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

✍ dations ◷ 2025-07-07 07:35:31 #马达加斯加
华人,是马达加斯加的少数族群,马达加斯加华人也是非洲第三大华人群体,在2011年人口估计有70000-100000人。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了16世纪和17世纪的中国陶瓷制品。然而,这通常被认为不是早期华人直接存在的证据,而是通过诸如阿拉伯人等中介在两个土地之间进行贸易。第一位到马达加斯加的华人移民于1862年抵达东部的图阿马西纳,在那里开了一家商店,然后与当地的一名马达加斯加妇女结婚。1866年,有另外六人来到西北海岸,1872年又有3人到西北海岸,另外十八个在1894年到西北海岸的马哈赞加生活。然后,有五百人在1896年到达了塔马塔夫。第二年,法国将军约瑟夫·加里埃尼(Joseph Gallieni)主动提出了招募3000名中国劳工来修建铁路,打算在岛上停留的合约工人在铁路建设工作中经常生病,他们虽然幸存下来,乘船只返回中国,但有许多人在途中死亡。从绝对数字来看,华人居民人口仍然很小:1904年为452人,北部有76人,西部有31人,中部有24人,中东部有315人,在南部有6人。绝大多数是男人。在1911年人口普查之前,他们略有增长,在全国发现了649名中国人,占全国外国人口的3%左右,总人口3200000的一小部分。最初的移民来自广西,但后来被广东人取代,一些来马达加斯加的广东人是在毛里求斯和客家人斗争失败被排挤来的。抵达后,广东人( 主要是广府人)一致行动以防客家人迁往马达加斯加。结果,华人人口基本保持同质化,98%追溯起源于广东省,特别是顺德区。中国男子和当地的马拉加什人女子之间的婚姻并不少见。在1957年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的华人有4749人,全国五十八个地区的四十八个也有华人。到2006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40000人,其中原籍移民及其后代有30000人,以及来自中国大陆的10000名新来的外籍人士,另有100人来自台湾。最近的移民将其起源追溯到更为多样化的省份,包括福建和浙江。一半住在图阿马西纳或首都塔那那利佛,在第亚那区地区还有八分之一; 其余分布在其他省份。马达加斯加的中文教育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 1937年第二次中日战争爆发,中国父母不能再将孩子送回中国上学,这加剧了当地华文教育的扩张。最著名的两所学校,国民党的兴文学校,以及图阿马西纳共同教育的“华体学校”。兴文学校是从由国民党学校退学孩子的家长创办的,据说他们是共产主义者。到1946年,该岛拥有11所中文学校。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父母开始将孩子转向法语教育。结果,中文学校数量减少,中文教学时间仍然减少。在1972年的8所中文学校中,3个学校在八十年代中期消失。在高峰期招收629名学生的兴文学校被迫与École Chinoise Mixte合并组建了华侨学校。到了1995年,在菲亚纳兰楚阿和图阿马西纳只剩下两所学校,一间在图阿马西纳,截至2008年,在幼儿园通过低等级学校招收了398名学生;继续教粤语和普通话。在菲亚纳兰楚阿的学校有约100名学生,包括中国和马达加斯加血统的混血儿童,以及非中国儿童。至于高等教育,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些华人学生就读于马达加斯加或法国的法语国家大学。在1957年,兴文学校开始派学生到台湾接受教育,从第一年开始有九年,到1964年共有34人。这些学生往往入读侨乡准备中学(现在是台湾师范大学的一部分)修读他们学位。许多人遇到学普通话的麻烦。但是由于不承认他们学位,有些人返回马达加斯加后有谋生的困难,经济状况不好。孔子学院于2008年11月在塔那那利佛大学开设分校。到2013年6月,全国共设立了28个中文教学机构。马达加斯加华人大部分信仰罗马天主教,20世纪70年代的调查发现,天主教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尤其常见。然而另一项研究指出,许多人仅仅名义上是天主教徒,家中仍有有祭坛祭拜他们祖先。马达加斯加的大多数华人从事零售业务。20世纪90年代,他们控制了一半的酒精饮料和纺织业; 到2000年中期,其酒精饮料行业的份额已下降到五分之一,而纺织业的份额已经上升到90%。 其他人经营蛋糕店和冰淇淋店,他们控制了这个行业的10%左右。马达加斯加人对最近涌入的中国小商贩表示不满,引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紧张。A. Kathirasen (2001-07-31), "A vibrant minority: The Chinese and Indians, who make up a tiny minority in Madagascar, are doing very well for themselves", New Straits Times, Singapore, retrieved 2008-10-28

相关

  • β-内酰胺酶结构 / ECOD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又称为盘尼西林酶(Penicillinase)、头孢菌素酶(Cephalosporinase),是一类由某些细菌生成来提供多重抗药性,对抗β-内酰胺类抗生素(比如青霉素
  •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又作《伤寒卒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临床著作。此书被认为是汉医学之内科学经典,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在四库全
  • 体能锻炼体能锻炼,又称体能训练、体适能训练,泛指所有通过运动方式,来达到维持与发展适当体能、增进身体健康的身体活动。它的目标有许多种,包括:增强肌肉与循环系统、增进运动技能与身体
  • 食蚜蝇见内文食蚜蝇(学名:Syrphidae)亦称花虻,是双翅目下的一科昆虫,外貌形似蜜蜂。成年的食蚜蝇主要以花蜜及花粉为食,经常会在花朵上停留,因此可替花授粉。食蚜蝇的幼虫外形似蛆,其食物
  • 罗曼式建筑罗曼式建筑(英语:Romanesque architecture,又译罗马式建筑、罗马风建筑、似罗马建筑)为欧洲中世纪一种以半圆拱为特征的建筑风格,并从12世纪开始逐渐过渡到以尖拱为特征的哥特式
  • 斯坦利·诺曼·科恩斯坦利·诺曼·科恩(英语:Stanley Norman Cohen,1935年2月17日-),美国遗传学家。科恩就读于罗格斯大学,1956年获得学士学位。然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医学,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8
  • DNA合成酶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EC编号2.7.7.7)是一种参与DNA复制的酶。它主要是以模板的形式,催化脱氧核糖核苷酸的聚合。聚合后的分子将会组成模板链并再进一步参与配对。DNA聚合酶
  • 张永山张永山(Y. Austin Chang,1930年11月12日-2011年8月2日),美籍华裔材料科学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合金热力学、物理冶金等。1930年出生于中国河南省巩县八里庄,十三岁,开始接受正规教育,
  • 歌谣歌曲是于早期一种最简单而最常见的声乐形式,通常是诗歌般的歌词配以简单易记的旋律而成,有的时候也会搭配以适当的面部表情。歌曲可以泛指一切可以歌唱的、配以歌词与旋律组合
  • 梅西大学梅西大学(英文:Massey University,毛利文:Te Kunenga ki Pūrehuroa),成立于1927年,是新西兰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大学,也是新西兰唯一一所真正的全国性大学。不包括远程学生,梅西是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