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沉没

✍ dations ◷ 2025-05-18 11:37:37 #1973年长篇小说,日本科幻小说,日本电影作品,1973年电影,2006年电影,海洋冒险作品,东宝特摄电影,1970年代科幻片,2000年代科幻片,日本科幻片,

《日本沉没》(日语:日本沈没にほんちんぼつ ),是一本于1973年出版、由小松左京著作的日本科幻小说。为第27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第5回星云赏日本长篇组的得奖作品。

同年东宝将之拍摄成电影,结果大大轰动了日本社会,也成为了灾难电影热潮的先驱者。东京广播公司于2006年将电影翻拍。另外,本作品也被改编制作成特摄电视剧、漫画、广播剧及网络动画。

田所雄介博士是一位地球物理学家。他直觉地认为,根据地震的观测数据,日本列岛将会有灾害发生,于是他便展开了调查。他与小野寺俊夫及助手幸长信彦助理教授一同乘坐潜水艇到达伊豆冲海底,发现海底出现异常的龟裂与乱泥流。田所继续收集到的数据令他确信将会有灾难发生,并得出唯一的一个结论。那就是“日本列岛历来最坏的情况——1年内的地壳变动导致大部分的陆地下沉到海中”了。

起初政府对这个结论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后来犹豫了一段时间之后,便计划发动“D计划”——一个将日本国民及资产转移到海外的方案。然而事态的发展正在以大大超出当初田所所估计的速度进行中。

各地相继发生巨大的地震。几乎停止了活动的休眠火山开始活跃起来。在已经被撕裂成碎块的日本列岛中,D计划被拼命地推展……

于1964年开始执笔、历时9年完成。起初预定以有数本书的长篇小说形式出版,但后来出版社希望把故事缩短,因此最后变成以上下卷的形式出版,也因而受到文摘的批评。

小说的上下两卷于1973年由光文社カッパノベルス(光文社属下专门推出新小说的品牌)同时出版。起初每卷发行3万本,但后来随着版数的增加,发行量也随之而增加。发行的数量增加至上卷的204万本及下卷的181万本、合计385万本,因而获得了“空前的大畅销书”的评价。小松也因此获得了1亿2千万日圆的收入,亦跻身世界文坛百万富翁排名的头5位。

在小说成为最畅销书籍后,小松的知名度提升了,也直接地提高了科幻小说在日本的渗透程度。本作成为畅销书的背景,是在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经济高速增长告一段落、被称为“1973年的狂乱物价”的通货膨胀,以及石油危机等导致社会不安的环境。科幻小说的热潮也因此跻身于诺查丹玛斯热潮、末日论热潮、超能力热潮等众多热潮中的其中一环。

在1976年,尽管小说只被Michael Gallagher摘译了大概三分之一,在美国仍以‘JAPAN SINKS’为书名被出版了。

从前日本人还是一支游牧民族时,已经把主题布局好,而日本沉没的舞台设定,有说是因为日本人对地球物理学的关心而暗地里涌出来的。另外,本来第2部的构思(暂名为‘日本漂流’),讲述日本人成为难民并分散到世界各地。但在下卷最后之处标写着“第1部・完”出版后,作者已经长时间没有再执笔了。

‘日本沉没 第二部’,配合作品在2006年的再电影化,以与谷甲州共同著作的形式于2006年7月出版。

在一个电视节目的对谈中,当被问及关于续集的构思时,小松左京回答时,说“曾考虑过‘日本沉没时,被大量喷发出来的火山灰使整个地球变得寒冷,世界每个角落的粮食都不够。在如此情况下,目前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日本民族会变得怎么样呢?’这样的构思,但从近期类似情况的火山爆发的现象来看,这样的主题太过现实了,导致写作之笔无法推展”。而在第2部中,“地球寒冷化”与“日本人的未来”这两个主题同样重要。

‘日本沉没’自执笔开始后,于‘SF杂志’中连载。而比‘日本沉没’更早出版(1966年)、小松左京的另一个长篇小说作品‘果しなき流れの果に’(有一译名‘无尽长河的尽头’),触及了当未来的日本人在未来失去自己的国土时的情况。

后来,以小松及仰慕他的年轻科幻小说作家(谷甲州及森下一仁等人)为首的作家展开了著作续集的计划。参与有关计划的人就“沉没后残存的日本人与地球,接下来的命运将会怎么样”这议题交换意见,由小松整理好后成为小说的基础情节。然而身为本作作家的小松已届高龄,实际上描述“在日本沉没后,日本人视亚洲地区为自己活跃的舞台、长久生活下去的地方”的写作工作由谷甲州负责。

由东宝制作及发配,并作为新年假期的电影于1973年12月29日公映。东宝的制作人田中友幸在小说发行的同时阅读作品,并获授权将小说拍成电影。曾为黑泽明的作品当过主助导的森谷司郎被挑选为本电影的导演,而编剧则由同样参与过黑泽的作品的桥本忍担任。电影只花了短短4个月的时间来制作,但却创下了约880万名观众、发配收入约20亿日圆的惊人纪录。监督着特殊摄影的中野昭庆在亚洲电影节中获得了特殊效果奖这样的好评。本作的成功,确立了森谷司郎日后执导‘八甲田山’等电影大作的地位,也令东宝以类似本作的形式,制作如‘诺斯特拉达姆士的大预言’、‘被火摧毁的东京湾’、‘地震列岛’等一系列散发令人不安的大制作,直至1980年为止。

关于本作品,执导2006年翻拍版的樋口真嗣说是“自己希望有机会制作的电影作品”。另外,在樋口作为主要制作人员之一的动画‘冒险少女娜汀亚’中的一个岛屿沉没的情节,其实就是向本电影致敬的情节。

1998年9月30日,松竹映画于银座东急酒店宣布制作电影‘日本沉没1999’,并准备于1999年12月这个2000年的新年假期公映。大森一树被委任为电影的导演。大森导演和小松左京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受灾者,他们的这个经验,以及从当时亲眼目睹阪神大地震的年轻人的志愿活动与互联网获得的资料,也会成为拍摄电影的材料,因此人们对小松在这套电影中所描述的年轻世代充满期待。影像方面采用了活用CG到景象场面中的方针。其他制作人员还有光吉俊二、大原伸一等人。结果变成预计总制作费达12亿日圆、发配收入目标为30亿日圆的大制作。然而业绩不振的松竹无法付出如此庞大的开支,最后松竹社长于1999年3月5日的记者会中表示“正在检讨”此电影的制作,而实际上电影制作的中断变得明朗化了。

而2000年松竹于新年假期公映电影,变成大岛渚导演的‘御法度’。

2006年7月15日于日本公映。

从1974年10月6日到1975年3月30日为止,东京广播公司的系列局于周日晚上8时播放了合共26集的电视剧。

在故事的中段发生了大地震,引致出现严重的损毁,但东京直到最后一刻都安然无恙。幸长助理教授在故事的途中突然不再出场(这是因为饰演此角色的细川俊之在拍摄期间退演了),改由野末技官协助田所博士。也有只在电视剧里出现的情节展开,而电视剧的最后一幕也与小说及电影有非常明显的分别。

与电视剧版推出的同一时期,由日本放送电台播放。

NHK广播连续剧(1980年于NHK-FM的“连续立体声小说”节目中播放、及后再于AM中重播)

2020年7月9日,Netflix上架《日本沉没2020》,共10话,中国大陆于同日18时在AcFun独播。描绘虚构的2020年东京奥运闭幕后,日本发生巨大地震(日语:巨大地震)的故事。

而在上架前,编剧吉高寿男(日语:吉高寿男)已撰写改编小说,由文春文库(日语:文春文庫)出版。

相关

  • T4噬菌体T4噬菌体是噬菌体的一个品系,属于T-系噬菌体,为烈性噬菌体。具有典型的蝌蚪状外形:六角形的头部和可收缩的长的尾部。头部的蛋白质外壳内含有折叠的DNA分子;尾部的蛋白质外壳为一
  • 显著性差异显著性差异(ρ),是统计学上对数据差异性的评价。当数据之间具有了显著性差异,就说明参与比对的数据应该不是来自于同一总体(population),而是来自于具有差异的两个不同总体,换句话
  • HArF氟氩化氢(化学式:HArF)是一个氩的化合物,也是目前唯一被发现的氩化合物。氩氟化氢是一群由马库·拉萨能(Markku Räsänen)领导的芬兰化学家发现的,他们在2000年8月24日将发现氟氩
  • 拉普兰拉普兰(Lappland)是位于瑞典北部,诺尔兰的一个旧省。与耶姆特兰、翁厄曼兰、西博滕、北博滕和挪威、芬兰相邻。拉普兰占了瑞典陆地面积的近四分之一。后北半部被并入北博滕省,南
  • 朴齐家朴齐家(韩语:박제가、1750年11月5日-1815年4月25日),字次修、在先,号楚亭,苇杭道人,晚年号贞蕤,朝鲜实学北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诗人,与李德懋、柳得恭、李书九被誉为朝鲜“四家诗人”。:1
  • 扁桃苷扁桃苷(Amygdalin,源自希腊语“扁桃”ἀμυγδάλη ),又名苦杏仁苷,是许多植物中发现的一种有毒的氰苷,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存在于杏、苦杏仁、苹果、桃及梅子等植物的种子中。
  • 月震月震是指在月球发生的地震,是由阿波罗太空人发现的。月震比地球地震弱且次数较少。因为月球不像地球能迅速地减弱震动(可能由于缺少水),所以月震震动的时间通常比地震长。阿波罗
  • 1-萘胺1-萘胺是一种芳香胺。 白色针状结晶,具有难闻的气味;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1-萘胺可通过还原1-硝基萘制得。以铁和盐酸做催化剂,在70 °C下还原1-硝基萘,产物经过石灰乳中
  • 海水白点虫海水白点虫(学名:)为白点虫属下的一个种。
  • 光子上转换光子上转换(英语:Photon upconversion)是吸收较长波长的两个或多个光子,激发出较短波长的光的过程。它是反斯托克型的发光,这种类型的发光的例子就是将红外光转化为可见光。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