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拉族

✍ dations ◷ 2025-04-25 04:01:49 #巴布拉族
拍瀑拉(Papora、Vupuran、Bopalat、Basagar、Babusagar,亦作:巴布拉族。)为台湾原住民,平埔族群之一,词源来自大肚社人之自称Papula(音近拍瀑拉)。早期曾分布于今台中市大肚区、大甲区、沙鹿区、龙井区、梧栖区、南屯区和清水区一带的海岸平原。拍瀑拉族为建立构成大肚王国最主要的民族之一,在荷兰、东宁和清治时期都有被讨伐的记录。1731年-1732年该族反抗汉人的大甲西社抗清事件,为史载最大的熟蕃民变。也因为此民变,中部平埔族群包含道卡斯族崩山社群、部分巴布萨族以及拍瀑拉族惨遭屠杀,统治台湾的清廷取消汉人移民来台的“禁止携眷”政令。1822年,埔里盆地南方的埔番蛤美兰社遭郭百年及其同伙屠杀,后来连合水沙连邵族招西部平埔6族入垦埔里。在可耕地与部落遭汉人强占、原乡生存不易的情况下,拍瀑拉族就如同另外5族一样,集体迁往埔里。台湾知名歌手蔡依林的外婆即是拍瀑拉族人,她的外高祖母曾任部落中十分重要的“曲头”-农历七月一日敲锣领唱召集大家一起来“牵田”的工作,唱到兴致高昂时,就会边跳边抖,变成“抖田”或称“跳田”。根据清代郁永河的纪录:“半线以北,胸背皆作豹文,如半臂之在体”,拍瀑拉族有纹身的文化。埔里地区,每年农历8月2日拍瀑拉族在祖灵祭 后会让部落中健壮的男子进行竞走活动以祭拜祖先,在终点插上布标首先取得并回来的勇士可以选择族中美女为妻,这个活动称为“走田” (闽南语 cháu-chhân)。而台中沙辘社在普善寺的祖灵祭为农历八月初二。拍瀑拉族的主食以米、黍、薯、芋为主。拍瀑拉族吃的饭有两种,一种是用占米水煮的饭;一种是用糯米炊蒸的饭,糯米蒸熟之后,舂捣成饼饵,叫做“都都”(tutu/类似汉人的粿/粄)。

相关

  • 抗细菌药抗细菌药(英语:antibacterial)也称为“抗细菌剂”,是一类用于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抗细菌药也可简称为“抗菌药”,包括抗生素(英语:antibiotic) 由微
  • 玻意耳-马略特定律波意耳-马略特定律(英语:Boyle's law,也称作Boyle–Mariotte law或Mariotte's law),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是由爱尔兰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1662年根据实验
  • 粘杆菌素粘杆菌素(Colistin),又名克痢霉素、多粘菌素E,是一种多粘菌素类多肽抗生素,是两种环状多肽——粘杆菌素A和B的混合物。可由多粘芽肥杆菌变种粘菌素(Bacillus polymyxa var. colist
  • 弹簧弹簧是一种存储机械能的弹性物体。弹簧通常由弹簧钢制成。有许多弹簧设计。在日常使用中,该术语通常指的是弹簧。利用它的弹性可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储蓄能量
  • 希梅拉希梅拉 (古希腊文:Ἱμέρα)为西西里岛北岸的的一个古希腊殖民地城市,曾经具有重要意义,其遗址位于泰尔米尼伊梅雷塞。希梅拉是西西里岛北岸地区第一个建立起来的古希腊城镇,也
  • 数论数论(梵语:सांख्य,转写:sāṅkhya或sāṃkhya;字面意思是“计数”,音译为僧佉、僧祇)印度哲学的一个派别,被认为是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佛教称其为“迦毗罗论”或“雨众
  • 太古元太古宙(英语:Archean)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宙。太古宙起始于约40亿年前 内太阳系后期重轰炸期的结束(由对月岩的同位素定年确定),地球岩石开始稳定存在并可以保留到现在,而结束于25
  • 马-赖式马科恩-赖肖尔表记法(朝鲜语:매큔-라이샤워 표기법/매큔-라이샤워 表記法,英语:McCune–Reischauer)为朝鲜语的拉丁文字转写方法之一,制定于1937年,以乔治·M·马科恩和埃德温·赖肖
  • 南特南特(法语:Nantes,布列塔尼语:Naoned)是法国西北部大西洋沿岸重要城市,城市主体坐落于卢瓦尔河下游北岸,距入海口(卢瓦尔河汇入比斯开湾)约50公里。南特是法兰西第6大城市,作为法国第
  • 假体腔动物假体腔动物(英文 : Pseudocoelomata),外面以中胚层的纵肌为界,里面以内胚层的消化管壁为界,没有体腔膜,因而又称为原体腔或初生体腔。是动物界中最庞大、最为复杂的一大类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