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议会最终会议

✍ dations ◷ 2025-05-17 06:09:30 #帝国议会最终会议
19世纪的德国教会世俗化运动是将教会的财产转移给君主的过程,改变了教会一直以来在经济上富裕的状态,带来各种正面及负面的影响。德意志帝国在18世纪末是由大约300个国度和小国组成的,其中有很多直接隶属帝国的教会管理区 (reichsunmittelbare geistliche Territorien,即由主教管理的地区)。当时德国人受到法国革命的影响,对民主理想的追求増加,亦对有特权的阶层产生怀疑和憎恨,包括当时被视为腐败旧制度的支持者— 教会和圣职人员。 法国于1789年以国会取代了封建制度和阶层的特权,同时取消了教会的“十一税”,这些决定意味着在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德国君主失去他们的封建权利,两国之间马上发生了冲突。1792-1797年,奥地利和普鲁士(现为德国一部分)第一次同盟,共同抵抗法国,但很无法战胜拿破仑。这次战争的经费主要由德国教会承担,而这种赔偿方式是规定于1795年法国和普鲁士在巴塞尔签订的灾难性和约,规定要用教产来赔偿。在1799-1802年的第二个同盟战争中,奥地利的皇帝又被战胜,所以他被迫在1801年的卢内维尔和约中以德意志帝国的名义将莱茵河西的全部地区都让给法国,那时他们正式决定要用教会的财产作出赔偿。该和约第七条规定说,那些在莱茵河以西地区有财产的德国世袭君主们必须在莱茵河东边地区中获得赔偿(即德国南部的教会财产和隶属帝国的城市交给他们)。于是,一个由八位德国国君组成的委员会—“帝国委员会”(Reichsdepuation)承担了这个规定的落实。德国的领导在巴黎和“第一个执政官”拿破仑和他的宰相塔列朗进行过很多特殊的谈判,德国各地的君主们通过贿赂和乞求确保自己尽量获得最多教产。最后,1803年2月25日在雷根斯堡签订的“帝国委员会规章”(RDHS , Reichsdeputationshauptschluss)结束了这些问题(皇帝于1803年4月27日确认了它),但这些“规章”远远超过卢内维尔和约的范围:结果德国教会几乎被全面剥夺财产,也就是一个普遍的“世俗化”,即教会的财产和地产被没收。根据“帝国委员会规章”(RDHS) 34条,一切教会的财产和一切主教的领土都要转给君主们。为维持教会的运作,第35条规章列明“各地的隐修院和修道院……归于当地的君主的自由管理和充分使用,一方面是为了举行礼仪、进行教育或创办其他的公益事业,另一方面是为了补充自己的收入,但条件是君主要照顾大堂的装饰……以及当地圣职人员的工资。”德国教会曾经是全世界最富裕的教会,但现在它失去了1719平方英里(其中大约有316万居民) ,也就是说教会每年大约失去了2100万金币(Gulden) —这还不包括失去的隐修院。教会的损失涉及三个在莱茵河的选帝侯的领土 (即美因茨、特里尔、科隆)、萨尔茨堡总教区以及另外18个教区、大约80座直接隶属帝国的隐修院和200多个隐修院,而隐修院被没收的方法很多都是很粗暴的。但也有例外的,例如医院骑士团(Malteserorden /Hospitaller)的财产没有被没收,因为这个修会在战争中照顾了受伤的人。一般来说,德国的君主们所得到的远远超过他们原先失去的,比如巴登获得七倍、普鲁士五倍、符滕堡四倍。这是1945年以前,德国历史中最广泛的财富重新分配。约73,000平方公里的教会领土,及其中的236万名居民被转移到新的统治者下。当时的世俗化运动意味着隐修院的隐修者被赶走,或被逼接受一个很少的生活费,宝贵的礼服(祭披)和圣杯、圣物、手抄本和书籍被销售或扔掉,古老的教堂被亵渎或被放弃,很多教堂倒塌或被拆除,很优美的隐修院成了军兵营、监狱或精神病院。19世纪德国历史学家特赖奇克(Treitschke)评论以上为“不可思议的违法行为”。这次德国的世俗化运动对德国的天主教会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而这些后果部分一直影响到今天。i. 教产转移: 德国教会在外部教产上从来没有经过如此重大的转变;ii. 破坏教会组织: 许多教区的组织结构和具有千年历史的联系被毁灭,很多大堂圣职团被解散,教会的管理制度被阻挠;iii. 缺乏资源: 除了在奥地利之外(以及除了下层的教会职位外),德意志帝国地区的教会似乎失去了一切物质资源,在各方面它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圣职人员成了有工资的公务员(besoldete Staatsdiener)。国度不仅在道义上有照顾教会的义务,而且这也是法律上的规定。国度必须照顾教区的需要,包括其中的机构(例如修道院)以及其中的堂区,同时也需要照顾教会的一切需要。这些教会可称为“国办教会”(Staatskirchentum);iv. 新教兴起 “世俗化”(教产没收运动)的间接后果是原本在信仰上形成了一个一致性整体的地区走向一种“多种教派平等”的国度(参见 RDHS“帝国委员会规章”第63条关于容忍异议分子和他们公民权利的规定)。此后,新教的代表在帝国议会中占多数,而在整个德意志地区,他们的政治影响更大;v. 天主教皇帝传统崩溃: 普遍的帝国概念消失,而新的概念是“一致的民族国家”(geschlossener Nationalstaat)。奥地利被德国驱逐,而普鲁士开始占主导地位。这时,“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终于失去了它作为宗座和教会的保护者的作用,而哈布斯堡王朝的“天主教皇帝传统”必要衰落,因为它的最重要支撑者—许多地区的主教兼君主(geistliche Fuersten) 已经不存在了;vi. 减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对天主教来说,一项非常难受并无法恢复的损失是18所由教会创立和举办的大学以及很多教会办的隐修院高中学校以及其他的教育机构都被没收。因为教会在经济上变得很穷困,所以它再也无法继续维持很多学术机构、艺术项目、教育和慈善工作。天主教徒的孩子从此以后很难有机会获得高等教育或比较有影响的官员地位。i. 统一德国: “世俗化”取缔了很多再也无法生存的微小国度,这样它创造了地区的新规划以及德国统一的可能性。ii. 更虔诚的教会领导: 因为那些主教不再是世俗的君主,再也没有众多财富,所以就少了一个在精神上改革德国教会的障碍。从此以后,德国贵族的统治地位结束了,当主教或大堂圣职的人不一定是贵族人士,平民也有机会在教会内当领导。正如帕卡(Pacca)枢机在他的回忆录中所说,德国获得了比较不富裕的,但更虔诚的、更有光明的主教,这些主教放弃了原有的“主教团至上”思想,他们投身于那些教会内的工作—即原来经常被忽略的工作。iii. 断除恶习: 下层圣职人员比较多被民主化并参与社会和政治,令当时一些自从特伦(Trento)大公会议以来都无法完全解决的恶习都消失了,比如高级教会职位的“积累”(即一人兼职几个位职)、预先保留职位的传统、堂区归入某一个隐修院以及隐修院的豁免权等等。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cularization

相关

  •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1AR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seudohypoaldosteronism,PHA),是一种症状类似醛固酮减少症的病症,系肇因于机体对醛固酮无法作出反应,负反馈调节抑制机制缺陷,导致醛固酮含量异常。1958年,Cheek
  • 小纺锤菌纲小纺锤菌科(Atractogloeaceae) 石花菌科(Mycogelidiaceae) 锤耳科(Phleogenaceae)小纺锤菌纲(学名:Atractiell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的一个纲。该纲仅含一目,即小纺锤菌目(学
  • 维管束维管束是指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成束状排列形成的结构。维管束多存在于茎(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幼体)、叶(叶中的维管束又称为叶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坐标:39°55′54″N 116°22′49″E / 39.931765°N 116.380416°E / 39.931765; 116.380416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创立于1915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临床医学院。现
  • 西加鱼毒雪卡毒素(英语:Ciguatoxins,简称CTX),又名雪卡鱼毒素、西加鱼毒素,是一类引起西加鱼毒中毒的毒素,共有4种。食物中这类毒素无法被烹饪去除,因此最好不要吃珊瑚礁鱼类的头部、皮肤及
  • 字体设计字体排印学(英语:typography)又称为文字设计,是通过排版使得文字易认、可读和优美的技艺。排版,即安排活字的方式,包括字体与字号的选取、栏宽与行高的设定以及字距的调整等。在西
  • 艾伦·谢泼德小艾伦·巴特雷特·谢泼德少将(英语:Alan Bartlett Shepard Jr.,1923年11月18日-1998年7月21日)是一位美国航天员、海军航空兵、试飞员,也是一位商人。他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早
  • 波尔多大剧院波尔多大剧院(Grand Théâtre de Bordeaux)是法国波尔多的一个剧院,1780年4月17日开幕。芭蕾舞《女大不中留》(La Fille Mal Gardée)1789年在此首演,年轻的马里乌斯·彼季帕也在
  •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诺贝尔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学院、卡罗琳学院和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每年颁发一次,分别授予在化学、物理学、文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和经济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除经
  • 坦索罗辛坦索罗辛(Tamsulosin),药品名称是Flomax等,可以治疗有症状的良性前列腺肥大症(BPH)、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症,也可以帮助肾结石排出,目前的证据显示对较大的肾结石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