各地的气温下降,导致因中暑而死亡的人数显着减少。在整个7月,因中暑而死亡的人数比2010年7月减少70%。

相关

  • 苏丹阿拉伯语苏丹阿拉伯语(阿拉伯语:لهجة سودانية‎)是苏丹使用的阿拉伯语变体。一些苏丹部落仍保持着与沙特阿拉伯相近的口音。1888年,英国的皇家人类学学会志(Journal of the Ro
  • 关键种关键种或关键物种(英语:keystone species,又直译基石种或基石物种)是指对环境的影响与其生物量不成比例的物种。这些物种对保持生态群落(英语:Community (ecology))的结构起着重要
  • 台湾大学共同三松台湾大学共同三松,是位于国立台湾大学共同教学馆前的三株琉球松,属于台大十二景之一。共同教学馆为保护这三棵琉球松,架设了高架平台,并以木栈道连结。因台大十二景票选活动,三棵
  • 哥伦比亚县 (俄勒冈州)哥伦比亚县(英语:Columbia County)是位于美国俄勒冈州北部的一个县,北邻华盛顿州。成立于1854年。面积1,783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43,560。县治圣海伦斯。县
  • 池部良池部良(1918年2月11日-2010年10月8日),日本演员。出生于东京市大森区,与日本原首相安倍晋三有远亲关系,最早在岛津保次郎监督的电影《闘鱼》参与演出。1944年参与太平洋战争,因船被
  • 2009年美国周末票房冠军下列列表为2009年美国周末电影票房冠军。
  • 2019年西班牙大选2019年西班牙大选可以指:
  • 尤雷·比利奇尤雷·比利奇(Jure Bilić,1922年9月12日-2006年1月27日)是一名南斯拉夫政治家。比利奇1922年出生于马卡尔斯卡。1941年他加入南斯拉夫游击队。他也是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战争的参与者,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的政治家,随后在二战期间加入并成为南斯拉夫共产党党员。二战结束后,比利奇是克罗地亚的农业部秘书。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党内担任高级职务,即克罗地亚之春运动结束后。他曾担任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议会主席(1978-1982)、克罗地亚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
  • 期权定价期权定价(Option Valuation),期权价值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是:内含价值和时间价值。内含价值,也称内在价值,是期权持有人因通过行权获得股票而不是直接购买股票而实现的收益。例如,允许雇员以每股¥100的价格购买价格¥300股票的期权,每份期权的内含价值为¥200。规定行权价等于或者超过股票市价的期权,其内含价值为0。时间价值根据其形成原因两个构成要素:货币时间价值和波动价值。比如在到期前,上面描述的内含价值为¥200的期权可能其公允价值为280。差额¥80代表了期权的时间价值。期权定价模型通过考
  • 不良执念清除师《不良执念清除师》(英语:)是一部2023年由爱奇艺国际站推出的台湾原创剧集,由林冠慧执导,曾敬骅、宋芸桦、彭千祐领衔主演。本剧将于2023年4月15日于八大戏剧台与串流平台爱奇艺国际站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