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言巧语

✍ dations ◷ 2025-09-08 12:43:14 #媒体操纵,宣传,修辞

双言巧语(doublespeak)是一种故意扭转或隐藏原意的修辞法,常为政治组织、军队、企业或公关宣传领域使用,有时候可以视为一种委婉或政治正确的表达方式,但在用于政治组织、军队或企业的场合,现代通常称为“双言巧语”。

其出现历史极度悠久几乎与人类文字史同等,孔子于公元前480年左右编纂《春秋》就出现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的作法,可以视为双言巧语典型,到了宋朝宋欧阳修组织编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全篇大量运用春秋笔法。

双言巧语在1950年代开始出现于美国,许多人误认为双言巧语这个词出于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但双言巧语从未出现在该小说中。虽然如此,奥威尔倒是在小说中使用了形容政府试图颠倒是非的“新语”(Newspeak)、“旧语”(Oldspeak)及双重思考(Doublethink)等几个词,当《一九八四》风行之后,在英文名词后加上speak(例如Irakspeak)一时开始流行,而在社会语言的演进过程中产生了“双言巧语”这个用法。依照奥威尔式辞书学的定义,就如同“新说法”的反义B词汇一样,双言巧语的目的是蓄意为政治用途创造新的字汇,这不但具有政治的意图,同时也试图影响字汇使用者的态度。

双言巧语常见于政治和外交方面。

相关

  • 天主天主,可能指: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
  • 毛毯毛毯是一种常用的床上用品,具有保暖功能,与被子相比较薄。其原料多采用动物纤维(如羊毛、马海毛、安哥拉兔毛、其他兔毛、羊绒、驼绒、牦牛绒)或腈纶、粘胶纤维等化学纤维,也有的
  • 猬科猬科(学名:Erinaceidae)属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可分成刺猬亚科和鼠猬亚科两个亚科。刺猬亚科,有刺而尾短,可见于欧亚大陆和非洲许多地区。鼠猬亚科,无刺而尾长,分布于东南亚,在中国南方
  • 工具学习操作性条件反射(英语:operant conditioning)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的过程与方法,又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或工具学习。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
  • 蜉蝣目长鞘蜉蝣亚目 Schistonota 短鞘蜉蝣亚目 Pannota.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
  • 托博尔斯克托博尔斯克 (俄语:Тобо́льск、鞑靼语:Tubıl),是俄罗斯秋明州的一座城市,位于托博尔河注入额尔齐斯河处。2002年人口92,880人。化学元素周期表发明者德米特里·伊万诺维
  • 5-HTsub2B/subn/an/an/an/an/an/an/an/an/an/a5-羟色胺受体2B或血清素受体2B (英语: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2B (5-HT2B)或serotonin receptor 2B) 是在人类中由HTR2B基因编码的蛋
  • 波士顿大屠杀波士顿大屠杀(英文:Boston Massacre),英国称之国王街事件(英文:Incident on King Street)是1770年发生在北美殖民地波士顿的国王街(King Street)的一个事件。美国则习惯称之为波士顿
  • 安东宁·斯卡利亚安东宁·格雷戈里·斯卡利亚(Antonin Gregory Scalia,1936年3月11日-2016年2月13日),美国法学家。自1986年起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直至其离世,为目前服务时间最长的大法官。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