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明王也称马头金刚(梵语:हयग्रीव,罗马化:),音译“贺野纥哩缚”、“何耶揭梨婆”等,意为“马之颈”,为佛教尊奉为金刚明王。密宗认为,马头明王乃是莲华部主阿弥陀佛的教令轮身,或由大悲观音所化现,其形相有多种。最普遍的形象认为其乘狮子,故又称狮子无畏观音与狮子吼观音。也有些造像是骑马。
其原始形象为印度教的双马童神。或说是毗湿奴的化身马颈(英语:Hayagriva),代表智慧。
唵。阿。纥利。心呵奈怛。吽。别癹。
Om Ah hiri simhanada hum phat
现代汉语译音:唵。阿。纥利。心哈那达。吽。别。
此咒语的功德在驱魔、驱除诅咒、降头,降伏痳疯、中风、疱疹、烂疮、疔疮、肿胀、瘟疫、瘫痪、肺病、气喘等,或胆汁、涎液所引起的恶病。但不能高声念诵,会惊扰龙族。
纥利,缚日罗,讫罗驮,诃野伽缚,呼噜呼噜,吽。癹。
Hrih Vajira Krodha Hayagriva Hulu Hulu Hung Phat
现代汉语译音:合利,瓦及拉,科罗达,哈呀咖利瓦,呼噜呼噜,轰,呸。
此咒语的功德有几个。一,降伏诅咒、罗刹等各种鬼神之魔障。二,降伏流行疾病、瘟疫等。三,保佑交通迅速、平安。四,庇荫傍生道,保佑家畜平安健康,已死的动物得以往生。
对应智者大师《摩诃止观》所说六观音之狮子无畏观音,是无量寿之忿怒身,以观音为自性身,以马置于头,故曰马头观音。为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故称马头明王,乃五部明王中莲华部之明王也,如转轮圣王之宝马驰驱四方而威伏之,表跋涉生死大海摧伏四魔之大威势力精进力也,又啖食无明重障之意。《大日经》义释七曰:“莲华部眷属以马头为忿怒明王。”
无上瑜伽部中属母续,显化为双运本尊时,其佛母依传承有分红、黑金刚亥母两种,马头明王独勇尊也有红、黑二色。
马头明王主要的无上密续为胜马游戏续,某些传承将其收录与红观音的支分修法,宁玛派推崇为莲花语部,萨迦则具有昆氏与杰冈巴两种马头明王传承,噶举派具有伏藏和新续两种传承,格鲁则承自萨迦杰冈巴和宁玛龙钦(色拉马头札仓主供)两种传承。
马头明王的主要功德为:降伏罗刹、鬼神、天龙八部之一切魔障,消无明业障、瘟疫、病苦、免一切恶咒邪法等。修持此本尊法,可获无痛苦之大乐空性成就果位。诸本尊中唯有马头明王在发际上有一或三个马头。此表征为啖食一切众生无明罪障,摧破诸恐而现之形。
马头明王为观音化身,故又称“马头观音”,为六观音之一,专门拯救畜生道,也因为这个关系,日本佛教在动物超荐中,往往会以马头观音为代表本尊。
人类普遍的交通工具是马匹,“马头观音”头上有马头,故此被附会成“交通的守护神”。 而在一些民间信仰中,马头观音也有跟一些地区的山神信仰结合。
东密马头观音(平安时代、波士顿美术馆藏)
元代马头观音像 - 福胜寺, 新绛县, 运城市, 山西省, 中国
清代马头观音像,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兰州,甘肃,中国
马头观音 - 普陀山观音法界 (浙江,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