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信号

✍ dations ◷ 2025-11-24 00:36:40 #信号处理,傅里叶分析

在数学和信号处理中,解析信号(英语:analytic signal)是没有负频率(英语:negative frequency)分量的复值函数。 解析信号的实部和虚部是由希尔伯特变换相关联的实值函数。

实值函数的解析表示是,包含原始函数和它的希尔伯特变换。这种表示促进了许多数学变换的发展。基本的想法是,由于频谱的埃尔米特对称,实值函数的傅里叶变换(或频谱)的负频率成分是多余的。若是不介意处理复值函数的话,这些负频率分量可以丢弃而不损失信息。这使得函数的特定属性更易理解,并促进了调制和解调技术的衍生,如单边带。只要操作的函数没有负频率分量(也就是它仍是“解析函数”),从复数转换回实数就只需要丢弃虚部。解析表示是相量概念的一个推广: 相量限制在时不变的幅度、相位和频率,解析信号允许有时变参数。

s ( t ) {\displaystyle s(t)} 函数,其傅里叶变换为 S ( f ) {\displaystyle S(f)} 分量。而且由于 S ( f ) {\displaystyle S(f)} 由负频率分量构成。因此 Re {\displaystyle \operatorname {Re} }

因此,(单位赫兹)为:

瞬时幅度、瞬时相位与频率在一些应用中用于测量和检测的信号的局部特征。信号的解析表示的另一个应用与调制信号的解调有关。极坐标方便将幅度调制和相位(或频率)调制的影响分开,对解调某些种类的信号很有效。

解析信号通常都会在频率上移位(下转换)到 0 Hz,可能会产生负频率分量:

其中 ω 0 {\displaystyle \omega _{0}} 和。复包络不是唯一的;它是由 ω 0 {\displaystyle \omega _{0}} 。但是恢复实值表示不再是简简单单提取实部的问题了。为了避免混叠可能需要上转换,若信号已被(离散时间)采样,还可能需要插值(升采样)。

若选取的 ω 0 {\displaystyle \omega _{0}} 的单边带信号。

有时 ω 0 {\displaystyle \omega _{0}} 瞬时相位 ϕ ( t ) {\displaystyle \phi (t)} 的均方误差:

再或者(对最佳 θ {\displaystyle \theta } ):

在信号处理领域,维格纳–威利分布定义中需要解析信号,因此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理想特性。

有时复包络与复幅度同义;其他时候它作为一种时间无关的推广形式。 它们的关系并不像实值的情形那样;变化的包络(英语:Envelope (waves))产生恒定的幅度。

相关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英语: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简称ROP),又称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英语:Retrolental fibroplasia,简称RLF)、 特里综合征(英语:Terry syndrome),是一种主要影响接受
  • 瓊·克洛克琼·贝弗利·克罗克(英语:Joan Kroc,前称史密斯;1928年8月27日-2003年10月12日),又名乔尼,是一位美国慈善家、麦当劳首席执行官雷·克罗克的第三任妻子,也因参与麦当劳的组织而闻名。
  • 钱仲联钱仲联(1908年-2003年),名萼孙,字仲联,号梦苕,以字行。江苏常熟虞山镇人。曾任教于大夏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南京中央大学、苏州大学等校。有“昆仑万象一代诗豪”、“清诗功臣
  • 锥纹石锥纹石,又称为铁纹石,是一种铁-镍合金的矿物,通常其比例为90:10至95:5,或许还有钴或碳的杂质存在其中。在地球表面,只有在陨石才会自然出现这种合金。它有金属的光泽,颜色为灰色,虽
  • 蓬巴尔蓬巴尔(葡萄牙语:Pombal)意为鸽舍(葡萄牙语:Pombal (edifício)),其亦可指: 葡萄牙 巴西
  • 艾丽斯·默多克艾丽斯·默多克女爵士,DBE(英语:Dame Iris Murdoch,1919年7月15日-1999年2月8日),出身于爱尔兰都柏林,英国作家。幼时移居至伦敦,并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修读哲学。默多克的第一本小
  • 布鲁盖尔布鲁盖尔(Bruegel)是一家主要进行经济政策研究的欧洲智库,它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布鲁盖尔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布鲁盖尔除了定期会发表英文刊物,也
  • 千之刃千之刃(1960年9月5日-),是日本男性漫画家。在东京都出生,血型O型。刚出道时使用山本 和都(やまもと かずと)为笔名。曾经当过松本零士与牧美也子两位老师的助手,在还没开始商业连载
  • 凯伊效应凯伊效应(英语:Kaye effect) :将混合有机溶液倒到一固体表面,这表面突然向上喷出一束液体和向下倒的液束相会。这种现象称为“凯伊效应”。这是英国工程师艾伦·凯伊在1963年第
  • 樊祉樊祉(?-?),字介福,河南卫辉府胙城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河南乡试第三十七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三甲第一百四十八名进士。曾祖樊通辅;祖父樊整;父樊亮,母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