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言巧语

✍ dations ◷ 2025-08-16 08:49:48 #媒体操纵,宣传,修辞

双言巧语(doublespeak)是一种故意扭转或隐藏原意的修辞法,常为政治组织、军队、企业或公关宣传领域使用,有时候可以视为一种委婉或政治正确的表达方式,但在用于政治组织、军队或企业的场合,现代通常称为“双言巧语”。

其出现历史极度悠久几乎与人类文字史同等,孔子于公元前480年左右编纂《春秋》就出现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的作法,可以视为双言巧语典型,到了宋朝宋欧阳修组织编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全篇大量运用春秋笔法。

双言巧语在1950年代开始出现于美国,许多人误认为双言巧语这个词出于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但双言巧语从未出现在该小说中。虽然如此,奥威尔倒是在小说中使用了形容政府试图颠倒是非的“新语”(Newspeak)、“旧语”(Oldspeak)及双重思考(Doublethink)等几个词,当《一九八四》风行之后,在英文名词后加上speak(例如Irakspeak)一时开始流行,而在社会语言的演进过程中产生了“双言巧语”这个用法。依照奥威尔式辞书学的定义,就如同“新说法”的反义B词汇一样,双言巧语的目的是蓄意为政治用途创造新的字汇,这不但具有政治的意图,同时也试图影响字汇使用者的态度。

双言巧语常见于政治和外交方面。

相关

  • 冲突冲突,是指两个个体的需求、价值观念和利益引致实际或想像的反对表现。冲突可以是内部(自己内心)或外部(两个或以上的个人或团体)的。尽管所有的文化都注重和平,和平是普世价值之一
  • 1-睾酮1-睾酮(英语:1-Testosterone,常缩写为 1-Testo、1-T,也称作δ1-dihydrotestosterone,δ1-DHT)是一种同化类固醇(AAS)和双氢睾酮(DHT)衍生物,它和睾酮的不同在于碳碳双键位于A环的1号与2
  • 波斯尼亚大屠杀波斯尼亚大屠杀指的是在1992年至1995年波斯尼亚战争期间,波黑的塞族人在斯雷布雷尼察、热帕(英语:Žepa)两地针对波斯尼亚人发起的种族清洗。尤其是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最为著名,
  • 加保扶克百威(英语:Carbofuran)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目前市面上毒性最强的农药之一。由于鸟类可能误食颗粒状克百威农药致死,美国环保署只允许此产品以液态形式销售。此外,从2009年开始,美
  • 左思左思(约250年-305年),字太冲,临淄(今属山东淄博)人,西晋文学家。是太康时期最杰出的作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出身儒学世家,史载其“貌寝(丑)口讷”(口吃),故不
  • 秦越人约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前后地点有三种说法:扁鹊(约前407年-约前310年),原姓秦,名越人,一名缓,号卢医、扁鹊,中国战国时代医师。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前后,卒于周赧王
  • 维尔纳综合征维尔纳综合症(Werner syndrome,缩写WS)又称成人早衰症,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早衰症,1904年由德国人 Otto Werner 首先报道,患者位于8号染色体短臂的、编码DNA螺旋酶
  • 酶底物 (生物学)底物(英语:substrate)在生物化学领域指参与生化反应的物质,可为化学元素、分子或化合物,经酶作用可形成产物。一个生化反应的底物往往同时也是另一个化学反应的产物。
  • 次硫酸次硫酸(H2SO2)是一种极不稳定的无机酸,目前只制得了次硫酸盐。金属锌与硫酰氯在乙醚中反应可制得次硫酸锌:乙酸钴与连二亚硫酸钠溶液作用,再加入过量的氨,然后通二氧化碳至饱和,可
  • 乔治·秀拉乔治·皮埃尔·秀拉(法语:Georges-Pierre Seurat,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