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能力

✍ dations ◷ 2025-11-15 08:07:22 #灵能力

灵能力,或称神通力、法力、灵力、能力等,泛指能够感觉出灵魂、生灵、精灵、神灵,或是行使与“灵”相关的、玄学的、超自然性的力量。在不同宗教中都有体现,如巫教的巫术中多称之为灵力,道教的法术称之为法力,佛教、印度教称之为神通力,西方多译之为灵能力、灵力(英语:psychic)。这类出自宗教信仰与超心理学的研究,目前无法以科学方式解释。

在世界各地的原始巫觋宗教中,灵力都是个重要概念,是宗教活动的必要手段。灵力和“灵”有关,这个灵可以指自身的神性、灵性、灵魂、超我性,也可以指自然界存在的灵力,如神灵(神仙)、精灵(泛灵论概念)、幽灵(人死后的灵魂)等。人们借由巫觋的巫术和“灵”沟通交流,这种沟通交流的能力一般是巫师与生俱来的或修炼而来的。

灵能力不仅见于巫觋宗教,于在其基础上发展出的现代宗教中,灵能力的说法也常可见到,不过其内涵有所延伸。如道教、基督教、印度教等,都认为人也可以自我修炼,启发自身的灵性,发掘出自身的灵力,这种修炼叫做“灵修”。

在早期道教(天师道)中,所谓的修道其实就是通过请神、占卜等活动与神灵沟通,提升灵力,这种道术又叫神仙方术、法术等。

在印度诸宗教中,灵能力可以说成神通力或神通,比如神足通(飞天或穿越时空)、他心通(知道他人心里想什么)、天耳通(顺风耳)、天眼通(千里眼)等。但在佛教看来,这些神通力虽然能够通过修行获得,但不是修行的目的和判断标准,修行的目的是涅槃,而涅槃后可以得漏尽通,即证得阿罗汉或佛才能拥有的神奇力量,这种力量在汉语中译为“法力”,所谓的“法”是指佛法。法力一词通过汉传佛教传入道教,道教将法术的力量也称为法力,此后法力一词的内涵就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得到普及和扩大化,而和神通力几乎同义了,但佛教中的狭义的“法力”,应该指佛法的力量,是具有不可思议性的出世间力,与民间所谓的神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在民俗文化中,灵力及其相近概念也经常出现,譬如通灵,指和死去是亡灵进行沟通,或令其附体、扶乩、预言等。中国在20世纪70、80年代时的“气功热”中,也有通过气功修炼“特异功能”的说法,这里的特异功能又叫超能力,就类似于神通力、灵力,比如不触碰物体,只用意念移动物体。也有部分人宣称关帝为主神的神武灵拳有相关可以感知实证的特异能力。

西方和非洲的原始宗教中,灵力常在拜物教(fetishism)中出现。

在基督教文化占绝对优势的中世纪,“灵”的意思则更多的指圣灵、神,即上帝耶和华或耶稣;或者是由祂造出的天使等;人类的灵魂也属于灵的范畴。基督教中的“灵力”、“灵性”,指的是上帝的神性。正统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不支持与鬼魂的通灵行为。

从原始宗教遗留下的泛灵思想和通灵行为一直存在,并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使用灵能力的行为叫“通灵”、“降灵”,能够使用灵能力的人称为“灵能者”、“通灵者”、“灵媒”。“通灵”(英语:psychic)一词源自希腊语“psychikos”(心灵,灵魂),它是从psȳchḗ(呼吸、气息)变化而来,拉丁语psȳchē亦由此而来。在希腊神话中认为,处女的灵魂未经玷污,具有神圣性,处女也具有很多神奇的力量,在通灵术中常作为灵能者中介。史料认为,最早使用“psychic”一词的人是法国天文学家和灵性主义(英语:Spiritualism)者卡米伊·弗拉马利翁(Camille Flammarion);19世纪70年代,爱德华·威廉·考克斯(英语:Edward William Cox)(Edward William Cox)将该词引入英语。

法国人诺查丹玛斯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通灵者,他写过世界闻名的预言集。在西方民间,从事通灵行业的人称为灵媒,他们能够通过灵能力与鬼魂、神灵交流,常用于驱魔、驱鬼。在传统观念中,这些灵媒多是吉卜赛人、东方人(如印度人)。实际上,灵能力的应用也不仅在于与鬼魂相关。有消息称美国人研究过“使用意念杀死生物”的军事技术。在民俗文化中,虚构的魔法世界中(实际上就是被基督教同化前的原始宗教的世界观,如北欧宗教),魔法师通过灵力与大自然沟通,与大自然中的各种元素产生共鸣,利用不同的咒语,施展不一样的法术;其能力的大小,也称为灵力、法力,可通过冥想或者吸收魔法石来补充回复。

相关

  • 罗慕路斯·奥古斯都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Romulus Augustulus,约463年-480年),或称罗慕路斯·奥古斯都(Romulus Augustus),全名弗拉维乌斯·罗慕路斯·奥古斯都(Flavius Romulus Augustus),西罗马帝国的
  • 荒漠列表本条目列出世界上的著名荒漠和沙漠:
  • 治安维持法《治安维持法》(日语:治安維持法/ちあんいじほう Chian Iji Hō ?),是一部已被废止的日本法律,其目的在于取缔禁止一种否定日本旧有国体(天皇制)或私有财产制的运动。这部法律在日
  • 海城大地震海城大地震是1975年2月4日发生于中国辽宁省海城的大地震。1975年2月4日北京时间19点36分,在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东经122°50',北纬40°41')发生了规模是7.3级(矩震级7.0级)的
  • 反射 (生理学)反射是神经活动的最基本方式,是指有机体的中枢神经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应答。也是一切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 TRY AGAIN《TRY AGAIN》为仓木麻衣第39张单曲,于2013年2月6日发行。
  • 曲献平曲献平(1990年9月20日-),台湾男艺人。兴趣是篮球、阅读、立技格斗。《》
  • 胡湘林胡湘林(1857年-1925年),字葵甫,号再蘧,江西新建(今江西省南昌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元年,乡试中举。光绪三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六年四月,散馆后,授翰林院
  • 发寒中央站发寒中央站(日语:発寒中央駅/はっさむちゅうおうえき  */?)是一由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所经营的铁路车站,位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西区,是JR北海道函馆本线沿线车站之一,属于JR北
  • 卡特琳娜·巴尔利卡特琳娜·巴尔利(德语:Katarina Barley 1968年11月19日-)德国社会民主党政治家,欧洲议会议员,科隆人,2013年当选联邦议员,2015年至2017年担任社民党总书记,曾在默克尔内阁中担任德国联邦劳动及社会事务部部长。